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61年8月20日,偏安热河行宫的咸丰皇帝病危。
估计是自觉时日无多,咸丰令人传旨,连夜召见御前大臣、军机大臣,商讨继承人和未来大政安排的问题。
关于皇位继承人的问题。
咸丰不用考虑太多。因为他当时只有一个儿子,也就是懿贵妃慈禧生下的载淳。
真正困扰咸丰的,是未来的大政安排。
载淳只有六岁,按照清朝皇帝十二岁亲政(顺治)的最低标准,载淳即位后,起码也有六年的实习期。
在这六年时间里,咸丰要考虑如何才能保证大清皇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儿子的手里,而不是旁落他人。
对于这个棘手的问题,咸丰思考再三,最终做出如下几项安排:
一、册立载淳为太子。
二、任命御前大臣载垣、端华、景寿、肃顺和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为赞襄政务大臣,辅佐载淳。这八人即顾命八大臣。
三、授予皇后慈安“御赏”印章,授予太子载淳“同道堂”印章。因载淳年幼,故而“同道堂”印章由其生母慈禧掌管。这两枚印章作为颁布诏书的符信,“御赏”为印起,“同道堂”为印讫。
另外,咸丰还偷偷给了慈安留了一道密旨:
“惟朕实不能深信此人(慈禧),此后如能安分守己则已,否则,汝可出此诏,传遗命诛之,凡我臣子,奉此诏如奉朕谕。”
在密旨中,咸丰明确说到,如果将来慈禧不老实,慈安有权将其诛之!
用一句话来概括咸丰的安排,就是授予八大臣票拟权,授予两宫太后批红权和钤印(qián yìn)权。八大臣和两宫太后形成三角制衡关系,谁也别想一家独大,确保载淳顺利接班。
安排完后事,咸丰陷入昏厥。两天后,病死于承德避暑山庄。
咸丰死后,肃顺深知拟旨要想通过,必须先批红,再盖上“御赏”和“同道堂”两方大印才能生效。
两宫太后,只要有一人不同意盖章,自己的决议就没办法生效。
而如果两宫太后有旨意,只要自己盖上印章就可以下发执行了,不需要经过八大臣的同意。
也就是说,论实权,两宫太后比八大臣要高。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肃顺便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在给两宫太后拟定封号时,故意贬低慈禧,没有将慈禧与慈安一道尊奉为皇太后。
这还不算,他还剥夺了慈禧去咸丰灵前祭酒的资格。
肃顺此举,意在挑起两宫太后的矛盾。
只要她们有了矛盾,自己就有机会趁机扩张权力。
修理完慈禧后,肃顺随即又联合其它七个大臣向慈安提出了一个十分过分的要求。
“谕旨由八大臣拟定,太后但印即可,弗得改易,章疏不呈内览”
意思就是说,我们八大臣拟好的谕旨,您(慈安)只管盖章就行,不需要改,也不能更改。
另外,朝臣和地方上的奏章,您也不用看,全部交给我们八个人处理就好了。
在肃顺看来,慈安是个没什么主见的女人,吓唬吓唬她,肯定能有收获。
不过,肃顺明显低估了慈禧和慈安的智商。
被修理一通后,慈禧的头脑相当冷静。她并没有把封号被贬低,归咎于慈安。
相反,她很清楚自己当下必须要与慈安结盟。
而一向好脾气的慈安,此时也明显感受到了八大臣的意图。
这是赤裸裸的在挑衅自己啊!
如果她同意了,失去了对决策过程的话语权,就算日后回到京城,自己也只是橡皮图章,只能听命于人。一切都玩完了。
慈禧被八大臣排挤了,慈安也被八大臣威胁了。
两个人对肃顺等人产生了怨念,由此,原本被咸丰安排用来牵制慈禧的慈安,就这样与慈禧站在了一条战线上,决定共同对付八大臣。
八大臣是咸丰生前指定的执政官。两宫太后能不能推翻咸丰遗诏,另寻听话的执政官呢?
