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的开机率低,电视的家庭配置率低,电视的家庭换新动能不足,在2024年以来,成为横在众多彩电企业面前的“三道坎”。体育大年的到来,能否助力彩电企业在一线市场激活消费需求?
杨嘉||撰写
今年春节之后,一线家电消费市场启动以来,几乎所有的品类都不好卖,但是没想到电视机会卖得那么差,感觉就是寒冬,竟然是50%的下滑。不管是大屏电视,还是特价电视,统统生意都不好。
最近,有不少区域市场的家电经销商,在与家电圈沟通一线销售情况时,对于彩电市场的走势提出了疑问。在他们看来,完全搞不懂的问题就是,为何电视机在一线市场上用户需求就突然减少了?感觉就是突然停止了。
不过,这到底是少数经销商的个别现象,还是线下渠道电视机市场的整体低迷,家电圈并不能完全确认。因为,今年以来,来自主要厂商和一线市场的数据,让彩电市场看上去并不是那么糟糕和低迷。
来自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份,全国彩色电视机累计产量2533.1万台,同比增长4.5%;奥维云网监测数据显示,2023.12.25至2024.02.18中国彩电线上市场零售量规模为367.2万台,同比下降4.2%;零售额为104.0亿元,同比增长24.5%。线下市场零售量规模为33.9万台,同比下降12.9%;零售额为21.4亿元,同比增长5.4%。
透过上述数据和市场情况,可以看到2个变化:一是,电视机的生产量还保持增长,说明中国彩电企业的日子并不难过,主要是可以在国内和海外2个市场可以拓展和经营;国内彩电市场的需求低迷在最近五年来,是不争的事实,但海外市场相对强劲。相对于线上的网店,线下实体门店的低迷更是在情理之中。
二是,电视机在线上和线下的零售量都在下滑,但是零售额却在增长,说明在中国市场上彩电企业找到了发展的转折点。在无法解决规模增长的背景下,那就是在一定规模基础上的营收最大化。比如说,推出大屏电视,推广游戏电视、推广激光电视,推动教育电视等等,按照场景和需求实现营收的增长,摆脱对单一规模的依赖性。
那么,对于彩电企业来说,虽然有海外市场的增长空间和动力,以及本土市场的产品结构化调整机会,但是却不能无视越来越多中国家庭用户对于电视机的热情、热度和需求直线下滑,更不能无视市场上众多电视机专业经销商的生存和发展危机不顾。家电圈认为,头部彩电企业,必须要找到机会点和突破口。其中,今年欧洲杯、奥运会等全球性体育赛事的引爆,成为不少彩电厂商的希望。
在今年初的卡塔尔亚洲杯后,家电圈获悉,接下来还将迎来德国欧洲杯,以及巴黎奥运会等重要体育赛事,这足以成为众多彩电企业在中国及全球市场促销的重要外力。同时,新一轮的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正在迎来“政府、企业、商家”三方共建的周期,这将会加速大屏电视对于中小屏废旧电视的淘汰更新速度;此外,还要看到很多中国家庭的电视保有量虽然高,但普遍均到了更新换代的节点,电视更新需求巨大。
除了这一系列外部因素,家电圈认为:与往年相比,今年彩电市场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力:那就是显示技术进入成熟期后,AI技术开始发力,有望带来更为强势的人机交互体验,更丰富的功能,以及更多样化的探索。在Mini LED、ULED、激光电视等显示技术之后,AI电视能否成为引爆彩电在中国市场一轮消费的新风口,还需要看待海信、三星、索尼、TCL等头部企业的动作和决心。
首先,彩电企业必须要直面用户的问题和痛点。比如说,开机率低,交互率低,以及功能化体验不佳,除了投影机、大平板等新品类出现等原因,还有没有其它的原因?彩电企业知道,却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那么,能不能从中找到一些变通之道。
其次,彩电企业不能总是满足于产品硬件,软件的创新与迭代,盲目自信显示技术、AI技术,以及音画质参数,必须要有用户视野、用户思维、用户体验,跳出电视直击用户,探索电视更多的功能、更好的体验,以及更多的应用场景。
再者,国内彩电市场的周期性调整,特别是消费需求的低迷,一定是出现了系统性的问题,包括硬件的产品,内容的生态,以及人机交互和商业模式等等。正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一系列问题必须要靠彩电企业去寻找手段和方向,真正激发并激活电视的价值,以及用户的认知。
体育赛事大年,今年对于大屏电视来说,可能是一个机会点。但是,在主流消费群体的休闲娱乐时间碎片化,以及显示终端多样化,还有内容输出的差异化之下,大屏电视如果只是被动地通过“价格优惠、大屏更爽”的自我优越感去抢夺市场,结果并不会太好。
版权声明:家电圈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一律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