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列强国家搭乘工业革命的快车迅速跑到了世界前列,生产力的增强大大繁荣了商品经济。制造商品需要原材料,造出商品后还需要有市场,不然资本家那些老板是没钱赚的,资本政府就会没有强大的税收来源。为掠夺更多的原材料然后扩张市场。资本主义列强加快了对世界各地的殖民脚步。
到19世纪中后期的时候整个世界已经被这些列强瓜分的所剩无几,总观那个时期,唯一没有发展资本主义并且拥有丰富资源和市场的国家,就是清政府。清政府虽然那时候相对来说综合实力比较弱,但是人口众多,封建制度和小民经济根深蒂固。不像是非洲、南亚、东南亚等相对较“原始”的国家,一击即溃,而且能迅速占领整个国家加以殖民。
也就是说,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但凡资本列强能把清政府一口气完全击溃,都不会与清政府签订各种条约。“八国联军”中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明白这一点,清政府自己也明白这一点。资本主义列强的根本目的是获取资源和市场,清政府的目的是保住自己的统治。签订条约能“各取所需”,压力都给到了清朝老百姓,但是这不是他们关心的重点。
殖民扩张到了一个瓶颈期,全世界可以用来殖民的地方只剩清朝一个,所有人都想来分一块蛋糕。没有人可以独吞这块蛋糕。列强国家即使实力强大,但是并没有强大到可以独吞清朝整个地盘,英国做不到,其他列强更做不到。
我看《动物世界》的时候,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实力很强的狩猎者,比如:老虎、狮子、豹子等,基本上都是一对一直接猎杀,然后独自享受盛宴,那些想吃肉但是实力又不足以去吃独食的动物,比如:鬣狗,基本都是发起群攻。鬣狗一般是先有一个领头的去发起袭击,等猎物开始惊慌失措的时候,其它鬣狗就会一起去扑咬。当时的英国就是那个领头的,其它列强就是那些后来的鬣狗群。
英国难道不想独吞清朝这块蛋糕吗?想是非常想,但是他做不到啊。列强们的想法是:清朝这块蛋糕就房子那里,既然没有人能装到自己口袋里,那谁都可以来分一块。
列强说自己都具有“契约精神”,于是表面一团和气的组成“八国联军”高高兴兴的前来抢资源。
问题是:既然都是强盗,谁抢谁的不就完事了吗?为什么非要组建“八国联军”,这不等于脱了裤子放屁吗?
我们在说这个问题的时候,先来回顾下欧洲列强的战争史。
欧洲那些国家打仗,只要打起来,基本上都会组成同盟。这个“同盟”的目的不是为了欧洲大陆的和平稳定,而是基于自身利益的同盟。欧洲国家发展历史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只要谁敢当出头鸟试图统一欧洲,其他国家就会“团结起来”打败他。
上一个试图统一欧洲的是“元首”希特勒,但是元首失败了。再上一个试图统一的是拿破仑,但是拿破仑也失败了。他们可以不断地分家再分家,但是想让他们统一,无异于痴人说梦。
清政府与列强签订各种不平等条约,什么《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天津条约》、《马关条约》等等大小1100多个条约。其实这些条约在20世纪开始的时候,清政府基本上已经无力去偿还赔款了。所以在“八国联军”后签订的《辛丑条约》基本上除了在精神上羞辱请政府,在物质上已经没有太多意义了。
清政府的想法是:反正我没钱给你,你要签什么条约就签什么条约。你看哪块地值钱,就拿去吧。顺便粉饰下你们这些列强的“表面兄弟”。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群鬣狗在想吃东西的时候,会去冒着危险和同类去干一仗吗?不会,因为那样不仅吃不到东西还会受伤甚至丧命。我们中国有句话叫做“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外国人也知道这一点,当然,放眼整个世界最明白也最善于运用这一点的还是美利坚。
我们往之前说一下,欧洲列强想避开“明争”,去试图“暗斗”,继续维持“表面和谐”,因为大家都好不容易发了财,如果打来打去就啥都没有了,不值当。