事实上,还真的可以。
咸丰生前担心皇权被篡夺而设计出的权力制衡方案,看似巧妙均衡,毫无纰漏。实则漏洞百出,八大臣的执政根基其实很弱。
凭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咸丰留下的这些托孤大臣。
头一个是铁帽子王怡亲王载垣。他是三朝老臣,道光驾崩时,他就是顾命大臣。现在咸丰驾崩,他还是顾命大臣。因资历老,又深受咸丰信任,故而是名义上的八大臣之首。
第二个是铁帽子王郑亲王端华。他也是三朝元老,两届顾命大臣。因受宠不及载垣,因此排在第二位。
第三个是景寿,满洲镶黄旗人,袭封一等诚嘉毅勇公。他是咸丰的姐姐寿恩固伦公主的额驸,既是满洲勋贵,又是外戚,位列顾命八大臣的第三位。
排第四的是明星人物肃顺。
他是端华的亲弟弟,但同人不同命。端华是铁帽子亲王,肃顺只是三等辅国将军。
当然,肃顺的职务不低。
咸丰一朝,肃顺累任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掌握大清的财政军三大权,实力不可小觑。是实际上的八大臣之首。
第五位是穆荫,满洲正白旗人。咸丰驾崩前,穆荫任兵部尚书、领班军机大臣。与前四位拼爹和拼老婆的大臣不一样,穆荫出身一般,是通过考试上位的。他因为能力出众,一直深得咸丰器重,是当时资格最老的军机大臣。
第六位是匡源,汉臣,时任礼部侍郎、军机大臣。
匡源这个人,自幼被称为神童,出仕为官后,以清廉、勤勉、自律而享誉官场。
但是,他的节操一般。
英法联军攻陷天津时,众大臣主张咸丰离京到承德躲避,只有匡源据理力争,主张坚守北京,誓与联军死战到底。然而在见识了英法联军的洋枪洋炮后,匡源被吓破了胆,哭着求着让咸丰带他去承德,一时之间沦为笑柄。
第七位是杜翰,汉臣,时任工部侍郎、军机大臣。杜翰出身名门,他的父亲是为咸丰夺嫡立下汗马功劳的帝师杜受田。仗着自己老爸与咸丰的关系,他也深受咸丰信任。
最后是焦佑瀛,汉臣,时任太仆寺卿、军机大臣。
相比于前几位大臣,焦佑瀛有练兵方面的经验,他曾主持天津一带的团练武装。八里桥之战后,因清朝的北方正规军遭到毁灭性打击,朝廷急需善于练兵的大臣,于是焦佑瀛也得到了咸丰的格外器重。
看完八大臣的履历,发现问题没了。
问题一:咸丰任命的八大臣,虽然有宗室,但没有近支宗室。
宣宗系宗室
载垣是十三阿哥胤祥的五世孙,与道光系宗室的共祖是康熙,关系非常疏远;
端华和肃顺是舒尔哈齐(努尔哈赤之弟)的后代,他们连太祖系都不是。
咸丰疏远近支宗室,堪称是迷之操作。
因为清朝是恩封爵位递降制度。越是靠近现任皇帝血脉的,掌握得入八分爵位就越多,在宗室中的话语权也越大。
咸丰忌惮恭亲王奕訢,不希望他掌握实权,这可以理解。
但是咸丰把惠亲王绵愉(道光五弟)、惇亲王奕誴(咸丰五弟)、醇群王奕譞(咸丰七弟),也一并排挤在外,这就欠考虑了。这导致最后几乎所有的宣宗系宗室都倒向了两宫太后。
问题二:八大臣中,没有内阁大学士。
清朝的内阁大学士,因为有军机处的存在,沦为了没有实权的荣誉头衔。
但是,尽管权力被削弱了,清朝的三殿三阁大学士头衔,也依旧只有元老级朝臣才能获得。
而咸丰挑的八个人,只有肃顺是协办大学士。
协办大学士为从一品,官阶比之内阁大学士要低半级。
咸丰让一个从一品的协办大学士主持朝政,京城里的那些元老能服气?
显然是不可能的。
既然不服气,那很自然,朝中的元老也不会支持八大臣。
问题三:作为满洲贵族和外戚代表的景寿,并不是可靠之人。
景寿虽然是咸丰的姐夫,但他同时也是奕訢的姐夫。并且还是亲姐夫。
寿恩固伦公主和奕訢是一个妈生的。
景寿与奕訢的关系如此之紧密,他在关键时刻不跳反,就是见了鬼了。
问题四:代表朝臣利益的三个军机大臣,资历不足。
匡源和杜翰,虽然深受咸丰的信任。
但他们的工作,更像是领导的秘书,资历不足以让同僚心服口服。
焦佑瀛的资历就更差了,出任军机大臣之前,他只是太仆寺卿。这样的资历,如何能服众?
想象一下,老领导退休前,安排三个秘书主持工作,这让单位的老员工怎么看?能服气吗?
