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为何要引外兵入京威慑太后?堵死宦官退路的大绝招又是什么?

高旭评历史 2024-08-27 01:37:50

接上篇:洛阳政变第一轮出局者:蹇硕

干掉蹇硕和外戚董家后,何进已经一家独大:

宦官张让等是何家的盟友;

何氏兄弟手握洛阳禁军军权;

何进本人录尚书省

大批名士围绕入大将军府,为其献策。

最关键的一点,皇帝是何太后亲生的!

纵观历代东汉外戚,何家此时的条件是最好的,专权数十年不成问题。

如果稍有作为,减轻税负(何进也是草根出身,对底层有一定的认同感),收回州牧大权,你何进有可能成为再造汉室的大英雄啊。

为啥那么好的局面转眼就分崩离析,何进本人也身首异处,造成这一切的幕后黑手正是袁绍。

汝南袁氏布局多年,他们的终极目标就是把东汉的两大“毒瘤”外戚、宦官全部铲除。

现在宦官里唯一握有兵权的蹇硕被杀,只要把何进干掉,朝廷大权自然就落入袁氏之手。

怎么干掉何进呢?

窦武的案例就在眼前,忽悠他和宦官玩命啊!详见这篇:党锢之锅(4):太监与士大夫的巅峰之战

袁绍又开始忽悠何进:

上一任外戚宦官的权力斗争时,窦武占据着明显优势却最终被害是因为啥?他的密谋被漏泄(前窦武欲诛内宠而反为所害者,以其言语漏泄)

到了关键时刻,北军五校的将士们更怕的是宦官!(而五营百官服畏中人故也)

现在将军好不容易占据主动,你兄弟何苗又和你一条心同掌兵权,部下将吏也乐意效劳,这是天赐良机啊!(今将军既有元舅之重,而兄弟并领劲兵,部曲将吏皆英俊名士,乐尽力命,事在掌握,此天赞之时也)

大将军正应为天下除害,彻底干掉这帮祸国的死太监!从而名垂后世(将军宜一为天下除患,名垂后世。虽周之申伯,何足道哉!)

袁绍是真的坏。

窦武被宦官所杀不假,但是袁绍没有把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当年的宦官集团是没得选,是窦武一党非要把宦官全宰了,人家才跟你拼命的。

这既是欺负何进没文化,一个屠户出身的哪能知道二十多年前的朝廷秘闻。

问题是袁绍不说,当时在大将军府的逢纪、何颙、荀攸,他们肯定知晓,为什么也保持沉默呢?(因复博征智谋之士逄纪、何颙、荀攸等,与同腹心)

除了四世三公的威望,袁氏是不是提前做了大量的收买?相比司马懿,老袁家的布局更深、更远。。。。。。

何进的反映果如袁绍所料:进深以为然

何进马上向太后建议,请求全部撤换中常侍及以下的宦官,委派三署郎官代替他们的职务。

何太后听完就给否了:宦官统领禁省,自古到今,汉家老规矩,不可废。况且先帝刚逝世,我怎么堂而皇之与士人共事呢?和窦后当年一个样。

太后一反对,何进又退缩了。

袁绍马上拱火,宦官亲近皇上,出入号令,如今如果不全部消灭,以后一定要成为您的祸害。

一边袁绍在添油加醋,另一边何进的亲属团则在拼命灭火。

舞阳君(何进他妈)、弟弟何苗劝阻何进:宦官们都认怂了,大将军还想怎么样啊?

何家人为公公们出头也不难理解:

1、何家因宦官而贵。

中常侍中郭胜与何进为同郡人,当年何家是走了郭胜的门路,方把同父异母的妹妹送入皇宫,后受宠于汉灵帝,成为贵人(中常侍郭胜,进同郡人也。太后及进之贵幸,胜有力焉)

2、公公们已经纳了投名状。

张让等人已经把蹇硕的密谋信都给你看了,人家的意思很明确,咱们是一伙的,万一何进被反杀,这帮宦官很可能会被蹇硕清算。投名状都交了,还不放过他们?(故胜亲信何氏,遂共赵忠等议,不从硕计,而以其书示进)

何苗甚至向太后告状:大将军擅杀左右亲信,专权以弱皇上(大将军专杀左右,擅权以弱社稷)

何进出身屠户,早先丧母。其父何真再娶,生有一子二女。何进与何苗、何太后同父异母,不是亲兄妹!

何太后也开始怀疑何进的动机(太后疑以为然)

袁绍这边喊着杀,何家那边又极力反对,就连家族内部也出现隔阂,没有权斗经验的何进又开始懵圈了。

不能让何进想明白。

袁绍知道从内部突破这条路走不通,他继续点火:现在召集地方军队,引兵向京,造声势吓唬太后!(绍等又为画策,多召四方猛将及诸豪杰,使并引兵向京城,以胁太后)

两汉数百年历史,这似乎还是头一回地方向中央兵谏!

