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By R4,也是在今年芸芸播放器里面我最想试的其中一款入门机播放器。
想知道,在这个本地播放日渐模糊,用家思维慢慢开始偏向小尾巴等更轻盈的设备来搭配手机播放串流的时候,入门级播放器购入率和关注度都开始下降。
要怎么保住现有的生存空间,或和手机等其他产品结合诞生新物种,还是折叠起来为新生的后辈让路,都是厂牌现在要考虑的问题。
但要说热度的话,作为一款和「风头趸」水月雨 MAID01 同期推出的产品,R4 关注度其实还不错。
撇开几个将其点错相成后者的人,在某特定颜色的种植物平台上来问 R4 的朋友似乎也不少。
再加上即将与 EVA 这超大型 IP 联动,这样为它的热度再提升不少分数。连我身边一位平时甚少用播放器的老死,都表达了他对这款 EVA 限定版的兴趣。
刚好,我有入手到 Project Ace,最近也进入状态,我也顺势一下。
那就在这个初号机出动之前,代替这位老友,体验一下 Hiby R4。看看在装上 EVA 光环之外,R4 的表现如何。
非「黑」即潮来到 R 系列的新入门,R4 的外观可以说是变化了不少。
首先,R4 一改 R5 和 R3 那种圆润的设计,开始往线条轮廓更直的 R6 系列靠拢。机身用的几何图形切割和整合的元素有很多,不规则图形元素比 R6 来得更多,视觉上不那么规整,看起来多一些新鲜感。
机身背面加入了不少塑胶和镜面盖板,以透过不同质感来丰富视觉。
在以银色为主色调的机身上,海贝增加了橙色、绿色和基础的白色三种选择,配合底部盖板下大大的同配色 04 Logo,看起来是有那么一种现代潮流的感觉。
对,这种撞色看起来是挺潮的,前提是——你不要选黑色。
不是说黑色不好,而是黑色版本只有整机全黑的版本,黑色色块放在金属质感的后盖上面也不太明显。再加上海贝选用的是深色清水壳,视角上再隔了一层的话,就很难看出什么。
除非你在挂绳上花点功夫,不然黑色应该是目前最平庸的 R4 了。
『虽然我想夸它很稳实,但说一台设计上主打「潮」的播放器看著很稳实...就很奇怪...』
(哔——
当然,如果你一心向著买 EVA 版的话,这个可以跳过。
毕竟,EVA 版也只有初号机一个配色。
作为一款并不是每人都需要的设备,海贝要推出初号机、零号机、二号机三个超人气组合其实是很难的。
『主要是,当年 OPPO 也只有初号机而已。(笑』
回到机器,要说挂绳的话,这次海贝会在包装内附带了一条对应配色的挂绳,相信是方便用家将其挂在手上或包外,颇有潮流挂件那个味道。
挂绳用了较宽的接口,不容易断。
这个宽度和厚度,其实你挂两个 Peakdesign 快拆下去,装一条登山绳,或者换成 QD 口的快拆再装挂绳,将 R4 挂到胸前也可以。
机身重量是 231g,和其他旗舰手机的重量相差不大,要这么挂的话也不是不行。
机身的边角做成了圆弧形倒角,能减少装拆外壳时对机身边角的磨损。这对于需要多次装拆保护壳来换 SD 卡的 R4 来说,还是必须的。
和其他播放器一样,按键分布在机身两侧,左侧体积更大的是音量控制,右边从上到下分别是电源和完整的播放控制。就算戴上保护套,两侧按键的辨识度很高,不影响盲操作。
3.5mm 和 4.4mm 平衡口以及 USB-C 接口就在底部,现在在入门机上面看到 2.5mm BAL 似乎是很难的事,貌似除了飞傲之外,也都很少人再保留了。
储存卡槽放在机身侧面,没有防尘盖,装拆都需要拆卸保护壳,这也是刚刚说注意保护壳磨损的原因。
R4 提供的深色清水壳选择在支撑点加固,其余位置不算太硬,装拆难度不高。而且机身没有尖锐角,使用的时候不需要那么小心。
机身顶部还有一个全功能 FN 键,可以自定义成屏幕翻转、按键锁定等功能。经常放裤裤袋的话,锁定机身到剩下侧按键可避免误操作。
全功能,逐格对作为一个新开启的号码,海贝在公布 R4 的时候做了一张配置对比列表,里面涵盖了旗舰 R8II、R6 Pro II & R6 III、R5 III 和 R4 本身。
从价格和定位上能看到,R4 的出现就是为了给 R5 III 做交接,智能基建的部分可以说是全面提升。
首先,R4 搭载了高通骁龙 665 移动平台,没有用到新的 6 Gen1 甚至更高的 7 应该是考虑到成本和定位问题。海贝目前从旗舰到入门的 SoC 都是骁龙 665,作为一台音乐播放器来说还是够用的。
只要不是用太偏门导致部分主要流媒体服务软件不适配的 SoC,那只要保证性能和功耗就可以了。用高通的话,在连接自带 aptX 系列编码、支持高通无线音频时也会更方便一些。
不过和 8GB 的 R8 以及 4GB 的 R6 系列相比,R4 的内存只有 3GB。
