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下的阴霾:乾隆初年“伪稿案”,没有真相,有的只是各种冤案

蜀山史道 2024-09-25 15:32:50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妍妍

编辑|妍妍

《——【·前言·】——》

乾隆初期,明明是盛世辉煌,却笼罩着一层阴霾,所谓的“伪稿案”成为了这段历史的黑点。

表面上,这个案件与文人抄袭有关,但调查过程中却牵扯出无数冤屈与苦难。许多无辜的人被错误指控,甚至受到严厉惩罚,让人痛心不已。

为何在繁荣的背后,真相却如此模糊?那些声名显赫的官员和文人,又是如何在这场风波中自保的?难道真的只有冤屈与无奈?

一纸“伪稿”引发的风波

乾隆三年,京城里悄悄流传着一份署名孙嘉淦的奏稿。这份奏稿针对当朝大臣如鄂尔泰、张廷玉等人进行密参,在朝野上下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孙嘉淦作为雍正、乾隆两朝的直言谏臣,以敢于进谏著称,他的名字成为了批评朝政的最佳"马甲"。

乾隆皇帝起初并未将这件事放在心上,他认为这不过是朝中大臣之间的明争暗斗,要么是有人嫉妒孙嘉淦想要排挤他,要么是有人想借此讨好孙嘉淦。

乾隆选择了息事宁人的态度,没有对此事做出任何处理。谣言就像野草,你不去管它,它就会疯长。

随着时间的推移,借孙嘉淦名义的"伪稿"越来越多,内容也越来越大胆。从最初的批评朝中大臣,到后来直指乾隆本人,这些伪稿在民间广为流传,甚至连偏远的云贵地区都有人传抄。

震怒的龙颜:乾隆的态度急转直下

乾隆十六年七月初一日,一个炎热的夏日,云贵总督硕色收到了一份来自贵州巡抚开泰的密报。这份密报中提到,在提塘吴士周处发现了一封署名孙嘉淦的密函。

硕色起初并未在意,但当他仔细阅读后,冷汗直冒。这一发现不仅暴露了伪稿传播的广泛性,也预示着朝廷面临的统治危机比想象中更为严重。

这封密函的内容触及了乾隆的逆鳞。它列举了乾隆的"五不解、十大过",包括劳民伤财的各种巡视、妄杀大臣、吏治不清等等。

硕色意识到事态严重,立即下令抓捕吴士周,同时上奏乾隆。这种快速反应反映了地方官员对皇帝态度的敏感,也暴露了他们为保乌纱帽不惜滥捕无辜的心态。

当乾隆看到这份奏报时,他的怒火瞬间被点燃。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看到这样的伪稿了,但这次的内容如此大逆不道,直接挑战了他的统治权威。

乾隆意识到,是时候采取行动了。这一转变标志着乾隆统治风格的重大转折,从此他开始逐步收紧对士大夫阶层的控制。

乾隆回想起自己继位初期的宽仁政策。他本想通过柔和的手段来赢得大臣和百姓的支持,稳固自己的皇位。

但现实给了他当头一棒:前线将领虚报战绩,朝中大臣对他指手画脚,贪污腐败愈演愈烈。现在,连这样的伪稿都敢公然流传,乾隆感到自己的权威受到了严重挑战。

一场席卷全国的"猎巫"

乾隆决定来一次大的。他下令内地十八省全面自查,要求一边严密捉拿,不能有漏网之鱼,一边又不能张扬泄露,以免引起动乱。

这道密令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各省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搜捕。这种大规模的行动不仅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方的正常治理和百姓的日常生活。

各地督抚如临大敌,生怕自己成为下一个被问罪的对象。山东巡抚准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在发现伪稿后,为了息事宁人,竟然隐匿了重要线索,涂改了送给两江总督的禀帖。

