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文,且说张作霖33岁当上了旅长级别的奉天巡防营前路统领,即便是在战争年代,33岁的旅长也是凤毛麟角,所以说他是年轻有为绝不为过。很多人的仕途可能就停步于此,甚至可能很快就籍籍无名的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但张作霖不一样,他所处的时代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中国各地都处于一个即将烽烟四起的状态。
而当时当时的东北,也是这个状态。
当时清朝已经接近尾声,虽然还有一些能人在竭力维护清廷的统治,但奈何清朝气数已尽,加之当时的清朝掌舵人昏招频出,结果闹得民乱四起。当时在东北,尤其是蒙古地区就有多股的起义军。虽然现在的历史称这部分人是义军,但从当时中央集权政府角度看,这些所谓的义军就是乱匪,其中历史上留下名号的就有白音大赉和陶克陶胡。
虽然当时张作霖已经算是高级军官,但在剿匪立功这方面他是一点不含糊,根据历史记载,在追击白音大赉和陶克陶胡的作战中,张作霖始终身处一线,带领手下的官兵对这些所谓的乱匪紧追不放。
从1907年到1909年,张作霖带领麾下官兵,以洮南府为驻地,多次深入沙漠地区追击白音大赉等蒙古起义军。在这期间,张作霖与麾下官兵同甘共苦,同进退、共患难,颇得官兵拥戴。虽然剿匪作战期间受苦颇多,但在1909年终于将白音大赉部剿灭,陶克陶胡虽然未被完全剿灭,但仅剩残部流传到内蒙古,剿匪工作算是获得巨大成功,张作霖这两年的苦总算没白遭。
当时的东三省总督徐世昌也评价:实非寻常剿匪之功可比。
这也是张作霖继续升迁的重要原因。
而且在这两年的剿匪作战中,张作霖也多次上报未能一战而剿匪成功的原因就是兵力不足,所以导致多次作战明显占据优势却最终功亏一篑。所以在剿匪作战中,张作霖多次请求增兵和补充兵员。虽然在一些评书和野史中,称张作霖是在养寇自重,意在增加部队员额,但从当时的实际情况看,张作霖的剿匪作战都是荒凉区域,且作战时间长、作战环境恶劣,这种养寇的做法有点得不偿失。
但在剿灭白音大赉等人的作战中,在徐世昌的批准下,张作霖的部队由五营兵马增加到七个营,人员大概在三千五百人左右。
35岁的张作霖成为名副其实的清朝高级武官,是东北地区的高级军官之一。
张作霖不是正规行伍出身,没上过正规军校,当过逃兵,干过土匪,但就是这么一个半路出家的兽医,却在步入仕途之后一年一个新台阶,从1902年被清朝招安之后,用了7年时间从一个副营长升到了旅长,不得不称之为官场奇才。这既有张作霖的战功,还有张作霖的指挥,更有一些事业运业的玄学说法。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张作霖天生就有当枭雄的气度和运气。他一个私塾都没念过几天的人,能有如今这般的成就,除了眼光就是胆色,所以必须得承认,有些人能够成功真的就是天赋使然。张作霖无疑就是这样的人,在重要的历史节点,敢于下注,敢于下手。
1911年,武昌起义发生后,东北革命军也在密谋发动起义,驱逐当时的东三省总督赵尔巽,结果未等起事,就被人给告发了。赵尔巽听说有人要在自己的地盘收拾自己,肯定不乐意,于是打算先下手为强,就下令调集驻守在辽源的吴俊生部到奉天清理乱党(革命党)。当时张作霖镇守通辽、洮南等地,而吴俊生则驻守辽源,从距离上来说吴俊生占优势,但张作霖经过近10年的官场生涯,在地方官场和奉天军方部队方面也有了一定的势力。所以虽然赵尔巽下令调集吴俊生到奉天,但却是张作霖先得到消息。而且在得到革命党打算在奉天驱逐赵尔巽的消息后,张作霖当即将赌注押在了赵尔巽身上,立即带领所属部队3000多人星夜赶往奉天,张作霖主动向赵尔巽表示忠心,更表达了自己对于清朝政府的支持。此时赵尔巽既为全国的革命形势担忧,又为眼下东北随时可能发生的革命而心烦,张作霖能够在此时率军表忠心,立刻获得了赵尔巽的信任,赵随即提拔张作霖为中路巡防营统领,加之张作霖原本担任的前路巡防营,此时张作霖麾下共有15个巡防营,要知道当时奉天全省的巡防营部队一共才46个营,也就是说张此时已经拥有了奉天省三分之一的部队,同时也是奉天城内最大的部队指挥官。
1912年1月下旬,张作霖按照赵尔巽的要求,开始出兵镇压丰田城内的革命党,张作霖先后用暗杀、抓捕、直接杀害等方式共有百余名革命党人遇害。虽然张作霖镇压革命党颇为残酷,但从隶属关系角度,张作霖也算是忠于职守。所以在清朝政府看来,张作霖是妥妥的忠臣良将,对于他镇压革命党的功劳,清朝也立即予以回应,擢升张作霖为关外练兵大臣,从此将奉天掌握在手中。
1902年至1912年,10年间,张作霖从一个副营长升到师级的省城军头,这期间固然有运气的成分,但更主要的是眼界、格局和政治眼光。张作霖从一个无依无靠的兽医,终于成长为东北地区军队的军头之一,不得不说,当真是传奇的人生。
但张作霖制霸奉天只是一个开端,是他开创奉系军阀的开端。
欲知张作霖在民国初年如何在东北大展拳脚,开门立户成为奉系大哥,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