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之上的斗争从来就是尔虞我诈,从来不会讲究任何的人情,在官场之上,要是没有大智慧,分分钟都会落得一个不好的下场。我国古代“四大贤相”之一的姚崇正是因为深知这个道理,所以也走向了权力的巅峰。
武则天执政期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作乱,攻陷河北数州。当时,军机事务繁忙,姚崇处理得当,有条有理,深受武则天赏识,被擢升为夏官侍郎。
后来姚崇因母亲年迈,请求辞去官职。武则天遂免去他的宰相之职,但保留其相王府长史一职,让他奉养老母。不久,武则天又让姚崇兼任夏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姚崇推辞道:“夏官执掌兵权,臣是相王府属官,兼任夏官不利于相王。”武则天深以为然,便改任他为春官尚书。
武则天晚年,男宠张易之欲把长安大德寺中的十名僧人调到定州,充实私置寺院,致使僧人上诉。姚崇不顾张易之的屡次说情,断停此事,因此得罪张易之,被贬为司仆寺卿,但仍保留宰相头衔。九月,姚崇出镇灵武,充任灵武道行军大总管、安抚大使,并举荐秋官侍郎张柬之为宰相。
不过姚崇还是希望武则天死后,能够由李唐的子孙继承皇位,所以他协助张柬之发动神龙革命,清除张易之兄弟及其党羽势力,迫使武则天还位于唐中宗,受封为梁县侯。神龙政变后,武则天移居上阳宫,百官都为唐朝复辟而相互称庆,只有姚崇哭泣不止。
张柬之对他道:“今天难道是哭泣的时候吗?恐怕您从此要大祸临头了。”姚崇道:“我长期事奉则天皇帝,现在突然辞别,感到悲痛难忍。我随你们诛除凶逆,是尽臣子本分,今日泣辞旧主,也是人臣应有的节操,就算因此获罪,我也心甘情愿。”
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姚崇与众人不同的地方了。大家都认为武则天去世后,在朝中的势力也会随着她的去世而消失匿迹。但实际上当时在位的唐中宗的妻子韦皇后是十分有野心的,且唐中宗又软弱无能,于是她勾结宰相武三思专擅朝政,提拔韦氏家族掌握实权,形成武韦专政集团。
姚崇也是深知武三思在朝中的势力,所以为了保全自己,姚崇还是选择了对武氏家族示好。果不其然,当初参与神龙政变的臣子全部都被武三思所铲除,下场十分悲惨。就连张柬之也被贬流放泷州,气愤致死。
而姚崇由于在武则天的葬礼上表示了对于武则天的忠心,所以他得以善终,而且后来还辅佐了唐玄宗,力主实行新政,推行社会改革。兴利除弊,整顿吏治,淘汰冗职,选官得才;抑制权贵,发展生产,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执政三年,誉为“救时宰相”。
从姚崇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出他在官场上的能屈能伸,是真正拥有大智慧的人,他对于唐朝所做出的贡献,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所敬佩的。
参考资料:《旧唐书》《新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