结果被山东按察使和其衷告发,乾隆大怒,将准泰撤职押送入京问罪。准泰的遭遇反映了地方官员在面对政治风暴时的无所适从,也暴露了官场内部的尔虞我诈。

准泰的遭遇成为了其他督抚的前车之鉴。乾隆警告两江总督尹继善:"如存草率了结之见,必于该督是问。"尹继善一向主张宽大治政,乾隆就怕他手软,特意敲打了一番。这种高压态度迫使地方官员不得不放弃原有的治理理念,转而投入到这场政治运动中去。

在这样的高压之下,各地督抚不得不小心翼翼、认认真真地查案。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滥疑滥捕的情况,宁可错抓,也不放过。

每抓到一个人,就从他身上开始展开搜捕,连同上家、下家和亲属都一并牵连。仅仅一个月,上报给乾隆的伪稿案便多达数百起,被关押的嫌疑人数已破千。

这种疯狂的搜捕行动不仅造成了大量冤案,还严重破坏了社会秩序和民众对政府的信任。

无辜者的血泪控诉

这场大规模的搜捕行动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大量的冤假错案。许多无辜的百姓被牵连其中,遭受严刑拷打。

有些人被迫承认自己从未做过的事,有些人将罪名推卸给已故之人,还有人干脆栽赃陷害自己的仇人。这种情况不仅造成了大量无辜者的痛苦,还严重扭曲了社会的道德标准和人际关系。

案子越查越乱,线索越来越杂。督抚们为了追求自己的“政绩”,不断抓人和审讯,即使没有上家和下家,也要硬生生找出一个来。

一个人胡乱陈述,便引发众人跟风,最后连查案的人自己都搞不清楚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更糟的是,如果供出的人在其他省份,就需要两省之间来回押送对质。有些人在漫长的押送途中自杀或病死,线索又彻底断了。

这场本该还原真相的调查,反而将真相越推越远。这种跨省调查不仅增加了案件的复杂性,还加重了地方政府的负担,使得真相更加扑朔迷离。

冤案的背后,是无数普通百姓的血泪。最低的处罚是带着枷号两个月,出狱前再打四十大板。许多人在入狱时就遭到严刑拷打,根本扛不住出狱前的板子,直接没挺过去。

乾隆后来又觉得处罚太轻,下令将已经处罚释放的人再度抓回来重新处罚。这一来一去,更多的人命悬一线。

这种反复无常的处罚方式不仅加剧了民众的痛苦,还暴露了乾隆在处理政治危机时的犹豫和焦虑。

真相成谜,冤案难平

案子查了一年多,越查越乱。乾隆意识到事态已经失控,决定收手。

乾隆十七年十月十九日,他下了一道《伪稿首犯杳无下落思之良为愧懑谕》,表面上认为是因为自己判断失误造成了天下骚扰,并且为之惭愧。这种表面上的认错,实际上是乾隆为了平息民怨而采取的权宜之计。

但乾隆骨子里是个极度自负的人,他怎么可能真的认错?这份谕旨实际上是在斥责各地督抚没有认真查案,才导致这样的结果。

他将一些官员撤职,当成替罪羊送出去,把自己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这种推卸责任的做法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加深了官员们的不信任和恐惧。

为了给这场闹剧画上一个句号,乾隆又玩了一手冤案。他将江西抚州卫千总卢鲁生和南昌卫受备刘时达认定为制造“伪稿”的主犯。

尽管乾隆心里清楚他们只是替罪羊,但仍然处死了他们的儿子。相比起动不动就诛连三族的其他案件,这已经算是网开一面了。这种处理方式虽然在形式上结束了案件,但实际上留下了更多的隐患和疑问。

《——【·结语·】——》

"伪稿案"的落幕,不仅埋葬了无数无辜者的生命,也埋葬了乾隆初年的宽仁政策。这场闹剧改变了乾隆的执政风格,让他变得更加严苛。

在不断的打击下,读书人逐渐沦为一帮只读圣贤书的腐儒,不敢对朝政妄加评论。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四库五书》《清代文字狱》

0 阅读:0

蜀山史道

简介:用专业的眼光,品读历史瞬间,解密历史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