何进你想过这个后果嘛,无论后面结果如何,只要允许这么做,你的威严、朝廷的威信都将荡然无存。

但他还是同意了。

董卓、王匡、桥瑁、丁原等一系列有实力的地方大员开始向洛阳靠拢。

袁绍这步也是险棋,外兵那么好招?如果控制不住怎么办?东汉历次政变中,外戚和宦官的决斗从没有地方军队什么事!

何进内部智囊团也有人反对,陈琳(袁绍后来的笔杆子)劝告何进:大将军现在总控全局,要想杀太监你就赶紧杀,你现在是传说中的干戈倒拿,把柄给别人,不仅成不了功,还将给乱徒作恶的台阶(今将军总皇威,握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此犹鼓洪炉燎毛发耳。夫违经合道,无人所顺,而反委释利器,更征外助。大兵聚会,强者为雄,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秖为乱阶)

听闻何进打算召董卓等外兵,镇压黄巾之乱的名将卢植也出面劝阻:“诛杀中官,用不着征外地部队。而且董卓凶悍,手里又有精兵,必定不可控制(誅中官,不足外徵兵,且董卓凶悍,而有精兵,必不可)

何进的脑子已经转不过来了,他现在最相信的只有袁绍。

袁绍难道看不出外兵的风险,当然不是,来看他征召的军队背景:

桥瑁是太尉桥玄族子,桥玄曾被袁家举荐桥玄为度辽将军,是袁家的人(四府举玄为度辽将军,假黄钺)

董卓因为段颎的关系被推荐去司徒府,在司徒袁隗的手下当过司徒掾,自然可以算作袁的门生故吏。

王匡是大将军属官,曾奉何进之命返回家乡泰山郡征兵,他手下有五百强弩。

丁原早年担任县吏,通过一次次悍不畏死的搏杀,屡立战功,提拔当了并州刺史。

其中王匡明确是何进嫡系,丁原成分模糊,另外两路都是袁家的人,袁绍的算盘打的太精!

有了外兵撑腰,何进的胆子也大了起来。

他指示丁原的人伪装成贼人在河内郡聚众作乱,这帮人对外号称黑山伯,他们烧孟津,焚平阴、同时大喊要杀光宦官(何进欲诛中常侍赵忠等,进乃诈令武猛都尉丁原放兵数千人,为贼于河内,称‘黑山伯’,上事以诛忠等为辞,烧平阴、河津莫府人舍,以怖动太后)

面对强势的外兵,出乎何进(尤其是袁绍)的意料,何太后毫不动摇,她让何苗劝导何进:咱们一路从南阳来,是靠了公公们才获得富贵。你还是好好考虑,和公公们保持好关系啊(始共从南阳来,俱以贫贱,依省内以致贵富。国家之事,亦何容易!覆水不可收。宜深思之,且与省内和也。)

出自底层的何进又被感情牌所打动。

董卓这时已经从河东跑到渑池,他赶紧派人去阻止董卓,别走这么快!

董卓已经不接受诏命,继续率军前至河南(卓不受,遂前至河南),这时候袁绍本应有所警觉,董卓已经有点控制不住了!

何进随后又派谏议大夫种邵宣诏让董卓打住回军!董卓竟然以种邵假传圣旨为由,威胁种劭(劭迎劳之,因譬令还军。卓疑有变,使其军士以兵胁劭)

种邵大声怒:想造反吗?

董卓这时还摸不清洛阳的情况,暂时退军到了夕阳亭(劭怒,称诏大呼叱之,军士皆披,遂前质责卓。卓辞屈,乃还军夕阳亭)

何进命令董卓停止进军的消息传到袁绍这里,袁绍心一惊,这货又变心了?

他继续给何进施压:现在矛盾已成,将军还等待?回不去了!再不动手,你就是第二个窦武(交构已成,形势已露,事留变生,将军复欲何待,而不早决之乎?

何进的脑子彻底浆糊了,如此复杂多变的政局真心应付不来,袁绍你不是嚷嚷着要杀宦官吗,我给你这个权力,你去做,授予袁绍假节(进于是以绍为司隶校尉,假节,专命击断;从事中郎王允为河南尹)

啥叫“假节”呢?

