滩头木版年画与传承
木版年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汉族民间艺术形式,滩头木版年画是湖南省唯一的手工木版水印年画,以浓郁的楚南地方特色自成一派。滩头木板年画从造纸到成品所有工序都在滩头完成,行成了一个完善的生产系列,这在全国年画制作中较为鲜见。如今,历经三百多年风采依然的滩头年画已远涉重洋,成为英、美、日等过大型博物馆的珍藏。图为作品——《花园赠珠》图为作品——《秦叔宝·尉迟恭(五子登科)》图为作品——《关公·马超》
随着工业现代化进程对农耕文明的强烈冲击,滩头木版年画的市场急剧萎缩。由于年画作坊入不敷出,艺人们纷纷改行,老一辈的刻版高手相继逝去。大量印版在文革中被焚毁、破坏,部分艺术价值较高的印版偷偷地被文物商人买走,甚至偷运出境,有的已失传。这一现象引起了当地政府的极度重视,县文化部门开始培育恢复年画市场,对滩头木版年画进行了全面普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也开始对年画进行包装设计,开发微缩版本年画品种。滩头木版年画作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首批抢救保护工程,正式列入了国家社科特别委托项目。
———————— ★ ————————
滩头木版年画的传说
邵阳古称宝庆,明清以来,雕版印刷业十分兴旺。印刷的东西太多了,于是一些本来是搞印刷的技术工人也往往被临时派为产品推销员。他们走南闯北,穿街过村,偶然间,发现了一种彩印的画纸,新年时节贴在门上、壁上,增加喜庆气氛,这种画纸就叫"年画"。年画有人物,有故事,造型和色调都十分生动艳丽。凭着自身职业的敏感,他们认定这是一宗大可赚钱的营生,便把外地年画的稿本和刻版套印的技术一件一件地学了回来。不知从哪一天开始,这种行当不声不响地向着宝庆城50多公里外的一个山区小镇滩头方向转移了,而且扎扎实实地安了家,落了户。
———————— ★ ————————
滩头木版年画的发展
清嘉庆年间,滩头木版年画被称为"五色纸",列入贡品送往宫廷;同治年间,滩头木版年画已行销全国;20世纪初,滩头木版年画生产达到全盛。新中国成立后,滩头木版年画被当成封建迷信品被禁止,致使年画生产几乎停顿;1958年,邵阳地区在滩头召开工业生产现场会,重新批准滩头木版年画生产;1984年,隆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2003年,滩头木版年画获中国传统工艺品金奖;2006年,滩头木版年画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为作品——《西湖借伞》
———————— ★ ————————
滩头木版年画艺术特色
从明末清初到民国初年,滩头木版年画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术风格:艳丽、润泽的色彩,古拙、夸张、饱满、个性化的造型方法,纯正的乡土材料和独到的工艺,使作品具有浮雕一般的艺术效果。滩头木版年画从造纸原料的选择、纸张的制造、刷底,到刻版、七次印刷、七次手绘,一张年画的生产需要经过二十多道工序。其分为神像、寓意吉祥、戏文故事三大类,无论是门神、故事或祝福吉祥等内容,都在小小的年画上演绎得淋漓尽致。滩头木版年画用色奔放,线条流畅圆润,细而富于力度,尤其是在刻画人物眉毛、胡须、衣带的飘动时,运动感强,装饰味儿浓。
图为石灰、滑叶、竹料、纸浆液等制作工具。图为古籍文献和相关制作工具。图为作品《老鼠娶亲》木板年画套色流程。
图为作品——《老鼠娶亲》
———————— ★ ————————
《题赵承远所藏大年画平远二首》
宋 潘大临吴头楚尾散花洲,天阔波云恰下鸥。
帝子胸中有江汉,故能风露笔端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