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从不消失,今年高考是最残酷的一年。中考后读私高还是职高?

旺才小子 2024-06-13 03:11:52

随着高考散场钟声敲响,孩子们终于可以走出校门。

住校高考,使得孩子们不再担心身份证丢失,也不用计算该提前多少时间到校。

而家长们也少了穿旗袍好、还是穿马褂好,穿绿色衣服好、还是穿黄色衣服好的焦虑。

但孩子们的焦虑并没有因此而减少,只不过,新高考后,这种焦虑前置了。

从高一下半学期就要文理分科了,学生得选择未来方向。

高二进行学考,成绩如何奠定了三位一体的入围门槛。

高三首考选考的1+3之后,“已经可以”和“还不可以”的方向也就定了。

高三有三次模拟考,几乎能敲定自己处于哪个位置,好提前规划未来生涯。

高考前几个月,希望能走个捷径的学生会参加三位一体招生的笔试、面试。(实际上大多数人都当了分母,热门学校的三一可能比高考录取线还要高)

作为孩子来说,每一年都是步步为营的过程,稍一放松,或稍不适应,就会变成逆水行舟,再想追赶就事倍功半了。

今年全国有1353万名高考生,创历史最高纪录。

2006年出生的能参加今年高考,而2006年是前十年出生人数最少的一年,也是后十年出生人数最少的一年。

为什么2024年出生人数最少,高考人数却是过去十年里最多的呢?

主要是复读生的大幅增加,2024年约为413万,2023年约为300万,2022年约为316万,2021年约为218万。

PS:复读生数据来源于网络,非官方统计,但能很好地解释高考人数创纪录。

复读的原因,是分数没达到心仪的学校,或认为自己明年能更好。

而不急于进入社会,也可能是推进复读人数年年增加的原因。

按这种趋势,2024年高考是过去十年最残酷的一年,也可能是未来十年最轻松的一年。

一句话,就是内卷越来越厉害。

2023年高等学校招生人数为1042万人,预计2024年招生人数在1050万人以上。

全国1353万名考生,总淘汰率约为23%。

淘汰人数中,有大部分属于主动淘汰(对分数不满),只有小部分属于扶不起的阿斗。

如果2025年仍然有400万复读生,那意味着有953万名考生将进入高等学校就读。

也就是说有部分高校,将招不满计划数(缺口约100万)。

所以,如果对未来期望不高的话,高考这个独木桥,其淘汰率其实非常低。

只要不嫌弃差一点的专科,几乎所有的高考生都有高等院校可读。

那么,如果中考被淘汰,是否意味着连走独木桥的机会都没有了?

高考结束,意味着还有十来天将迎来中考。

如果高考是一场进8强的决赛,那么中考是一场进16强的淘汰赛。

由于决赛更精彩,所以高考热度明显大于中考。

实际上中考的淘汰赛更为惨烈,只不过,很多中学生并没有高中生那么焦虑。

这可能是一种“适者生存”的筛选结果。

焦虑的考生成绩相对较好,便于成为高中生。

不焦虑的考生成绩相对偏差,只好选择职高生(包括中专、中技等)。

往年中考的淘汰比例是50%,今年浙江的淘汰比例是40%,其它省市可能仍然是50%。

中考淘汰分流的模式,其实参考的是德国。

德国更注重职业教育,约有80%会进入职高(双元制)。

德国的技术人员在社会中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不同学历的技术人员之间收入差距少。

这与东方社会的认知有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决定了职高“低人一等”的不成文导向。

十个人里面,有九个会规劝别人“宁读私高,也不要读职高”。

而实际上,从中考分流之后的两个同学(普高-职高),很可能在3年之后,在某个专科学校出现“他乡遇故知”的现象。

区别在于,一个是“中考分流”,一个是“高考分流”。

最后能走到一起的原因,很可能是普高生不再焦虑,而职高生开始焦虑的结果。

也可能是职高的“单招单考”模式,为其打通了特殊通道。

如果成绩不太理想,到底是读私高还是职高呢?

这取决于“死不死心”。

私高相对于职高,有更多选择高等院校、心仪专业的权利。

而职高,则几乎一眼看得到头。

当然,职高也有高考班的,只不过,成功率较低。

如果预期读私高,也很难拿到本科;倒不如,读职稳拿专科。

一句话:死心者读职,不死心者读私。

以上纯属个人情感展现,聊博一笑。

0 阅读:0

旺才小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