问题五:八个顾命大臣,全部是文官。
枪杆子出政权,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道光驾崩前,原本指定载垣、端华等九人为托孤大臣。但后来发现缺少能代表军队利益的大臣,便又临时加上了僧格林沁。
道光能想到的,咸丰却鬼迷心窍,关键时刻疏忽了。
八大臣中,一个武将都没有,这就让当时手握兵权的兵部侍郎胜保和僧格林沁很有意见。
僧格林沁
问题六:八大臣全部在承德,而朝廷班子却在北京。
这是要命的大问题。朝中有那么多人不服八大臣,而八大臣却没有一个人在京城拉拢各方势力的支持。
如此一来,这就给了反对者们在京城拉帮结派的机会。
大体来看,咸丰构建的顾命大臣框架是合理的。
有宗室,有勋贵,有朝臣,各方利益貌似都能照顾到。
但是,我们扒开框架看内核,却发现这完全是个豆腐渣工程。
宗室代表无法代表大部分宗室的利益;
朝臣代表无法让群臣人心服口服;
勋贵代表还是个骑墙派。
或许,咸丰的安排是出于双重考虑,既要防止两宫太后架空皇帝,又要防着大臣架空皇帝。
因此他挑选的辅政大臣,都是位卑权重,短期内成不了权臣,威胁不到皇权的人。
但正所谓,考虑得太多,担心的太多,往往是机关算尽终成空,曲终人散皆是梦。
咸丰的选人不当,导致八大臣在朝中根本没有执政根基。当时想把他们拉下来的,大有人在。
那么,谁来挑这个头呢?
很显然,就是能力出众的恭亲王奕訢。
9月5日,趁着叩谒咸丰梓宫的机会,奕訢在承德与两宫太后秘密达成协议。
这件事情在清末流传很广,就连溥仪撰写自传《我的前半生》时,也记录了这件事。
大致就是说,奕訢化妆成萨满,在行宫见到了慈禧和慈安,三人密定计,然后奕訢返回京城为政变做部署。
奕訢回京后,趁着八大臣不在,拉帮结派,很快拉拢了一群盟友,如军机大臣文祥。
咸丰驾崩前的军机处,有五个军机大臣。其中四人被选为赞襄政务大臣,只有文祥被排除在外。如此安排,让文祥对咸丰的遗诏非常不满。
奕訢在北京活动的同时,在承德的慈禧也没闲着。
9月6日,慈禧提议,让醇郡王奕譞担任正黄旗汉军都统。
当时,郑亲王端华身兼热河步兵统领,管着承德一带的兵马。这也是八大臣敢威胁两宫太后的筹码之一。
慈禧提议让奕譞担任正黄旗汉军都统,意图很明显,就是要分化端华手中的兵权。
因为承德一带的兵马,主要来自正黄旗汉军。如果奕譞接管了正黄旗汉军,端华再想调兵,就没那么容易了。
见慈禧出招,肃顺和端华起初想拒绝。
但考虑到奕譞为人老实,不像奕訢那样让人觉得有野心。加之慈禧毕竟代表了皇帝,确实不方便驳回。于是他们也就同意了慈禧的提议。
9月10日,一个叫董元醇的御史上了一道《奏请皇太后权理朝政并另简亲王辅政折》给两宫太后,说皇上年幼,应该由太后垂帘听政,并另选近支亲王,如恭亲王奕訢辅政。
这道看似不点名,实则要求八大臣交权的奏疏传到避暑山庄后,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掀起了轩然大波。
肃顺当时猜测,董元醇区区一个五品御史,竟敢挑战咸丰的遗诏,如果他不是疯子,那就是背后有人指使。
而这个人是谁呢?肯定就是两宫太后。
不过,肃顺明显猜错了。
董元醇与两宫太后素无瓜葛。他是咸丰二年的进士,其恩师是四朝元老周祖培。
而周祖培又是谁呢?他是体仁阁大学士。
前面说了,顾命八大臣中,没有内阁大学士。
如果让八大臣执政,内阁的元老们捞不到半点好处。
所以当时能指使董元醇上奏疏的人,只能是周祖培。
而周祖培掺和进了八大臣与两宫太后的权力斗争,那就说明,奕訢在京城拉拢了朝中元老的支持。
这对八大臣而言,是一个非常不利的讯号。
几天后,兵部侍郎胜保带兵到热河哭丧。
自从八里桥之战后,北京也好,热河也罢,其实都没多少清朝的正规军。
当时手上还握有兵马的人,只有三个。
一是胜保,手下大概一万多人;
二是僧格林沁,手下还有几千人;
三是管着热河兵马的端华,也有大概几千人。
胜保的兵马多于端华,这时候,他的态度很关键。
如果他支持八大臣,两宫太后就只能靠边站。
而如果他支持两宫太后,八大臣就凶多吉少。
那么,他会支持谁呢?