单一软件在后台运行的时候还算流畅,日常界面也基本跟手,流畅性的话我感觉还可以。
加上海贝一门四杰都在用 665,Hiby OS 也是自家熟悉的东西,优化基本不需要担心。
机身正面搭载了一块 4.7 吋 720x1080 的夏普 LCD 屏幕,显示质感是标准的同价位播放器水平。
屏幕上方有指示灯条,就像现在的小尾巴一样,R4 的指示灯在充电和播放状态下都有对应的颜色:
播放:
黄:PCM 采样率 ≤ 48K
青:PCM 采样率 88.2K-192K
橙:PCM 采样率为 352.8K
白:DSD
绿:MQA
蓝:MQA Studio
洋红:MQA CORE(MQB)
充电:
淡蓝:普通状态
红色呼吸灯:充电中
红色急促呼吸灯:快充中
充电和数据接口都做了升级,充电从原本的 QC 3.0 支持到 PD2.0。虽然在低低电量状态下的最高功率也就只有 18W 左右,但能够兼容更多快充的充电设备也是好事。
但,这个时候能够激活的也只是普通的呼吸灯模式。那看来是我手上的设备,未能激活 R4 的快充模式吧。
数据传输升级到 USB 3.2 Gen1,那以后想快速更新曲库就不需要拔卡插卡了,直接用数据线即可。
还有的就是,USB 接口支持 SPDIF 数字音频输出,一般的有线连接之外还可以通过特定线材转接成 SPDIF 的光纤或同轴输出数字信号。
系统方面,海贝 R4 直接就用基于 Android 12 深度定制的 Hiby OS。
主题是深色壁纸和配合机身的赛博机能封推出的透明图案图标,用家初始设置时需要选择自身购入的机身颜色,选择后就能够根据机器配色选择到与其匹配的 Logo。
当然,你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来选配色。
启动器是附带应用抽屉的经典 Android 风,从桌面主页下拉状态的画风切换似乎有那么一点违和。机身预装的应用不多,给到了海贝音乐和 HibyCast 的下载方式。没有专属的应用平台,但有自带 GMS 和直接显示出来的 Google Play Store,少了折腾开关 GMS 的麻烦,下载哪一边常用的流媒体服务都方便。
不过要说 Hiby OS 的重点,集中在海贝音乐和需要自行安装客户端的 HibyCast 上。
作为机器主要的播放工具,海贝音乐可以播放本地音乐,也可以直接接入海贝的云音乐功能听串流,又或者在设置将云服务内容更换成索尼精选。
应用会根据用户选择的系统语言(地区)(注意不是海贝音乐里面的语言选择,而是整机系统的语言地区)提供不同的音乐服务,像是选择了港区的话,这里的串流服务就会变成 Tidal 和 Qobuz 二选一了。
系统更新到最新版之后,海贝音乐对 USB 音频设置进行细化,像是绕开系统的独占 USB 输出、USB 输出的性能模式、音量控制等,都可以在新菜单里面找到。
HiByCast 和 FiiO Control、SyncLink 和海贝音乐里面的 HiBy Link 功能相似,主要用于「遥控」。
自己的手机、平板都安装了 HiBy Cast 的话可以直接用这个软件来控制 R4 的播放,R4 也可以作为控制端,用家手上有支持 HiBy 的串流机和音响设备的话,R4 也可以成为这些设备的遥控。
啊对,海贝音乐里面也自带了 HiBy Link,对没有 HiBy Cast 但有 HiBy Link 的设备也可以用这个来操作。
蓝牙的部分,R4 采用了双向蓝牙,支持 LDAC、UAT、SBC、AAC 编码的输入和输出。在连接无线播放设备(耳机和喇叭)时,也可以启动 aptX 和 aptX HD。
无线播放部分,R4 还支持 DLNA 和 AirPlay,海贝音乐里面也有 HiFI 传歌功能。
可以做遥控可以直接听串流,支持 USB 模式也有专门的蓝牙耳放功能,加上高自由度的 Android 系统,R4 在功能上算是点好点满了。
流行?理性同样地,讲声之前先来讲讲声音配置。
HiBy R4 搭载四颗 ESS 的 ES9018C2M 做 DAC,每个声道各两颗,同时也有 45.158MHz 和 49.152MHz 两颗低相噪音频晶振时钟来服务这个 4 DAC 系统。
整体最高支持 DSD256 和 PCM 32bit 768kHz 的解码,也有 MQA、MQA Studio 以及 MQA CORE 格式的支持。
放大部分,普通版 R4 选用了传统的 Class A 放大,结构里面有 4 颗 OPA1652 + 2 颗 OPA1612 + 16 颗三极管组成,输出功率能够达到 525mW / 32Ω。海贝强调这样的搭配主要表现在失真控制和提升响应速度上,保证声音的饱满感和细节表现力。
