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沽河部分河段出现断流或干涸即墨区启动调水工程

青岛信网 2024-06-19 08:45:24

原标题:客水入城为水库“解渴”

受近日持续高温影响,大沽河即墨区部分河段出现断流或干涸,即墨区今年夏季供水形势异常严峻。6月18日,记者从青岛市即墨区水利局了解到,针对严峻的供水形势,即墨区启动调水工程,分别利用引黄引江水和产芝水库的客水资源,向多个水库调水,确保今年城乡夏季供水安全。由于前期即墨区无有效降水,各水源地进水较少,造成部分农田出现干旱“苗头”。为确保夏种顺利开展,当地各部门积极行动,指导利用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抗旱,确保夏收后玉米顺利播种出苗。

/ 现场 /

抽水浇地确保玉米出苗

记者在即墨区北安街道一些村庄走访时看到,一些农户正在利用现有水利设施和自用抽水泵从塘坝、河道等抽水抗旱。在北安街道小庄村北侧,当地几名村民正在抽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汩汩清水流进了农田。“地里能浇上水,玉米就能更好地出苗,我们心里就踏实了。”一位村民介绍,玉米刚种上,这几天有点干旱,如果不及时浇水出苗率很难保证。据介绍,即墨区各有关部门已协调专业人员对机井、电力线路等进行检修,保证村民的农田灌溉需求。

“播种玉米后,我们及时浇灌了‘蒙头水’,有效提高玉米的出苗率。”一名村民介绍,“蒙头水”是玉米播种后浇的头遍水,浇得好能为玉米生长和丰收打下坚实基础。在北安街道小庄村,当地农民正用自家设备为刚刚播种的玉米浇水。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下雨,得抓紧抗旱,不能等着。”北安街道小庄村村民老李告诉记者,这几天他正抓紧浇地,担心自己浇晚了,周边水塘的水会被抽干。“遇到干旱年份,这水塘就成了‘宝贝’。平时水塘看起来没什么用处,一旦遇到像今年这样的干旱天气,就派上大用场了。”老李说。

/ 现状 /

大沽河部分河段断流

记者从青岛市即墨区水利局了解到,即墨是严重的资源性缺水城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23立方米,仅是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0.9%,“十年九旱”、水资源匮乏是即墨的基本水情。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即墨区城乡供水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今年1—5月份,即墨城乡日均供水量约21万立方米,进入夏季以来,即墨区用水量持续攀升,最高日供水量预计可达25万立方米以上。

“由于前期即墨区无有效降水,各水源地进水较少。”青岛市即墨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各中型水库蓄水约1800万立方米,可供水量仅为1200万立方米左右,挪城水库实施除险加固工程,无法供水;大沽河水源地部分河段已断流或者干涸,当地水源明显不足;根据省调水中心计划,引黄干渠即将于6月底停止供水,预计停水时间4个月,今年夏季即墨区供水形势将异常严峻。

/ 进展 /

启动应急调水工程

为应对当前旱情对城乡供水带来的压力,并提前做好引黄干渠7—10月停水准备工作,青岛市即墨区水利局加强水源联合调度,依托各类水源配置工程,不断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即墨区最大限度利用引黄引江水和产芝水库的客水资源,在保障工程施工安全的前提下,留存挪城水库部分水量,作为停水期间应急备用水源。目前引黄引江水日供水10万立方米,产芝水库调水工程日供水6万立方米,客水水量占供水量的70%以上。另外,即墨区充分发挥宋化泉水库调蓄作用,利用引黄干渠客水,在保障供水的基础上向宋化泉水库调水,日均调入4—5万立方米,争取6月底前将宋化泉水库蓄水增加至500万立方米左右。

该区还组织即墨利水水务有限公司开展应急调水工程,对调水渠道进行除草清淤,对大沽河沿岸泵站进行全面维护,在大坝泵站、三湾庄泵站和堤前泵站增设临时潜水泵,提高大沽河供水量,结合汛期降水情况,根据大沽河上游来水适时开展调水工作。与此同时,协调青岛水务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北部分公司,利用产芝水库调水工程向即墨供水,用水高峰期适当增加水量,减轻西部水源供水压力,提高保障能力。

/ 链接 /

引黄济青日供水超百万吨

1989年,引黄济青工程正式建成通水,目前已经成为青岛的主要供水来源之一。山东省调水工程运行维护中心青岛分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十三五”时期,青岛分中心的调引水量和供水规模完成巨大跨越,实现了向青岛市七区三市供水的全覆盖。引黄济青工程供水时间也由最初设计的70天延长至现在的240余天,日供水能力由最初设计的每天30万吨提高至现在的每天100万吨以上,实现了长江水、黄河水和当地水的多水源联合调配。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康晓欢 袁超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