表面和谐终归不会长久,总有捅破窗户纸的那一个。那个捅破窗户纸的就是日本。起因来自于“八国联军”侵华之前的1895年,那一年日本刚与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条约中有一条非常重要,就是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
这一条款令一直觊觎清朝东北的俄国坐立不安,俄国人心想,你吃的这块蛋糕是我想吃的那块。但是俄国又不想直接与日本打一仗。于是俄国就对清政府说:我帮你把辽东半岛从日本手里要回来,但是我要在你们东北修路开矿、租借军港。
清政府说只要有能力做到,我就答应你。
于是俄国找到了德国、法国,希望联合劝退日本。
德国为什么阻止日本侵占辽东半岛呢?因为俄国离德国很近,德国有意联合俄国发展自己。
法国为什么阻止呢?因为法国同样觊觎清朝的台湾、澎湖列岛等地,但是这些地方被日本抢先占了,另外一方面,法国在前两年刚与俄国签订盟友关系。
那时候的日本,是独立于欧洲列强之外的,日本的突然强大和出现,令欧洲国家非常震惊,他们没想到在欧洲之外会有另一个亚洲“强盗”。所以除了英国、美国,其他国家都一致排除日本这个“外人”。
日本没有能力公然反对这些老牌列强,于是被迫妥协。这就是著名的“三国干涉还辽”事件。
5年后的“八国联军”里面就有日本,他们在维护自己所谓的“和谐友好”和“盟友关系”,实际上他们各怀鬼胎,但是无奈于都实力不够,不然早就一口把清朝吃了,哪还轮得着其他人争来争去?
1904年,这份“和谐”被日本率先打破。俄国与日本为争夺在朝鲜和辽东的权益干了起来,“日俄战争”爆发。
有人说,日本不是欧洲中的列强,没打破欧洲列强的“和谐”。
日本和俄国打起来的时候,其他欧洲列强都在幸灾乐祸,他们早就想看这两个互相争斗了,他们打的越欢,实力就越被削弱,对自己在欧洲的地位就越好。
但是欧洲列强高兴的太早了,“表面和谐”终究是不长久的,利益面前谁都不会退让。之前的很多年,为了抢夺地盘和资源,每个列强都在当演员,演绎那份“和谐”,每个列强都憋了一肚子火,就像一个炸弹,随时都会引爆。
终于到了1914年,有个叫普林西普的年轻人在萨拉热窝点燃了这个“炸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列强们的丑恶嘴脸再也遮不住啦。
然后同盟国战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
列强们试图用这个体系来打造一个新的秩序,意思是大家都别打了,我们还继续当演员吧。胜者为王败者寇,战败国没有资格发言,默默忍受这个“不平等”体系。
20多年后,希特勒出任德国元首,他发动了对欧洲其他国家的战争,他不是想证明他比别人强,而是要证明德国失去的东西一定要靠他的双手拿回来。
欧洲的“和谐”再一次被打破,这一次比之前的任何时候形势都要严峻,如果说罗马帝国时的欧洲太遥远,拿破仑时的欧洲太“绅士”,这一次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很近”,而且血腥。真是“狗咬狗,一嘴毛”。
等到欧洲打的筋疲力尽的时候,美国借“珍珠港事件”参战,按理来说日本打你珍珠港,你打回日本不久得了吗,但是美国仗着自己本土没有受战争破坏,分兵两路,一路在太平洋与日本开战,一路前往欧洲,“解放欧洲”。
“解放欧洲”这个词会不会用的太过分?一点不过分,这就是美国的本意。在美国人看来,与其用一纸协议来维护欧洲的和平稳定,不如直接用武力干涉。
同盟国赢了,美国以大哥的身份掌控整个欧洲,“大哥”不仅武力值超强,而且还帮助小弟们发展经济,那些吃了几年苦的富豪们又重新富起来了,他们对“大哥”感恩戴德。
列强们打的头破血流,谁也没落着好,反倒被美国这个之前的“二流强国”摘了果子,于是他们多年后坐在一起开个会,意思是我们大家都不打了,扛不住啊,还是继续当演员舒服。谁要是再想当出头鸟,我们就一起打他。
很多年前,这个协议还是个大家心照不宣、不成文的协议,但是这一次真的怕了,必须白纸黑字写个清楚,于是大家都叫它“欧盟”。
大家说,一百多年前的“八国联军”,和现在的“欧盟”区别在于哪里呢?没什么区别,吃相换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