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翻过一道又一道壁垒森严的“围墙”后,以为终于柳暗花明又一村了,结果发现前面是个“死胡同”。
“转向”已有月余,从晴雨表的表现来看,也达到了柳暗花明的效果。
只不过当下,仍然在左冲右突寻找下一个“突破口”。
这个“突破口”的时间节点,即在本周五。
在翻过“围墙”进入了下一个“突破口”,会见到“死胡同”吗?
先说结论,“转向”不会一蹴而就,解放重重思想的枷锁(“围墙”)并非易事。
从“精选时间”这点,基本可以判断是为了“对症下药”,而非“以我为主”。
对的什么症?
外围的症。
莫非,内围没有症状?或症状尚不明显?
关注宏观的都知道,“情绪指数”已低到什么程度。
随便在大街逮到一个人,问一下经济怎么样?房价怎么样?股市怎么样?收入怎么样?消费怎么样?未来怎么样?
除了摇头,叹息,就少有“悠然见南山”气度的。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才有了“转向”、“发力”、“增量”。
只是这种“转向”并不直接来源于“情绪指数”,更多来源于经济目标的压力。
“情绪指数”的展现,有两个方面。
一个是晴雨表,一个是房地产。
本次“转向”,显然针对了这两个方面。
说明“转向”层级已意识到,通过“刺激晴雨表,活跃房地产”,能带动“情绪指数”的回温,继而完成经济目标。
但“情绪指数”是慢变量,从有了情绪到发酵,再到蔓延,再到影响经济运行。
实际上已经过了好久好久,没有2、3年,也起码1年以上了。
同样道理,通过“转向”来逆转“情绪指数”,也需要很长时间。
所需时间的长短,取决于“转向”角度,也取决于“转向”力度。
如果,仍然需要“对外围之症而下药”,那意味着“转向”仅仅是“战术性”的。
下一步,随着经济的回暖,随着外围不确定的落地,“转向”角度很可能偏小,力度很可能偏弱。
既然外围是当下的“紧约束”,那么再来看外围有什么症状?
一是货币紧松,二是红蓝角逐。
11月美元调降25基点,已是明牌,或相对症状缓解。
当下的焦点已集中在红蓝阵营的大选上。
如果特朗普当选,利好因素-10%;
如果哈里斯当选,利好因素+10%。
本质上,谁当选,大方向不太能逆转。
但能改变短期,与局部的小气候。
第一种情形,债方会加力猛干来对冲。
对冲有力,能弥补利空,从-10%到趋于零。
第二种情形,债方会偏向于谨慎稳健。
因为“伦理道德”(稀释既得利益)会约束其行为,最终落地的利好也许就成了减分项(之前期待过高),从+10%到趋于零。
正因为有了“对症下药”,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零。
随着特朗普押注支持率的大幅下滑(从63.9%至53.9%),特朗普交易正在降温。
特朗普媒体科技已连跌四天,累计跌幅高达45%。
周一凌晨6点,美元指数突然醒悟,延迟反映了特朗普交易的可能崩塌。
(最近美元强势与特朗普交易走强的时间节点非常吻合,最主要原因是特朗普可能带来通胀。)
如此断崖式下跌,不太容易见到,信号意义强烈。
外围症状缓解,有利于乐观向上。
但同时,也意味着“转向”层级就不需要强力对冲。
如果抛弃“对症下药”,强调“以我为主”,无论谁当选,都会加力猛干来逆转“情绪指数”,那么,未来可期。
以上纯属个人情感展现,聊博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