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琳是东汉著名的文学家,也是“建安七子”之一;早年曾在袁绍麾下效力,主要负责文书方面的工作,直到一篇檄文的出现,他才慢慢走进了大众视野。
官渡大战前夕,陈琳奉袁绍之令,撰写一篇声讨曹操的檄文——《为袁绍檄豫州文》;在檄文当中,他大骂曹操及其祖上三代,后来袁绍兵败官渡,陈琳被曹操生擒,当手下人都建议曹操杀掉他时,曹操不但没有杀他,反而还委以重任,这又是为何呢?
其一,收服天下之心曹操赢得官渡之战后,唯有对袁绍的部下施恩,才能众望所归,而不杀陈琳就是最好的表率。
陈琳曾在讨曹檄文中大骂曹操,曹操不但没有杀他泄愤,反而还将其收入自己的阵营之中;其目的就是让天下人看到曹操的胸襟,觉得只有曹公这样的人才能够成就大业,就会有更多的人心甘情愿地投靠他,加之陈琳本人又非常识时务,愿意归附,因此曹操也就顺坡下驴,重用了他。
其二,曹操惜才《为袁绍檄豫州文》文辞犀利,如利剑长枪,刺人肺腑,确实写得不错;这篇檄文不仅突出了陈琳的文学水平很高,更让被骂之人看到了他的才学,对于唯才是举的曹操而言,不免产生了惜才之意,最终,陈琳获得了重用。
综上所述,曹操不杀陈琳更多的是政治方面的考虑,而惜才或许只是占其中一小部分;因为曹操帐下人才济济,陈琳的到来只是如虎添翼而已。陈琳受到重用,不仅靠的是个人才华,更重要的是曹操的心胸宽广。对此,小伙伴们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