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守一
前两天刷微博,又被一条热搜给吓着了——#猪牛羊肉为2A类致癌物#。
猛一看以为是什么新的科研成果、健康科普,如果今后猪牛羊肉都不能放心吃,这餐饮乐趣得减损大半呀!
可点进去一看,满心疑惑变成满脑门黑线。
2018年世卫组织的一个分类,数年之后被某非科普账号翻出来断章取义,信息整理得似是而非、模棱两可,也不知怎么就登上了热搜。
这则“恐吓”意味明显的伪科普,除了引发网友瞬间的惊诧和持续的吐槽,实在看不出还有什么积极意义。
01
首先看事实层面。其实早在2018年,人民网就认真做过科普,对“红肉是致癌物”大可不必如此紧张。
世卫组织确实于当年将红肉列为了2A类致癌物。但这种专业机构基于科研结论的分类,和大众感受之间,往往存在比较大的出入。
普通人一看“2A类致癌物”,感觉就是很大的健康风险。其实从专业层面,一类致癌物属于确定会致癌,二类致癌物细分为2A和2B类,2A类致癌物的意思是对动物会致癌,但是对人会不会致癌还没有充分数据证明。
也就是说,这个分类仅能说明红肉“可能”会致癌,但并不能证明人吃了红肉之后“一定”会致癌。
这种致癌等级,也不能简单等同于致癌强度。
再举个例子更好懂,按照世卫组织的分类,太阳辐射和紫外线辐射都属于“一类确定致癌物”,看起来要比红肉更加“危险”,可正常人谁也不会为了防止患癌就躲避阳光。
因为阳光确定会致癌,和某个人照射了阳光一定致癌,也完全是两个概念。
总结下来就是,世卫组织的分类有其科研数据支撑,当然也有专业领域的价值,可这种科研层面的分类,时过境迁之后,在没有新科研结论或者新增安全风险时,本不应该稀里糊涂搬出来“恐吓”大众。
02
健康科普领域,确实长期存在一种“恐吓”大众的坏风气。
一些自媒体号就很喜欢炮制类似文章,诸如“吃了某某食物易得XX病”“XX行为千万不能做”等等,把一些食物或者行为,和某些疾病简单粗暴的挂钩,利用人们的恐惧心理,达到攫取流量或者利益的目的。
很多认真做健康科普的医生博主等反复提醒过,科普是为了让大家防患于未然,而不是制造新的焦虑和恐慌。
当然,从科普效果的层面考虑,要有效干预人们的健康行为,让大家适度感知到某种健康威胁,也是有必要的。通常而言,感知到威胁,人们才会对某种现象加以关注,进而调整行为,这在专业上被称为“健康信念模式”。
但严肃的健康科普在运用“健康信念模式”时,会努力寻找合适的分寸,一旦形成过度恐吓,反而会对读者造成不健康的心理波动或行为反馈。
以此来对照,猪牛羊肉为2A类致癌物,就完全违背了健康科普的原则。
它只是释放了威胁信息,造成网友的健康焦虑,但却无的放矢,不能有效调节人们的行为。因为人们日常的饮食,和致癌风险之间,根本缺乏科学研究支撑的对应关系。
03
健康科普当然没有统一的模板,但是一些基本原则应该是普适的,比如及时、准备、客观、有趣等等,最终要减少人们的困惑,而不是增加疑虑、焦虑。
看完#猪牛羊肉为2A类致癌物#这个热搜,很多人的反应是类似的,觉得这又是“专家”在胡说八道,还有人要么解读为这是要为“人造肉”造势,要么是阴谋论地认为这是美国人故意忽悠,还有人又把锅扣到学新闻的身上,认为是媒体小编成天无事生非博眼球……
也不要怪网友想象力太丰富,这个热搜确实来的莫名其妙。如果这是个最新发布的科研结论,或者最近有什么癌症病例和吃红肉有关,那这个健康科普是有的放矢,能够增加人们对健康知识的了解。
可毫无来由地翻出几年前的旧闻,含含糊糊地释放“恐吓”信息,再经由热搜榜单助推,很难不让人猜疑这背后是不是有什么图谋。
这种剪贴拼凑的信息经过热搜榜一扩散,尽管最初的信息源头是科学的,可最终起到的效果,看看大批网友的跟帖就知道,简直和谣言一般。
健康科普信息都成了流量世界被滥用的“棋子”,热搜的审核筛选机制失灵,伪科普、谣言也能上榜,真科学、事实真相却屡屡缺位,这种现象,值得微博好好反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