前面也说过了,咸丰机关算尽,选了八个文官,全然无视军方的利益。
所以胜保此次前来,是给两宫太后撑腰来的。
9月14日,腰杆子硬气的慈禧召开御前会议,请八大臣商议董元醇奏折的事。
对此,载垣、端华、肃顺等人当然是强烈反对。
根据后来流传很广的《越縵堂日记》的记载,肃顺当着小皇帝跟两宫太后的面,恣意咆哮,“声震殿陛,天子惊怖,至于涕泣,遗溺后衣”,把小皇帝都吓得尿裤子了。
大吵大闹一番后,见对方都没有让步的意思,两宫太后和八大臣只好各自退一步,表示事关重大,待回京之后再召开廷议决策。
10月26日,咸丰帝灵柩起驾,往北京进发。
按照规定,咸丰的灵柩将会在六天之后进京。
出发后没多久,慈禧和慈禧借口小皇帝不堪路途劳顿,表示不想与大部队一起行进。
载垣、肃顺等人一琢磨,觉得无所谓,太后带着小皇帝不回去都没事,便放走了她们。
然而,八大臣小看了慈禧。
就在当天,娇生惯养的慈禧、慈安,带着小皇帝,日夜兼程,仅用两天就赶回了北京。
进京之后,慈禧不等喘口气,立即召见群臣,并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把自己在承德被八大臣欺负的委屈,添油加醋地说给在场的大臣听。
在场的大臣也很配合慈禧,大家义愤填膺,大骂肃顺混蛋,然后草拟文告,向京城的官员和百姓宣布了八大臣的罪状。
历朝历代,宫廷政变都是讲究一个快字。
慈禧明白这个道理,而肃顺等人却不懂。
八大臣放走了慈禧和小皇帝,给了她们从容布置,收拾自己的时间。堪称是作死之举。再也没有翻盘的可能。
11月2日,对京城变化毫不知情的载垣和端华,刚刚入京,随即就被逮捕。
同一天,身处密云的肃顺也遭到逮捕。
载垣、端华、肃顺是八大臣的核心,他们三人被捕,剩下的五位,景寿马上跳反,穆荫、匡源等人不敢造次,只得乖乖认输。
11月3日,大清中央政府重组。
奕訢得到重用,被任命为议政王大臣和领班军机大臣。他取代了八大臣,成为执政官。
11月5日,周祖培拉着武英殿大学士贾桢,户部尚书沈兆霖、刑部尚书赵光一起上奏,他们引经据典,列举了历代太后协助幼主垂帘听政的历史,并请两宫太后垂帘听政,这让慈安和慈禧高兴不已。
由此,以载淳为皇帝,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以奕訢为执政的组织架构就这么确立了。
11月6日,两宫太后确定了对八大臣的处分决定。
怡亲王载垣和郑亲王端华因为是亲王,可以留全尸,被判处在宗人府自尽。
肃顺虽然是皇族,但因为没有王位,因此被判处斩首。
剩下五人凑数的,景寿由于与奕訢的关系,得以保留爵位。后来官运亨通,又做到了正一品的领侍卫内大臣,结局最好。
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被革职。穆荫因为是领班军机大臣,位高权重,因此被发配军台效力,后被赦免。
匡源、焦佑瀛回家养老,没有受到处罚。匡源后来定居济南,成为了文化界的名人。
杜瀚就稍微惨了点,他老爸杜受田是奕訢最痛恨的人。当年要不是杜受田,可能皇位就轮到奕訢坐了。
所以,杜瀚被革职后,遭到了奕訢的报复,被流放新疆。当然后来也被赦免了。
解决了八大臣,一个新问题随之摆到了慈禧和奕訢面前。
他们要如何向天下人宣告新君登基的正当性呢?
虽然载淳是咸丰唯一的儿子,继位法理毋庸置疑。
但是大行皇帝还没入土,他亲口认命的顾命八位大臣,就有三个先入土了。
如此有悖先帝遗诏之举,要怎么向天下人解释呢?
如果这八个人是罪有应得,那就是先皇识人不明。
如果说这八个人公忠体国,那就是乱臣贼子夺权窃柄咯?
怎么办呢?
这个问题,难不倒奕訢、周祖培和贾桢,他们联名上奏,建议改年号为同治,即太后、皇帝、亲贵大臣同治天下的意思。
至于如何向天下人解释处理八大臣,在没有两全其美解决方案的情况下,那也只能把责任推给先皇了。
反正咸丰的名声已经很糟糕了,也不差这一条。
11月9日,载淳在太和殿正式即皇帝位,宣布次年改元同治。
发生在辛酉年的这场政变,就这样结束了。
清朝的历史也从咸丰时代,进入了同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