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一个新朝代的皇帝即位的时候,都会追尊已故父亲为皇帝,为他上庙号与谥号,表示即使自己的父亲没有做过皇帝,那自己也是顺应天意而获得的天下。建武元年(25年),光武帝刘秀中兴大汉,建立了东汉皇朝,但他没有追尊父亲刘钦为帝,反而把自己过继给了堂伯汉元帝为嗣,这是为什么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
一,刘秀建汉
建武元年六月己未(25年8月5日),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刘秀在鄗城祭天称帝,改元建武,自此东汉皇朝建立。随后刘秀就派扬化将军坚镡攻打洛阳,自己则在怀宫祭祀汉高祖、汉文帝、汉武帝三位先皇,表明自己是大汉皇朝的合法继承人并祈求上天与先祖保佑自己尽快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
当时更始帝刘玄尚在,与刘秀同为汉高祖的九世孙且都是汉景帝子长沙王刘发之后,而且推翻新朝的正是刘玄的玄汉政权。况且刘秀虽为推翻王莽的最大功臣,但曾是更始帝的臣子,所以刘秀兴起虽完全是靠自己的能力,但为了与更始帝争夺正统,必须尊奉汉武帝这位并非自己直系祖先的先祖。
建武二年(26年),刘秀在洛阳城内建立高庙祭祀先祖刘邦,还宣布大汉是火德,以赤色为正色。不过刘秀并非汉武帝一系的直系后裔,而且自己的天下是自己打下来的,所以他内心还是更尊奉自己的直系先祖,便在洛阳建亲庙祭祀他们。
然后刘秀在亲庙供奉自己的四代直系祖先进行祭祀,分别是父亲南顿君刘钦的皇考庙,祖父钜鹿都尉刘回的皇祖考庙,曾祖父郁林太守刘外的皇曾祖考庙,高祖父节侯刘买的皇高祖考庙。
二,七庙制度
昭穆制度是中华皇朝时期的一项重要制度,由于古人讲究孝道,所以先祖去世后后人需要建庙祭祀。因为古人较为迷信,认为先祖逝世后并不会消逝,反而会继续关注现实世界并对其产生影响,例如天气好坏、自然灾害、战争胜败等都是受此影响。所以后人为了祈祷先祖保佑,就经常祭祖。
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大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大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大祖之庙而三。士一庙,庶人祭于寝。(礼记·卷五)
根据周礼固定,天子的宗庙可以祭祀七位先祖,其中太祖庙居中,左为三昭、右为三穆。而昭、穆就是宗庙中位次的排列,从太祖起算,单数世代的一、三、五属于三穆,双数世代的二、四、六属于三昭。
而周礼之所以规定天子只祭祀七位先祖,就是因为随着子孙后代的不断延续,需要祭祀的先祖会越来越多,这会造成后代子孙在祭祀方面的困难。
因此只有做出突出贡献的先祖才会一直留在宗庙受子孙祭祀,而能力平庸或血脉疏远的先祖们就会被移除七庙,合在一起祭祀。而迁出七庙的先祖合在一起祭祀的庙宇称为“祧(tiao)庙”,而永留七庙的先祖称为“不祧之祖”。
三,中兴或开创
建武二年(26年),刘秀手下的大司徒邓禹率汉军击败赤眉军而攻入长安,便立即派人捧着汉高祖到汉平帝的十一位皇帝的牌位放入高庙进行祭祀。
建武二年(26年),刘秀击败赤眉军,获得其从更始帝手中抢走的传国玉玺。于是刘秀再次祭祀高庙,接受传国玉玺,表示自己就是真命天子。而建武六年(30年)时刘秀亲自前往长安,祭祀高庙与西汉十一帝。
纯以宗庙未定,昭穆失序,十九年,乃与太仆朱浮共奏言:‘陛下……虽实同创革,而名为中兴,宜奉先帝,恭承祭祀者也……礼,为人后者则为之子,既事大宗,则降其私亲……故为父立庙,独群臣侍祠。臣愚谓宜除今亲庙……’(后汉书·张纯传)
建武十九年(43年),东汉早已经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业,刘秀便让武始侯张纯和太仆朱浮制定与完善宗庙制度。而二人见当时的宗庙制度混乱,便建议刘秀:既然认了堂伯元帝为父、堂伯祖宣帝为祖父,那就应该在宗庙祭祀自己宗法上的父亲元帝与祖父宣帝,而把亲生父亲刘钦等先祖的牌位移到其他庙宇祭祀。
刘秀听了,认为张纯和朱浮有理,毕竟宗法大于亲情,自己过继给堂伯汉元帝为嗣子,堂伯祖宣帝为孙来继承皇位,这样东汉皇朝才更名正言顺。所以刘秀就在洛阳高庙祭祀汉元帝及以上的皇帝,而成帝到平帝这几位皇帝放在长安高庙祭祀,自己的亲生父祖则在老家南阳的庙宇祭祀。
就个人功绩而言,汉武帝无疑是汉朝最雄才伟略的皇帝。虽然对百姓来说不是最好的时代,但影响力太大。他曾孙宣帝又是个中兴之主。认了这两位,最大程度安抚人心。
你说说你!这个刘秀真是个聪明的家伙。他知道自己虽然是推翻王莽的功臣,但是也是更始帝的臣子,所以他选择尊奉汉武帝作为自己的先祖。
刘秀是小宗过继大宗,继承皇位更名正言顺
正统很重要
刘秀是对世家豪强妥协立国,名不正言不顺呀,如果真是自己真枪实弹的打下天下,自己当祖宗不好?
汉太祖刘邦 了解下
都出五服了,还堂伯?无非就是名正言顺罢了
如果刘备统一了,该叫什么汉
按五德终始来讲,周朝是火德,秦朝是水德,西汉是土德,为何东汉是火德?
元帝和成帝,才是汉王朝的巅峰,刘秀虽然不想承认,却不得不承认[得瑟][得瑟]
刘备是哪个支
说不定是冒牌的呢?因为那个时候冒充刘家很吃香![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