提到细节时,海贝在 R4 身上加入了 28 颗高精度胆电容,提升背景干净度和细节的亮度。
OK,数完配置就来听歌。
这次就比较直接简单,既然是为老友的 EVA 播放器补完计划做先导,那我也只选一个官方推定的「西装组」来做体验。
听的话,先来听听这位老友送的碟:
组合的声音风格相对理性,是那种高速、精准、细节饱满的声音。
听最熟悉的 时,Saxophone 的声音饱满突出,能够和背景拉开足够多的距离,周边细微的踏板声不会和 Saxophone 这主角混为一体,能够把海贝强调的那种细节感和高解析的理性的声音表现出来。
只是踏板的位置听起来会稍稍有点干,稍硬稍涩。
可能是我上一次听的时候是接上了 U-170HA,气势、声音质感和厚度表现都不那么一样,可能就这里挑剔了一点。(笑
但论细节呈现的清晰度精准度,R4 + Project ACE 也交足功课,歌曲前段可以前段处理 Saxophone、背景和类似踏板的音效三者之间的空间关系,将它们规整地放在一个不那么局促的黑色空间内,营造出来的空间感也很自然。
就是那个放在背景的音乐,干得有点像「镜世界有状况」的感觉。(笑
人声的质感还不错,特别是 Fly Me to the Moon 中间的男声,演讲者的声音可以和 Saxophone 声音完全分离,演讲的细节要听出来并不难。比起刚刚的音效,这里的人声只是稍稍有点干身而已,不影响厚度和质感的发挥听起来还好。
换上我自己更熟悉的流行,R4 和 Project Ace 的表现会合适不少。
四子的声线辨识度出来了,钊锋的声音变爽脆了,King 的声线也不那么尖锐,SoulJase 那个偏厚的质感也能表达出来。四子重叠时,我这个只跟了四五张碟的伪粉也能听出当中的三位了。(笑
鼓点也是快速清脆的类型,精准的落地有声,一下起一下止,有基本的力道和兜底,不算特别饱满,但也不是敲纸片的肤浅,是配合整体轻快的类型。
听 Sukie 这种以发烧碟录制的「新歌」时,组合的理性效果会有加成。整体规矩工整、背景干净、理性斯文的声音听这一类型的歌曲是会有耐听的感觉。
哪怕只是普通 CD 转录的版本,Sukie 在这里的演唱细节会被放大,组合能好好吸收的同时,能够把这份「口水声」的质地还原出来,很精准且不刻意。
配合整体控制得较松动的声场表现,听「Record Explorer Vol.1」里面的《士林夜市》会有奇效。
潮流之选?入门精选?对于 R4 来说,1688 的定价要放到「年轻人的第一台播放器」上似乎有点大。
在听过之后,如果要给 R4 定一个贴近的印象,我觉得可能是:
「在想打 Hi-Fi 声的播放器里面设计最潮的,在潮的播放器里面声音最 Hi-Fi 的。」
声音精准理性,背景干净少干扰,加上人声的刻画和在这个价位上要有的细节表现,R4 对于听感需求相对精准的入门用家来是不错的选择。这里不一定要搭配 Project Ace,如果不是以港乐流行为主,那配上自己相熟、声音倾向相对理性的声音,R4 都可以做搭配。
但如果你像我一样,听感偏好有点强并不那么能接受「干声」的话,可能会觉得 R4 在呈现细节时的质地有点干身,甚至觉得声音稍稍有点工作,有点「Mon-声」(Monitor 监听)。
如果还想继续用的话,就可能在耳机和线材上做调整和迁就了。
外观的部分我上文也提过,R4 的赛博机能风放到播放器甚至是这个声音风格的播放器上面都是比较破格的。
只要你足够大胆,R4 能够裸机使用的话,配色选银绿或者银橙,再配一条辨识度高的挂带,那它绝对能成为你的随身潮物。
就有种前段时间看著潮流型格的力臻,玩起 7-80 年代 City Pop 和 Retro 风格的《专一担当》一样。(笑
OK,回到正题。
要说购买建议的话,我会觉得有两种人是不需要考虑就会直接狗冲 R4 的,分别是:
1 想要一台(近代) EVA 播放器的人
2 本身置身于 HiBy OS 生态,可能只是想买一个「遥控」的人
后者应该比较少,但选前者的话甚至不需要加上近代,要冲还是可以直接冲的。
毕竟,上一款和 EVA 拉上关系的播放器,已经来到了先锋 Pioneer XDP-20,以及 SONY WALKMAN NW-F880 系列。后者太过久远,前者在国内市场没有代理,入手难,那不管站在使用还是入手层面,基于舍难取易的道理,EVA 版 R4 都是最优选。
如果你对 EVA 没有偏好,那么可以考虑一下自己在播放器外观和听感偏好上的需求,两者都贴中一个的话,其实就已经可以考虑 R4 了。
毕竟,对 R4 来说,「潮流之选」和「入门精选」从来都不是需要二选一的印象,而是与生俱来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