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部中华典籍怎么读?《典籍里的中国》带你读

Mo视界 2022-07-18 21:26:39

五千年文化,给我最深的感受是:我可以给身边的任何人讲任何故事。这些故事和我们的文化有关,这些故事也一定有喜欢收听的人。

一个人如果能够将这些文化故事讲出来,并且不重复,那么他一定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要知道,人生在世,知识储备是一件很漫长并且很枯燥的事情。我们今天的皮毛加上明天的皮毛,最后融合在我们大脑里的知识,才能是江河湖海的存在。

当然,学习文化知识也是挺让人头疼的时刻。毕竟,很多书籍把文化知识讲解得太过于枯燥,而这导致的直接后果是:食难下咽。看书学知识在某些时候和品尝美食相同——我们首先饱眼球,然后才会选择饱口腹。

《典籍里的中国》在我眼里,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因为它从设计到内容,都精致得让人爱不释手。任何一本书籍,让人想要继续读下去的首先选择,就是封面的设计,而《典籍里的中国》的封面设计,无疑做到了这一点。

提到中国,我脑海里首先就会想到中国红,所以《典籍里的中国》这套书的设计总体色调,就是中国红。除此以外,封面上的人物设计也让我觉得眼前一亮。

人物设计,让人一眼望过去就觉得美好,虽然每一个人物都没有精致的五官出现,但是从整体的造型上面,总能让我们联想到中国的古典美人。这套人物的设计,曾经是网络里非常流行的看造型猜武侠人物的设计,在这里却意外的符合了中国古代人物的形象,美哉!妙哉!

但我们需知道,封面的设计并不一定能吸引读者将一本书读完,所以除了封面的设计,书籍的内部设计也非常重要。而《典籍里的中国》这套书除了封面给了我惊艳的感觉外,内在设计也让我觉得惊喜。

这套书的目录设计的很有意思——它有四种颜色:深绿为经,红色为史,浅绿为子,棕色为集。在每一篇文章前面,都有一个对应的色彩点,让我们知道我们准备读的是哪一类文化知识类别。想优先了解史记类书籍,就以浅绿色提示点的章节为主。

想阅读《后汉书》的相关内容,直接在红色提示点的目录里寻找就可以了;想阅读《韩非子》,那就在浅绿色提示点目录里寻找就可以了。不过,对于喜欢从开始读到结束的人来说,这些提示颜色点就略微没有意义了。

这套书里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地方,用现代化思路来说,叫作“大家专访”,也就是我们经常在电视里看到的各种访谈节目。这个专访里面有固定的人物兰兰、鹿鸣和小都,他们就是访谈里的主持人。

每一访谈都有针对性的访问对象,比如说韩非子、精卫、孔子、吕不韦……新官上任三把火,采访的就是韩非子,采访中大家都认为韩非子是一个非常硬核的人,为了证明他的硬核,更是让鹿鸣、兰兰和小都三个人以交换生的身份去体验了一把。

所有的采访都是有针对性的,对话的模式也比较轻松愉快。当父母带着孩子阅读这套《典籍里的中国》的时候,甚至可以让大家一起选择一个人物来表演书籍里的对话内容。这样子,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不说,孩子的记忆也会比较深刻。

除此以外,这套书还有一个特色,每本书的一句话介绍:

《吕氏春秋》——表面是著书立说,其实都是生意;

《山海经》——四海八荒顶流的宝藏奇书;

《世说新语》——魏晋文人名士的八卦趣闻手册;

《论语》——小孩都会背两句的儒家经典No.1;

《水经注》——游记达人郦道元的私藏攻略……

当我们孩子提问对应的书籍讲述的什么内容的时候,这一句话可以让孩子自己去展开思考,开阔思维力。通过自己去思考自己要读的是一本什么样的书,然后去学习书本中的内容,记忆也会更深刻一些。毕竟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那些看上去拗口难懂的内容也就相对容易记忆了。

孩子看书,首先看插画,其次看故事,所以除了一句话概括书籍的内容,《典籍里的中国》这套书每一个章节里都会有典籍故事。不同的典籍里面,有不同的故事,这些故事有的我们已经耳熟能详,有的却是我们平时没有接触过的故事。

当然了,除了典籍故事,还有典籍知识以及典籍趣读。趣读都以成语故事为主,在读故事的同时还能记住对应的成语,也算是一举两得的事情了。

《典籍里的中国》这一套书,一共有5本,涉及到的书籍却多达60部,可以算是泛读中的经典读物了。有人说,读书就是读死书,死读书。可是在我看来,能够用更简单的方式去阅读,并且通过阅读来记住对应的知识,才是我们阅读的根本。

一次性读完60部中国典籍,也许有人会觉得太难了。但是通过《典籍里的中国》这套书,了解了每一本书背后的故事,再去阅读这些经典,就不是需要苦恼的事情了。毕竟,产生了阅读兴趣的阅读,是孩子阅读书籍最完美的开始。一套《典籍里的中国》,和孩子一起阅读,既增加了孩子的阅读兴趣,还团聚了家庭力量,值得!

0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