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的汉族人可没有像外国人一样将“家”放在首位

日落时悸动 2022-10-14 08:29:54

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在《南北战争与大航海时代》中曾提过:“东方文明的传统是以家国大义为中心。”我们现在常常挂在嘴边的“家国情怀”其实就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它有利于更有效的凝聚人民,让人民的生活能过得更好。“古时候的汉族人可没有像外国人一样将“家”放在首位。

当时的中国人是将一切都归为家国大义的,这种家国大义的思维方式是古人的一大特色。“家”是一种血缘关系,它是祖国的源起,是传播文明的源泉;“国”是一套制度,它是中华民族的根基,是实现华夏民族复兴的基础,它是对“家”的扩张和掠夺;“家”就像是人之根基,是人的身世之一,而人的根基也是一个民族最大的特色。《礼记·月令》中就有着关于人生的一段描述:“月之夕,其蚤也,其也,其也,其身也。”

这里的“月”和“身”都是形容人类思想和意念的活动所形成的具有生殖生产功能的自然形态。古时候人们认为,月亮是人类的月经,在月经期子女才是最自然的状态,我们可以说,正是人类的“月经”所使得人类的社会结构和人类的生产制度都有了根本的变化。家(家庭)也是人的根源,家的形成与人的思想文化息息相关,所以中国从来都没有失去过家(家庭)的概念。

因为我们的祖先早就把农业、养殖、畜牧等与家庭相关的活动结合在了一起,我们又把养殖放在了家庭的第二位,并把这种生产制度和思维传承。所以在古时候,农民是最大的城市,在中国古代,农村是一个人口密度大的地区,因为农民的家就在农村,农村是中国的中心。因此,在古时候,有这样一种人,他们出生在农村,到了年幼的时候被送到远方,然后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寄居,在各个村庄间流动。可以说,虽然是我们的祖先,我们几乎没有见过他们,但是我们能够从他们的行为中分辨出来他们是在农村长大,我们可以称其为“在外漂泊的家人”。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两种人的习俗。

“家人”和“乡人”所谓“家人”,指的就是已经进入到“大锅饭”时代的家族一直延续到中国的历史,从甲骨文中我们就能够看出来,商代的老大是,大都地位非常高。西周初期,周朝的“家庭”形成了以姬、女、夫为主体的家族体系,有“士”的人是家族的一份子,“父亲”这个身份在整个家族体系中其实是个隐形人,在这个人的身后,还有其他的一户人家,从此一个家族才有了根基。我国历史上很多“士”,他们的身份虽然看上去很高,但是在我国的历史上一直都是被放在第二位,因为“士”这个身份在一千多年前才被认定是一个“士”才能有的身份。

0 阅读:12

日落时悸动

简介:日落时悸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