一组数据,引起俄罗斯国内关注:从今年年初至八月末,中俄两国的贸易总额达到了1584.69亿美元,相较于去年同期,这一数字仅实现了1.9%的温和增长;反观2023年同期,中俄贸易额高达1551.01亿美元,增长率则飙升至32%,这一明显转变,仅隔一年光景。
莫斯科国立大学亚非学院院长阿列克谢·马斯洛夫。对此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他认为,中俄贸易增长率的大幅下滑,与当前全球市场的错综复杂态势紧密相连,但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中国身上”。具体而言,中国向俄罗斯出口的产品多为广泛的工业品,而俄罗斯则主要依赖能源、农产品等低附加值商品出口。
此外,中国暂停卢布业务的举措,无疑对两国贸易的顺畅进行构成了一定程度的阻碍。马斯洛夫院长进一步指出,中俄双方应超越对双边贸易额的单一关注,转而探索深化相互投资的新路径,以期两国间的投资水平,能够与其政治关系的紧密程度相匹配。
他还特别指出,中国市场正经历消费下滑的严峻挑战,国内商品滞销现象显著,上半年整体商品销售额下降了10%至15%,这一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中俄贸易的走向,是贸易增速大幅下滑的重要原因。中国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驱动力,其经济增长的放缓乃至通缩迹象,首先波及的便是那些与中国经济紧密相连的国家,比如俄罗斯。然而经济如人生,总有起伏波折需要经历调整期。
有观点认为,俄罗斯可能比中国更忧虑中国经济的变化,因为中国消费者购买力的减弱,将直接影响对俄罗斯商品的需求。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中国企业甚至以此为理由,减少了对普京政府远东开发倡议的响应。
俄罗斯若仅期望通过向中国开放市场,而不换取先进的工业产业链技术,这有悖于“市场换技术”的初衷,对俄罗斯的长远发展而言,弊大于利。事实上,除长城、奇瑞等少数企业在俄设有生产基地外,多数中国企业对此持谨慎态度,原因多重:
一、俄罗斯市场环境的不稳定性是首要考量。企业担心投入巨资建设的设施,随时可能因地区冲突而受损,因此更倾向于在国内发展,与俄罗斯保持基本的商品贸易往来。
二、政策支持的不足也是重要因素。尽管中俄关系升级为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但俄罗斯政府在落实合作承诺上的迟缓,如中方长期呼吁的图们江出海口问题未得解决,影响了中方的投资信心。
三、中国自身也面临经济挑战,需优先解决国内问题。财政数据显示,前七个月中国个人所得税收入同比下降5.5%,反映出部分民众收入下降,难以支撑对俄罗斯商品的持续购买力。
四、美欧的严厉制裁如同猛虎下山,给中俄两国带来了巨大压力。俄罗斯遭受了超过5000项制裁,中国亦面临多方面的贸易限制,中美贸易战持续升级,光伏板、机电、电动汽车等关键领域均受波及,进一步加剧了中俄贸易的困境。
综上所述,中俄贸易增速的放缓,是多方面不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俄罗斯专家似乎过于看重中国方面的原因了。面对未来,俄罗斯或许需要更加专注于国内事务,积极应对美欧的新一轮制裁,并确保对乌克兰军事行动的顺利进行,而非过度依赖中国市场的“输血”。
“史源历史专栏”由中国军事历史作家运营,专注于军情、军史、战史研究,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全貌,带来精彩细节。作品覆盖图文、视频、音频领域,欢迎关注以获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也欢迎您点赞、评论支持,作者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建议。本文全网同步,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俄市场饱和 无力扩大进口
贸易平衡
不能互补,那就没办法
俄白乌是三兄弟 大家谁都不要骂
你也可以找印度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