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一旦战败,或将面临二次解体危机,哪些地区最有可能独立?

聪征说社会 2024-08-01 21:50:55

写作不易,作者每天也是辛苦写稿,只是为了养家糊口,希望各位观众老爷可以多多理解,文中加入5秒广告解锁,观看5秒后便可以免费阅读全文啦,感谢各位观众老爷的理解与支持哦~~~

文|张润晨

编辑|t

引言

俄罗斯联邦是一个有着一百多个民族的国家,虽然在俄罗斯联邦内俄族人占据了绝对的人口优势,但是问题在于俄联邦内俄族人的分布却明显不占优势。俄族人仅仅只是在俄罗斯的西部和东部,中南部占据了绝对人口优势。

而在俄罗斯广阔的中部西伯利亚地区以及西南部高加索地区,少数民族的数量却占据了绝对优势。这些少数民族并非全部心向俄罗斯,如若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战败,独立的可能性不是没有。那么在今天的俄联邦,究竟哪些民族有着最强的独立倾向呢?

一、鞑靼人的百年斗争

鞑靼人在俄罗斯的文献记载中是一个相对比较常见的民族,而鞑靼人最大的一个特点在于,这个民族在俄罗斯历史中从来都不是特指某一民族的。事实上狭义的鞑靼人本质上也是一个混合民族,是一个混合了蒙古人,突厥人,保加尔人与芬兰乌戈尔人的混合民族。

(鞑靼人)

不过鞑靼人要远比蒙古人更早的来到东欧平原,其实就是这些鞑靼人将今天的马扎尔人也就是匈牙利人驱逐到了多瑙河。而在蒙古人西征之后,他们征服了鞑靼人的国家并且建立了金帐汗国,但是作为人口少数的蒙古人,其实很快就被鞑靼人所同化了。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金帐汗国其实也是鞑靼人的国家。金帐汗国分裂后,其实就是分裂成了数个鞑靼人国家,其中人数最多的就是喀山汗国,这个国家也是鞑靼人国家。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喀山汗国一直都在和莫斯科公国发生边境冲突。

鞑靼人会掠夺莫斯科公国的农民,将他们作为奴隶卖到克里米亚甚至北非。在这场漫长的竞争中,俄罗斯人抓住了机会,趁着鞑靼人内讧征服了喀山。之后其他几个鞑靼人国家,也先后被俄罗斯人征服,事实上对鞑靼人的征服也正式标志着俄罗斯成为了一个多民族国家。

(鞑靼斯坦)

而在俄罗斯征服的诸多民族中,鞑靼人的反抗也是最为激烈的,他们制造了俄罗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两次农民起义,逼迫叶卡捷琳娜女皇将伊斯兰教立为俄罗斯的合法宗教。他们还制造了所谓的“鞑靼密谋”拒绝接受俄罗斯化政策,在十八世纪鞑靼人也逐渐的萌生了自己的民族主义。

事实上,鞑靼人就是俄罗斯境内穆斯林群体的代表。在苏联建立之后,鞑靼斯坦得以建立,而因为其位于俄罗斯的中部要冲,所以经济发展非常的迅速。只是因为布尔什维克取缔了鞑靼人的民族机构,所以心怀不满的鞑靼人一直都在寻求独立。

除此之外,鞑靼人不满的原因还有他们明明是苏联第六大民族,但是政治地位甚至不及摩尔多瓦,仅仅只是俄联邦所属的一个自治共和国。另一方面,鞑靼人曾经是一个资本主义化程度很高的民族,因为喀山本身就是一座工业化程度很高的城市。

(喀山)

而全俄六百万鞑靼人中,四百六十万都生活在以喀山为核心的鞑靼斯坦共和国内,他们本身就不喜欢布尔什维克。鞑靼人和土耳其与芬兰的密切联系,又使得他们很容易受到境外势力的影响。

这更是加剧了苏联当局对鞑靼人的不信任,双方互不信任最终导致了二战前后苏联当局对鞑靼人的长期流放与迫害,克里米亚的鞑靼人几乎全部被流放到了西伯利亚。苏联解体之后,鞑靼人的确尝试进行独立公投,而且当时车臣已经在事实上独立,这更是激发了鞑靼人的独立热情。

只不过鞑靼人并未在当时建立起一个强大的武装力量,鞑靼斯坦的地理位置又位于俄罗斯的中间,这最终导致鞑靼斯坦未能独立,但是这并不代表鞑靼人就不希望独立,他们一直都很想,只是做不到罢了。

(鞑靼人)

二、车臣人的独立之路

今天的车臣全称其实叫车臣-印古什共和国,但是事实上车臣和印古什其实是两个民族。在列宁时期,车臣和印古什都有着自己的自治州。而二者也都是北高加索地区的原生民族,双方在俄罗斯帝国的侵略战争中也都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抵抗。虽然斗争失败了,但是双方对俄罗斯人都是有着血仇的。

在列宁时期,车臣人与印古什人生活的地区都是整个俄罗斯最为落后的地区。列宁政府为了改善当地人的生活境遇,其实做出了不少的努力。但是随着斯大林的上台,二者的命运开始逐渐恶化。

其一是斯大林奉行俄罗斯优先的民族主义政策,其二则是因为斯大林对苏联进行的所谓“大清洗”。“大清洗”绝不是仅仅局限于政府内和军队内,其实大清洗也向下深化到了普通的群众和干部中,车臣人和印古什人便深受其害。

