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教授追踪30万中小学生发现,孩子普遍存在“四无”现象

万史浮铧 2024-11-02 18:09:49

“只有割手腕的时候,才感觉舒服一点。”13岁的婷婷轻声说道。

婷婷并非个例。14岁的小颜、15岁的畅畅、16岁的云霓,这些花一般的年纪,却都因自杀倾向或尝试而坐在心理诊所里。

而这种情况在疫情后,出现的尤其多。

2022年,清华大学彭凯平教授以及他的团队调查了30万学生,发现疫情带给孩子们的创伤远超预期。

甚至很多孩子还出现了“四无”现象,让无数家长心惊胆战。

现在的孩子们学习无动力,这是个大问题。很多学生对学习一点兴趣都没有,总是被动地应付,自己不会主动去学习。

就拿初中生小明来说,这孩子要是没有爸妈和老师在后面盯着,他根本就不会碰书本。

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换做以前的学生,早就开始紧张复习了。可小明倒好,一点儿也不着急,整天抱着手机玩游戏,常常玩到半夜才睡觉。

第二天上学时,眼睛都睁不开,上课也跟听天书似的。

这种情况在学校里可不少见。有个班主任老师就说,自从疫情之后,学生们学习的劲头一年不如一年。

以前还能鼓励鼓励,现在是怎么推都推不动了。这些孩子就像是没了发条的钟表,完全失去了学习的动力。

这样下去可不行。不仅会影响孩子们的考试成绩,更重要的是,他们可能永远都学不会怎么自己学习。

现在不学会自己管理时间、自己安排学习,以后到了大学、工作了,可怎么办呢?

除了学习没劲,现在的孩子们对真实的世界也没什么兴趣。越来越多的孩子沉迷在网络游戏和社交媒体里,对身边真实发生的事情却一点都不关心。

比如说小华,这孩子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玩游戏。

他妈妈在厨房忙活晚饭,他爸爸在修理家里坏掉的水龙头,可小华对这些事情一点兴趣都没有。更别说帮忙做家务了,那简直是想都不敢想。

有一次,小华的父母带他出去旅游,想让他看看外面的世界。可到了风景区,别的游客都在欣赏美丽的风景,拍照留念。

小华呢?他就坐在一旁,低着头玩手机游戏,对周围的美景视而不见。他爸爸气得直跺脚,可小华还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有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青少年每天花在刷短视频、玩游戏上的时间超过3个小时,但是参加户外活动或者看书的时间却不到1个小时。

这样下去,孩子们对这个世界的了解就会越来越少,遇到实际问题也不知道该怎么解决。

社交能力差,这也是现在孩子们的一个大问题。很多孩子不会和人说话,也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感受。

15岁的小芳就是这样,她在家上了很长时间的网课后回到学校,发现自己不会和同学聊天了,甚至不敢主动和别人说话。

小芳经常一个人待着,感到很孤单,但又不知道怎么融入大家。

她想和同学们一起玩,但又怕自己说错话,所以总是站在一旁看着别人说说笑笑,自己却不敢加入。

放学后,其他同学都结伴回家,只有小芳一个人默默地走在后面,看起来特别可怜。

这个问题不仅影响孩子们交朋友,以后工作和生活也会遇到很多麻烦。

最后一个问题可能是最严重的,那就是很多年轻人觉得活着没什么意思。他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不知道活着有什么意义。

这是很可怕的事情,因为如果一个人觉得活着没意思,那他就不会有动力去追求更好的生活,也不会有勇气去面对困难。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得多管齐下。首先,在教育方面,不能光看考试成绩,得全面评价孩子。

比如说,有的孩子数学不好,但是美术特别棒,就得鼓励他发展美术特长。教孩子们怎么自己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这样,他们才能真正爱上学习,而不是被逼着学习。

学校和家长也得配合,给孩子们创造更多接触社会的机会。比如说,可以组织孩子们去敬老院看望老人,或者去农村体验农活。

这样,孩子们才能真正了解这个世界,建立对现实生活的兴趣。

在培养社交能力方面,学校可以开设一些课程,教孩子们怎么和人交往。

比如说,怎么和人打招呼,怎么表达自己的想法,怎么倾听别人的意见。

还可以组织一些集体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会合作。

家长在家里也要注意和孩子多交流。不要总是批评孩子,要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和孩子一起讨论问题。这样,孩子才能学会表达自己,也更愿意和人交流。

对于生命价值这个问题,得让孩子们明白,生命是多么宝贵。

学校可以开设一些课程,讲讲伟人的故事,讲讲普通人如何通过努力改变生活。让孩子们知道,每个人都可以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解决这些问题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家长、学校、社会都得出力。

培养健康快乐的孩子,不仅是为了孩子自己,也是为了咱们整个社会的未来。

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正视问题,采取有效的办法,才能帮助孩子们走出困境,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孩子们一定能重新找到学习的乐趣,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学会和人相处,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价值。

0 阅读:47

万史浮铧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