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霞祠初建于宋真宗时代,但碧霞元君崇拜源于原始社会的女神崇拜

维岳谈旅游 2024-05-24 06:06:09

碧霞祠是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位于泰山极顶南侧,初建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原名昭真祠,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改名碧霞灵应宫,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重修后改称碧霞祠,沿用至今。

碧霞祠是一组宏伟壮丽的古代高山建筑群,由大殿、香亭等十二座大型建筑物组成。整个建筑以照壁、南神门、山门、香亭为中轴,左右对称,南低北高,层层递进,高低起伏,参差错落,布局严谨。在道教宫观中极有代表性,显示出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建筑智慧科学精巧、高超绝伦。

碧霞元君又称泰山老母、“泰山玉女”,全称“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中国民间俗称为“泰山奶奶”,道教所奉女仙尊神之一,是传统民间最重要的信仰之一。

历经上千年,特别是在明朝以后,对于中国北方地区传统文化产生重大的影响。

关于碧霞元君的来历有多种说法,但一般称其为泰山神之女。岱顶故有池,名玉女池,旁为玉女石像。可见汉晋时早有泰山神女的故事。

汉代人还在泰山顶上雕刻神女石像,在泰山极顶修建玉女池以奉祀。五代时殿堂倾塌,石像仆地,金童之像漫涣剥蚀,玉女也沦落于泰山岳顶玉女池内。

宋真宗东封泰山,下令疏浚该池,用白玉重雕玉女神像,命有司建祠并更名为“昭真祠”,遣使致祭,号为“圣帝之女”,封“天仙玉女碧霞元君”。

这样看,泰山老奶奶崇拜并非始于宋真宗封禅泰山。汉晋时早有泰山神女的故事。汉代人在泰山顶上雕有神女石像,修建玉女池以奉祀。宋真宗只是用白玉重雕玉女神像,建祠并更名为“昭真祠”。

查阅一些资料发现,女神的出现远比汉晋还早。泰山女神源自原始社会的始祖女神,是最早的泰山山神,封建社会不会让一位女性做泰山神,所以历史文献里这位女神一直若隐若现。

一说为黄帝所遣之玉女。据《玉女考》和《瑶池记》记载:黄帝建岱岳观时,曾经预先派遣七位女子,云冠羽衣,前往泰山以迎西昆真人,玉女乃七女中的修道得仙者。

明王之纲《玉女传》:“泰山玉女者,天仙神女也。黄帝时始见,汉明帝时再见焉。”

碧霞元君的称号,早期也并非泰山娘娘独有,直到近代,碧霞元君之名才为泰山娘娘所独有,直到宋神宗时期才被供奉起来。

唐玄宗时(公元712-756),泰山女道张炼师居岱顶玉女祠。唐代宗大历八年(公元773年)张练师曾陪京都大臣朝拜岱岳,至今在万仙楼后楼花涧断崖上,仍存当年张炼师题刻。这是有明确石刻记载的泰山著名女道士,她居岱顶玉女词,事女神元君。

唐代诗人刘禹锡曾赋《送东岳张炼师诗》颂其女道:“东岳真人张练师,高情雅淡世间稀。堪为烈女书青简,久事元君住翠微。金缕机中抛锦宇,玉清坛上着霓衣。去衢不用吹箫伴,只拟乘鸾独自归。”

刘禹锡的诗《赠张炼师》是一首充满赞美和敬意的诗作,通过对张炼师的描绘,展现了其高洁的品德和超脱世俗的仙风道骨。

诗中有一句“久事元君住翠微”,说明那时是有元君神像的,也是有供奉元君的“翠微”庙的。唐玄宗开元年间距今1300年,比宋真宗时代早了300年。

明代以后,民间盛行女神信仰,泰山女神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崇拜的女神,道教徒为他加了“天仙玉女碧霞元君”的封号,纳入道教的神系,并称他是东岳大帝的女儿。

道教常常因人因事因物而设神,于是对此又加以附会。并撰著了经文,还编造神话传说,碧霞元君的身价也愈来愈高,最初是东岳大帝的侍女,后来成为东岳大帝的女儿,最后则成了受玉帝任命的天仙,人称泰山老奶奶,其地位当然超过东岳大帝了。

清人记载:“礼岱者皆祷於泰山娘娘祠庙,而弗旅于岳神久矣。”以至到本世纪初,泰安百姓“终日仰对泰山,而不知有泰山,名之曰奶奶山。”

这样,泰山奶奶出现的时间点就十分清晰了:原始社会的女神崇拜;黄帝时代的玉女;汉明帝时又现;唐开元年间号元君居岱顶玉女词;宋真宗年间白玉重雕神像、建昭真祠专供;明清时期民间崇拜兴盛。

0 阅读:9

维岳谈旅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