就是可以自己做主,诛杀违抗军令者,袁绍后来就是靠着这个任命在皇宫大杀特杀的。

这里又有一个大人物出场了,不过洛阳这场戏的主角是袁绍,王允你再耐心等等,你的舞台在长安。。。。。。

袁绍拿到权力后,开始在城内制造舆论压力,同时催促外兵继续前进(绍使洛阳方略武吏司察宦者,而促董卓等使驰驿上,欲进兵平乐观。)

何太后这下真怕了,袁绍她控制不住,下召把中常侍、小黄门等宦官都罢免了(太后乃恐,悉罢中常侍小黄门,使还里舍,唯留进素所私人,以守省中)

现在外兵弄得那么大,洛阳城都知道何进要杀宦官,诸常侍、小黄门也表示认怂,纷纷向何进请罪,表示一切听从他的处置。

何进倒也宅心仁厚,虽然袁绍不断在他耳边灌输宦官的可怖,他依然放了他们一马:董卓马上要来了,你们快点回到自己的封国去!(天下匈匈,正患诸君耳。今董卓垂至,诸君何不早各就国?)

如果事情到此结束,收益最大的反而是何进。

宦官们已经投降认输(中官惧而思变),最大牌的张让甚至向儿媳妇叩头求情:老臣得罪,当与新妇俱归私门。惟受恩累世,今当远离宫殿,情怀恋恋,愿复一入直,得暂奉望太后、陛下颜色,然后退就沟壑,死不恨矣

张让的儿媳妇正是何太后的妹妹,瞧何家和宦官的捆绑关系有多深,不得不佩服袁绍的三寸不烂之舌,就是结成亲家也如何,照样让你们互相砍杀!

张让的认输明显不符合袁绍的最终目标,他要的就是宦官们与何进彻底撕破脸后互相搏杀,两个势力同归于尽!

袁绍又去忽悠何进,不能让宦官们走!必须斩草除根!

袁绍的反常举动终于引起何进的警觉,这次没有听从袁绍(袁绍劝进便于此决之,至于再三)

一看老实人忽悠不了了,在何进准备放宦官返乡的重要关头,袁绍放出了大绝招,还记得尚书台的两大执政嘛?

何太后临朝主政,后将军袁隗升为太傅,与大将军何进共同辅政,参录尚书事(硕谋不行,皇子辩乃即位,何太后临朝,进与太傅袁隗辅政,录尚书事)

何进一直在太后和袁绍中间周旋,自然顾不上尚书台这里。袁隗利用职权,从尚书台发文,通知各州、郡官府,遇到离京的公公,就地逮捕。

宦官们安全着陆的最后一条路也被堵死了,被逼到墙角的宦官们开始同仇敌忾,密谋要跟何进拼命了。

尚书台发布如此重要的诏书自然瞒不过何进,他得知此事后,自然怀疑是袁绍捣的鬼,准备去长乐宫觐见太后,解释这个事情。

但他忘了一点,从始至终,袁绍都躲在背后,洛阳城的人都知道是你何进要杀宦官!

皇宫你进不得!

你现在入宫反而更加刺激宦官:大将军称疾不临丧,不送葬,今郯入省,此意何为?窦氏事竟复起邪?

宦官们也是狠角色,想当初,杀梁冀、诛窦武,公公们是十分威武的!

之前一直退让是因为手里没有兵权,但你要是入了宫,那就不一样了。

张让领常侍段珪,毕岚等几十人,拿着兵器悄悄地自侧门进,埋伏在禁门前,把何进堵住了。

何进被捕后,张让大声怒斥:

天下愦愦,亦非独我曹罪也。先帝尝与太后不快,几至成败,我曹涕泣救解,各出家财千万为礼,和悦上意,但欲托卿门户耳。今乃欲灭我曹种族,不亦太甚乎?卿言省内秽浊,公卿以下忠清者为谁

先帝当年几乎要把太后废了,是我们花钱求情,才最终保下太后,现在居然要杀灭我们,你还是不是人了?!

说完砍下了何进的脑袋(尚方监渠穆拔剑斩何进于嘉德殿前)

宦官们对政变这套了然于胸,现在已经翻了脸,必须尽快掌握核心岗位,张让矫诏令原太尉樊陵为司隶校尉,少府许相为河南尹。

尚书台得诏,怀疑有假,要求大将军出来共同商议。

中黄门直接把何进的脑袋扔了进去:何进谋反,已经被杀了。

按照之前的政变流程,尚书台的官员们这会迅速站队,转投宦官。至于兵权,宦官们也不慌,别忘了还有车骑将军何苗,他是自己人,到时或诱导、或胁迫太后重新发布诏书,令大将军府投降即可,这样加上司隶校尉和河南尹的人,宦官的兵力就相当雄厚了。

如果大将军府还有死硬分子怎么办,大不了像之前的老祖宗那样,杀出皇宫,以皇帝的名义,诛杀这帮乱贼!

只可惜,张让这次大错特错,他们从头至尾都没认清这次权斗的真正敌人是谁,也低估了这个人的决心和野心。

1 阅读:112

高旭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