(斯大林)

因为斯大林的政策原因,车臣-印古什地区的犯罪率非常高,这也造成了当局对该地区的反感。这种反感是双向的,在苏德战争爆发之后,车臣人和印古什人先后被纳粹煽动,开始反抗苏联当局。

这其实某种程度上也是斯大林自作自受,因为他的大清洗,车臣-印古什地区的基层党员减少了80%,基层彻底失序。斯大林憎恨他们,莫斯科高层几乎全部不喜欢他们。虽然也有不少车臣人和印古什人在苏德战争期间选择站在祖国母亲一边。

但是在战争结束之后,他们等来的却是莫斯科中央下达的迁移命令。多达四十五万车臣人与印古什人,被强制迁移到了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实际被迁移的人数更是达到了接近四十八万人!

(车臣独立武装)

在运输过程中,因为缺少食物和水,很多人冻饿而死,但是他们直接被抛出火车车厢,很多奄奄一息的也被扔出去自生自灭。甚至在红军中服役的战士,其中有立功者,伤员甚至军官,他们都被立刻开除军籍,强制遣送到了移民点。

斯大林和贝利亚的指令是“不能漏掉一个人!”而在这一过程中,车臣人与印古什人产生对俄罗斯人的仇恨,几乎也是无法避免的。因为这种刻骨铭心的恨意,车臣人和印古什人在苏联解体之前就开始寻求独立,并且将其付诸于实际行动。

不过印古什最终还是在1992年选择加入俄罗斯,但是车臣却在1993年宣布独立。随后第一次车臣战争爆发,车臣人成功取得独立地位。但是车臣却在1999年主动入侵了达吉斯坦,最终造成了第二次车臣战争的爆发,这次战争的结果大家都知道。车臣几乎被俄军毁灭,同时被毁灭的还有车臣的独立地位。

(车臣战争)

但是车臣重新被并入俄罗斯,并不意味着车臣人就放弃了独立,他们只是被打服了罢了。

三、印古什的现代悲剧

如果说车臣人是“愈挫愈勇”的典范,那么印古什人明显就是被打服了,在苏德战争期间,印古什人成熟了巨大的苦难,事实上在苏德战争结束之后,绝大多数印古什人已经不在寻求独立了。当车臣独立运动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兴起的时候,少数印古什人也参与其中,但是绝大多数印古什人却是偏向于俄罗斯的。

这最终导致了车臣与印古什的分裂,印古什人也并未承受俄军的打击。印古什人的分离主义倾向并非源自历史原因,而是非常典型的现代产物。在印古什人被流放中亚之后,原本属于印古什人的普利格罗德尼地区逐渐被北奥塞梯人占据,而苏联当局和后来的俄罗斯当局相比于印古什人,都更加偏向于北奥塞梯人。

(印古什人)

这是因为,北奥塞梯一直都是和莫斯科联系最为紧密的北高加索自治共和国。这是因为北奥塞梯是北高加索地区经济水平和工业水平最好的地区,北奥塞梯人的宗教信仰也是东正教,所以双方天然互相亲近。

而在赫鲁晓夫时期,印古什人开始逐渐返回家乡,在这一过程中印古什人开始寻求普利格罗德尼的回归,但是却遭到了北奥塞梯和莫斯科中央的拒绝。1992年苏联解体的第二年,印古什派出军队进入普利格罗德尼地区,印古什与北奥塞梯两个自治共和国爆发激烈冲突,堪称战争。

同年十月,莫斯科方面派遣俄罗斯军队进驻普利格罗德尼地区,然而俄军在进驻该地区期间并未保护同为俄罗斯公民的印古什人,此举造成大量印古什人流离失所。事实上莫斯科的打算,根本就是逼迫普利格罗德尼地区的印古什人离开自己的家乡。

(印古什位置)

这场冲突并没有较大的激发印古什人的仇恨,只是增加了印古什和北奥塞梯两个地区间的矛盾。但是在2004年,俄军将车臣战争的范围扩大到了印古什地区,印古什分离主义加剧。

而最终导致印古什倒向分离主义的事件,则是2018年小卡德罗夫在莫斯科的支持下与印古什地区签署的“领土互换协议”。

车臣用一些贫穷的山地地区换走了印古什的孙任斯基地区,该地区有着印古什赖以生存的油田和矿产资源。这份协议有效的降低了车臣的分离主义情绪,但是也相应的极大的激发了印古什的分离主义。很显然,莫斯科就是选择用牺牲印古什来换取车臣的忠心。

(北奥塞梯)

对于今天的印古什人来说,他们早已不再信任莫斯科,并且认为“俄罗斯无论做出什么选择,终究要牺牲印古什的利益。”或许印古什人,才是俄联邦分离主义最强烈的民族…

参考资料:

徐隆彬.卫国战争期间苏联七个被迁少数民族的命运[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8,(06):68-74.

初祥. "强迁车臣人印古什人始末." 西伯利亚研究 1(1998):9.

4 阅读:171
评论列表
  • 2024-08-02 08:15

    希望远东回归中国

  • 2024-08-03 16:55

    俄罗斯倒下了,下一个目标就是谁最清楚了吧?所以你们赶快给人家送飞机,大炮,大炮,大炮

聪征说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