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在中华文化中有何含义?古人如何拜天?天文化如何影响古人?

船长趣谈 2023-10-28 09:17:06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

俗话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可见“天”与中华文化息息相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已经深入我们的骨髓。那“天”在古人眼中是什么意思,又有什么独特的含义,船长为你细细道来。

一,天的含义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天,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可见在古人眼中天就是宇宙中最至高无上的存在,没有任何东西能比它大。

辛未,魏王登坛受禅……燎祭天地、五岳、四渎,曰:「皇帝臣丕敢用玄牡昭告于皇皇后帝:汉历世二十有四,践年四百二十有六……运终兹世,凡诸嘉祥民神之意,比昭有汉数终之极,魏家受命之符……(献帝传)

众所周知中华历代皇朝中最尊贵的人就是皇帝,然而皇帝在面对天时,也要小心翼翼的在天面前称臣。比如“天子”在古代是皇帝最常用的代称,而“天”后有“子”,可见皇帝是上天的儿子。

同时历代皇朝为了证明自己统治的正统性与合法性,都会拿“天命”来解释,称自己是天在人间的代表,是替天来管理天下。例如中华古代改朝换代频繁,而新皇朝的皇帝在取代旧皇朝时,都会设坛祭天,自称为臣,向上天昭告自己是顺应天意取得天下,希望上天保佑自己。

古代民间经常会供奉“天地君亲师”牌位,而“天”在“君”前,可见百姓眼里上天也比皇帝尊贵,而“天”字在书写时又有“人不顶天”的说法,指“天”字的“一”和“大”要分离,意为人大不过天,做事应当顺天而行,不可冒犯上天。

二,天与文化

中华文明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相结合的二元文明,而农耕文明占据主导。可不管是农耕还是游牧,都受到天气、温度、湿度等自然因素的很大影响,所以人们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和战争胜利,就自然而然衍生出了对上天的崇拜。

夏商周时期,中华大地就已经有了朴素的天命观念,认为天决定世间的一切,而夏商周君主为了确保自己统治的长久性,就经常祭天并垄断了祭天的权力。因此先秦时期只有天子才能直接祭天,贵族与百姓只能通过祭祀祖先的方式来间接实现祭天。

儒家是历代中华皇朝的官方正统思想,而儒家创始人孔子就对天有着很深的了解。孔子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尚书·甘誓)

孔子所处的春秋战国是一个社会激烈动荡的时代,人们对天的理解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之前夏商周的君主都十分尊崇上天,认为一切都是天意,属于较为消极的天命观。而孔子在天命观中加入了积极的一面,鼓励人们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认为虽然成事在天,可是只要一个人不怨天尤人,努力上进,那他一定会取得成功。

道家的老子对天也有着很深的理解,他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老子对天的理解和孔子一样都有积极的一面,认为天与道德有着很深的联系,而老子认为天是善良的,公正的,天会保佑善人,一个人只有做善事,才会得到上天保佑。

战国时的阴阳家邹衍提出了“五德终始说”的概念,认为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代表五种德性,每个朝代各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德行,而五德相生相克,所以朝代更替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

汉朝时中华大地实现了长久大一统,人们对天的理解也更深入了一层,比如儒家的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的理念,认为地震、洪水等一切自然现象以及人类社会的一切人事变化不仅都是“天”决定的,还与天子的好坏息息相关,所以他主张“天人合一”。

同时儒家将五德终始说与天命的观念合一,提出朝代兴衰与皇权更替都是天意,君主应该施行德政,如果为政者不守德而失道,就会失去上天的支持而丢掉天下。虽然儒家的观念带有一些迷信色彩,但通过天命来制约皇权,迫使皇帝施行德政,有着很深的积极意义。

而天在民间最为普遍的形象代表就是神话传说中的“天帝”,俗称“老天爷”,也就是儒家的“皇天上帝(或称昊天上帝)”,道家的“玉皇上帝”,《西游记》中的“玉皇大帝”。而船长认为天就是自然,人应该顺应自然,在地球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0 阅读:28

船长趣谈

简介:欢迎来到船长趣谈,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