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正面抗击17级超强台风,中国海上风电只发电就完了?风渔结合!

风云圈科学 2024-10-27 15:56:33

当海浪轻拍岸边,风带着咸湿的气息穿梭于天际,一个不为人知的“蓝色中国”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蓝色动力”,让世界侧目,引领全球海上风电的狂潮!

你没听错!根据《2021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2021年,全国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高达1690万千瓦,同比增长4.5倍。咱们国家的海上风电装机规模早在2021年就已经霸气地坐上了世界第一的宝座。这不仅仅是数字上的飞跃,更是中国绿色低碳发展蓝图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为啥中国能这么牛?那是因为咱们有“独门秘籍”,海洋高端装备研发制造能力的飞速提升。

早在2021年7月,广东阳江海域安装了国内首台漂浮式海上风电组,它就像一位海上勇士,单机容量达5500千瓦,每年能为3万户家庭送去清洁电力,“向海争风”的技术咱们领跑全球!

你以为海上风电只是发电那么简单?错啦!

2024年9月4日在广东汕尾,“伏羲一号”海洋牧场项目正悄悄上演一场“蓝色粮仓”与“绿色电力”的浪漫邂逅。这里,既能发电,又能养鱼,“风渔融合”,简直就是海上的“田园牧歌”。

实现了海上风力发电与海洋牧场养殖的完美融合。那如果来了台风怎么办?会不会出现海南岛面对超强台风时候风机折断的情况呢?

面对超强台风,咱们的工程师们更是脑洞大开,创新应用抗台风、防撞击、强防腐的巨型网箱技术,可以正面抗击17级超强台风的侵袭,让这片海域成为真正的“海上伊甸园”。

海上风电,听起来就高大上,但背后的技术难度你或许不了解。

风电机组“头重脚轻”地漂浮在海面上,既要抗风,还要抗浪,这简直就是“踩着钢丝”发电啊!

其实最开始造海上风电的时候,人们的思路也是完全按照地面上的思路来做的,先给海床开一个洞,然后用沙土和天然的水压来“打桩”,这时候还要用到一种叫深层水泥搅拌船的装备。

或者是类似三峡大坝的修建方法,用自重将它稳稳地固定在水中。但问题也来了,不同的海床结构,建设稳固性很难保全,另外不得不算计的就是造价。怎么成本最低,适用性最广,就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但中国风电人不怕难,研发出了漂浮式基础,无论是单柱式、半潜浮式还是张力腿式,每一种都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汗水。每一个风机看似都漏在海面上,实际海面一下还有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的杆体。并且在水面处海特别设计了浮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那能抗17级台风的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简直就是大国重器的典范!

2021年1月16日,中节能(阳江)南鹏岛海上风电项目首批风机并网发电,那一刻,不仅照亮了海上的夜空,更照亮了中国海上风电的未来之路。

五台风机,在全体建设者不分昼夜的努力下,终于实现了并网发电,为广东的能源版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再来说说神泉二项目,这可是国内首个单机容量超过10兆瓦的海上风电项目,也是我国首批海上风电平价上网发电项目之一。

它的建成,每年可节省标煤消耗约52.7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0.29万吨,为粤东地区的绿色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回望过去,从最初的“风电梦”到如今的“风电强国”,中国风电走过了不平凡的道路。从依赖进口到全面国产化,再到如今的“走出去”,中国风电企业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金风科技、远景能源、明阳智能……这些名字正成为世界风电领域的闪亮名片。

展望未来,中国海上风电的发展前景无限广阔。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正激励着每一个中国风电人不断前行,让中国在全球能源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0 阅读:4

风云圈科学

简介:热爱科学探索的圈叔,带您领略自然界与现代科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