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孝庄为孙儿借了一支特殊军队,军队有了,康熙也开始了他的第二步计划,那就是安抚镇守陕西的王辅臣。王辅臣曾经是吴三桂的旧部,于是吴三桂在起兵之初也想到了拉拢王辅臣,并许以高官厚禄,希望其与自己一同起兵反清,然而王辅臣却将吴三桂的使者直接绑了,交给了康熙以表明自己不与吴三桂同流合污的决心。
只不过王辅臣的这份儿忠心是装出来的,此时王辅臣的手中坐拥八万精兵,镇守关隘,割据自立,俨然成为了西北的“土皇帝”,而他也是在等着康熙与吴三桂斗得两败俱伤的时候,使出致命一击,那时他将毫无疑问地成为左右整个战局的关键力量,所以他现在是待价而沽,静观其变。可如今朝廷的军队在前线节节败退,吴三桂的叛军攻城略地,局面对于康熙来说越来越不利,所以他非常担心王辅臣会在这个时候倒向吴三桂,更担心王辅臣趁康熙倾尽全力平定察哈尔叛军之时,挥师北上,到时京城防务空虚,根本无力应对。所以康熙决定在这个时候拉拢王辅臣,即便其不能为自己所用,至少在平定察哈尔的时候,王辅臣依旧能够保持按兵不动,对于康熙来说已经足够了。于是,康熙找来了在京城任职的王辅臣之子王吉贞,希望通过王吉贞将自己的诚意带给王王辅臣,康熙借王吉真的手写信给王辅臣。康熙的这一步无疑是步险棋,毕竟有王吉贞在手中,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牵制王辅臣,可吴三桂不管不顾,自己儿子吴应熊在京城当人质,吴三桂执意起兵造反的事情就在眼前,与其这样,还不如送给王辅臣一个顺水人情,让自己的诚意更厚重些,同时借由对王吉贞的恩典,给予王辅臣一定的震慑,这样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就这样,康熙算是为出兵北上平定察哈尔的叛军做好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只是究竟由谁挂帅前去征讨,却是一直悬而未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