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当年十二月被改为太平兴国元年),宋太祖赵匡胤逝世,皇弟晋王赵光义继皇帝位,是为宋太宗。
这次皇位传承在赵匡胤有成年儿子存在的情况下,以兄终弟及的方式完成,也引起了很多人的质疑,并有了“烛影斧声”的传说,即赵光义干掉了兄长赵匡胤,然后夺取了皇位。
北宋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九月,一份被称为《金匮之盟》的遗书,从皇宫内院传至全天下,据说,这是经过开国老臣赵普的提示后,从皇宫中找出来的。
所谓《金匮之盟》,其中的主要内容是讲:宋太祖赵匡胤在母亲的要求下,立下遗书,在自己死后要把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赵光义死后再把皇位传给另一个弟弟赵廷美,赵廷美死后会把皇位传给赵匡胤的儿子。
也就是说,根据《金匮之盟》中的说法,赵家皇位要先在赵匡胤的同辈兄弟间先转一圈,最后再回到赵匡胤的儿子手中。
《金匮之盟》的真实性至今还在争论中,很多史学家对是否有这么个东西是存疑的,宋朝时就有很多人怀疑,一些著名人士还把对这件事的怀疑写进自己的著作中。
本文不探讨《金匮之盟》的真实性,只对它首次出现在大众目光中的时间和目的做一个分析,然后,或许大家对这份遗书的真假就有一个大致的判断。
这份遗书出现的时机太巧妙了,它不是赵光义刚刚登基时出现的,如果这份遗书是如后世清朝的传位遗诏一样,在举朝大臣的目光注视下,公开找出来,公开宣布,就不会有赵光义继位的合法性质疑了。
《金匮之盟》是在赵光义登基五年后的太平兴国六年九月,才出现,此时的赵光义并非志得意满,相反,他还很焦虑。
赵光义为什么焦虑?
首先是对外战争失利,影响到他的威望,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赵光义携灭国北汉之威,御驾亲征,出兵北伐辽国,试图收复燕云十六州。
但是在被史书称为“高粱河之役”的这一仗中,宋军败了,还败得很惨,赵光义自己都受了很重的伤,连马都没法骑,最后是乘坐驴车逃回。
其次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两个儿子,陆续死亡,赵德昭死于太平兴国四年,赵德芳死于太平兴国六年三月,史书记载的是,一个是自杀,一个是病死。
别管他们是怎么死的,公开的死因是否为真,可他们死的是不是太早了一点?
当时,赵匡胤死了才五年,两个儿子就死了,全天下人会怎么想?赵光义或许私下高兴侄子们就这么去了,少了不少麻烦,可他该如何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同时,太平兴国六年九月,有人举报赵光义的弟弟、齐王赵廷美正在上蹿下跳,或许有阴谋之举。
所以,此时的赵光义很焦虑,打败仗被质疑能力,侄子们死亡被质疑心狠手辣,唯一的弟弟或许想谋夺皇位,自己这皇位有点不稳当。
就在这个时候,被闲置多年的前宰相赵普找到赵光义,告诉他有一份《金匮之盟》,这份遗书的出现,可是帮赵光义解决了所有的麻烦。
赵光义登基之初就饱受继位合法性的质疑,《金匮之盟》算是给了全天下人一个合理的解释,它的出现,可以部分消除“高粱河之役”后,天下人特别是军中人士对赵光义的不满。
再者,《金匮之盟》中说明了兄传弟的顺序,赵光义死后,是要先传位给弟弟赵廷美,由赵廷美再把皇位还给赵匡胤的儿子。
因此,这能证明,赵匡胤的儿子们不会从赵光义手中继承皇位,他们也就不是赵光义最大的威胁,赵光义没有害死他们的必要,可以部分消除天下人对赵光义残害侄子们的质疑。
最后,根据《金匮之盟》中说明的传位顺序,也告诉了赵廷美,皇位迟早是他的,这样可以暂时忽悠住赵廷美,为彻底解决他腾出时间,算是针对赵廷美的缓兵之计。
一份所谓的《金匮之盟》在赵光义最焦虑,也是最需要它出现的时候,恰到好处的出现了,这时机是不是很巧妙?
提供有《金匮之盟》情报的赵普也是有诉求的,他从赵匡胤执政后期被废掉宰相之位,蹉跎了好几年,回到朝中还被对头、时任宰相的卢多逊欺负:
太子太保赵普奉朝请累年,卢多逊益毁之,郁郁不得志。
赵普一直想再次出山,他的目的就是复相,他想报复卢多逊。
他知道赵光义为什么焦虑,也知道该如何解决这份焦虑,所以适时的送上了有《金匮之盟》的情报。
并且,赵普还为赵光义解决了《金匮之盟》出现后会产生的最后的麻烦,即赵廷美的问题。
赵普明白的告诉赵光义,《金匮之盟》其实是错误的传位方式,赵光义不用再去遵守:“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邪!”
于是,赵普顺利复相了,而他再次当上宰相后的责任就是,帮助赵光义解决赵廷美,顺带为自己报复卢多逊。
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62年)三月,赵普复相后仅仅半年时间,赵廷美就被告发谋反,随后就被贬斥出京,到洛阳任官。
四月,赵普又告发政敌卢多逊勾结赵廷美图谋不轨,赵光义大怒,赵廷美被从洛阳召回,监视居住,其儿女的皇族身份、待遇降等。
而卢多逊及全家被流放到崖州,最后死在那里。
五月,赵廷美再次被告发心怀怨望,被贬至房州看管居住,彻底失去了对赵光义的威胁,赵普大功告成,史载:
廷美废,多逊南迁,普之力也。
两年后,赵廷美病死于房州。
由上述史书记载的历史事实可以知道,一份《金匮之盟》的出现及他的提供人赵普,给赵光义带来的好处。
本来焦头烂额的赵光义,在《金匮之盟》出现后,只过了几个月就又能心旷神怡了。
所以,在赵光义登基五年后,正好面临各种麻烦时,才巧妙出现的《金匮之盟》,它本身是否存在的真实性,想必大家会有所判断。
参考文献:《宋史》《续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