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经历了什么?

文化舒云有人写 2024-06-08 13:51:34

康有为,比起大多数书画家,这还是一个近代史上极具争议与多面性的人物。

咸丰八年,即1858年,康有为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他的祖父、父亲都曾中过举人,祖父官至连州训导,而父亲则官任江西补用知县。

家境还不错的康有为自然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四岁开启知识之门,五岁便能诵唐诗五百首,六岁则开始跟读《大学》、《中庸》、《论语》等儒家经典之作。这么说来,康有为也算得上是天资聪颖。

康有为 旧照

像他这样的家庭背景,最好的出路一般就是考科举。在康有为十一岁那年,父亲的去世,使得他开始跟随祖父学习生活。

1890年,当时已有一定名气的新科举人梁启超拜他为师,要知道那一年,康有为还未中举,名声也远不如梁启超。

康有为(左)与梁启超(右)合照

后来,他去往海外。四渡太平洋,九涉大西洋,八经印度洋,泛舟北冰洋七日,先后游历英、法、意、日、美、加拿大、墨西哥、新加坡、印度、越南、缅甸、巴西、埃及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可以说他是我国近代史上游历国家最多、接触文化最广的旅行家。

康有为在瑞典购买的小岛

他开公司、办实业、做股票、炒地产,各种生意做得如火如荼,甚至还斥巨资在瑞典买下了一座小岛,以供独家享用,这个岛现在依然叫康有为岛。

康有为有了很多“第一”的称号——

第一个在海外投资房地产并购岛的中国人;

第一个在海外开办公司并发行股票的中国人;

第一个进入北极圈的中国人;

第一个在海外“融资”的中国人…

草看康有为的一生,他并不是一个成功的政客,在另一个领域,他却对后世有着举足轻重的实质影响——那便是书法。

他在书法上的最大贡献是力倡北碑,其书法巨著《广艺舟双楫》将清朝碑学推向了高潮,使碑学成为了一个有系统理论的流派,打破了几千年来帖学一统天下的格局,形成了近现代书坛碑派书法创作的主流形态。

康有为的书法随其人生变动而变,大致可分为前、中、后三个时期,这与康有为人生的三个重要节点也形成了联系。

前期 ——这个时期可以称为帖学期。年少时的康有为因家庭、传统教育等原因,其字迹规整、方正,近乎于馆阁体,也就是科举考试通用字体。在这一时期,他虽然对于碑学也略有研究,但更多是沿着帖学的路子展开的。

康有为39岁作品(前期)

中期 ——他去往海外,开阔了自己的眼界、丰富了阅历,这一时期他用笔方圆兼备,在书法实践中不断追求碑帖融合,其个人书风逐渐形成,可谓康有为书法的碑帖融合期。

康有为42岁作品(中期)

后期 ——回国后,康有为的书法达到了艺术创作的巅峰,进入了化境成熟期。或许是经历了太多的变故,他将更多的精力倾注在笔墨之间。为了避免和克服碑学书风中出现的一些弊端,他开始主张“体兼碑帖”、“无偏无过”。所以他独特的魏碑行楷书“康体”能够熔碑帖于一炉,又兼具篆隶金石气。

康有为 1921年 赠刘海粟诗札轴(后期)

康有为的书法独树一帜,其作品大气磅礴、潇洒奔放,被学者称为“康体”。

更多精彩书画藏品,尽在舒云轩抖音直播间

0 阅读:0

文化舒云有人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