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和董必武,各推荐一人去黄埔军校!一流芳百世,一遗臭万年

翠彤评过去 2024-03-01 15:06:38

黄埔军校,被誉为中国将领的摇篮,那里培育了大量的军事人才。

国军系统就不用多说了,新中国的十大元帅中就有两位毕业于黄埔军校,而另外的三位元帅都在黄埔军校工作过,分别是叶剑英、聂荣臻、陈毅(武汉分校)。

十大将中,有三位也曾上过黄埔军校,他们是:陈赓、许光达,还有罗瑞卿(武汉分校)

除此之外,周恩来还是黄埔军校曾经的政治部主任。

可以这样说,黄埔军校在近代史的地位,是没有其它军校可以比拟的。

在黄埔一期的学员中,有一位是毛泽东推荐的,后来流芳百世;有一位是董必武推荐的,后来遗臭万年。

下面我们聊聊黄埔军校和那两位“人才”。

1、黄埔军校的设立,以及选人的标准

黄埔军校成立之前,名气较大的国内军校就是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更早的还有云南讲武堂等等。

1921年年底,孙中山认识了一个苏联人,此人名叫马林,是共产国际的代表。

马林提出了一个建议:创办军官军校,建立革命军队。

这个建议,引起了孙中山的强烈兴趣。但是,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并没有立刻提上日程。

之前的孙中山看似革命了很多年了,始终未能建立完全属于自己的革命军队伍,否则,1912年也不会轻易将总统之位让给袁世凯了。

1916年的“护国运动”后,孙中山再度崛起。之后,依靠的是有进步思想的军阀的部队。但是,你用军阀部队有一个非常大的缺点:如果和你关系破裂了,军队也就没了。

1922年,孙中山和支持他的陈炯明发生不睦,陈炯明就此背叛革命。在此事的强烈刺激下,孙中山先生有了强烈的建立军校的愿望。

1923年年底,黄埔军校正式立项,通过了与会人员的通过。

起初,校长定的不是蒋介石,而是程潜。

副校长是蒋介石和李济深。筹备委员会的会长是蒋介石。

闻听此消息,蒋介石就炸毛了,他不愿意为他人做嫁衣,开始各种借口,甚至躲避到上海、浙江。

在各种因素之下,孙中山做了调整,让蒋介石当了校长。如此,蒋介石才屁颠颠地为黄埔军校忙前忙后了。

黄埔军校采取的是推荐制+报考制。啥意思?如果没人推荐,连报考的资格都没有。推荐人主要是国民党中有资历、有影响力的人。

如果推荐人影响力实在大,都不用考试,可以免试入学。

当时的杜聿明等一些人,就是免试入学的。

不过,为了尽可能公平,大多数人都是要考试入学的。

当时,国共合作属于蜜月期,很多人都是双料党员,既是国民党员,也是共产党员。

于是,毛泽东、董必武、李大钊等人都是有了很大的推荐资格。

俗话说得好,有权力不用,过期作废。

黄埔军校的建立是好事,可以培养更多的军事人才,那为什么不推荐更多的自己人前去呢?

大家开始行动了。

2、毛泽东和董必武都推荐了人去黄埔军校

大家都开始推荐自己心仪的人去黄埔军校。

有关资料统计,毛泽东推荐了至少五个人,其中一个叫蒋先云。

蒋先云出生于1902年,湖南新田人。1919年那个火红的五四运动时期,蒋先云参加了学生运动,并在衡阳成立了湘南学生联合会,并担任总干事。

1921年年初,蒋先云加入了中国共青团。那个寒冷的冬天,他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介绍人正是亦师亦友的毛泽东。

从此,他的人生变得不同,带着浓浓的使命感。

看来,一句俗话还是很应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毛泽东这样的大才相处一段时间,格局一定会完全打开的。

1922年的安源工人大罢工,蒋先云就有参与,领导者是李立三和刘少奇。之后的水口山大罢工,是蒋先云领导的。当时的他仅仅20岁。

看看,我们20岁的年轻人在做什么,那时的年轻人思想真的很成熟,已经为民族的崛起和复兴努力了。

得知黄埔军校开建,毛泽东推荐了蒋先云去。

在毛泽东推荐蒋先云等人去黄埔军校的时候,武汉的董必武,也开始推荐进步青年去黄埔军校。

此时,一个年轻人在武汉的街头踌躇满志,他的名字叫贺衷寒,25岁。

他是个有激情的青年,有很多的想法。1922年曾经去了一趟苏联,但是他没有被红色风暴洗礼。回国后参加了国民党,然后在武汉开创了自己事业:办杂志。

很遗憾,贺衷寒的杂志事业并不顺利。百般惆怅之际,他去找了董必武。

对于董必武,他是认识的,有点进步思想的武汉年轻人,大多知道董必武这个人。

和董必武一番细谈后,贺衷寒获得了董必武的推荐,南下去读黄埔军校。

如果能预判贺衷寒后来会那么混蛋,董必武也不会推荐了。

就这样,毛泽东和董必武都推荐了一些年轻人去广东报考黄埔军校,毛泽东推荐的人中,最优秀的就是蒋先云,董必武推荐的人当中,最突出的就是贺衷寒。

3、毛泽东推荐那位,流芳百世;董必武推荐的那位,遗臭万年

一群青年俊才就此到了广东,就此,开始了一番轰轰烈烈的岁月。

除了少部分人免试入学,大部分人都是要考试的。

在考试中,蒋先云笔试、面试都是第一。一向清高自负的贺衷寒非常不服气,可是成绩面前,又能说什么呢?

很快,蒋先云、贺衷寒成了黄埔一期的杰出人物,加上另一位杰出人物陈赓,三人被誉为“黄埔三杰”。

当时有这么一句话:蒋先云的笔,贺衷寒的嘴,快不过陈赓的腿。

这说的是,蒋先云的文笔好,贺衷寒的口才好,陈赓的行动利索,腿脚功夫了得。

人和人的最大差别在哪里?思想。

贺衷寒在毕业时,已经有了旗帜鲜明的思想:反对国共合作。甚至,认为共产党员应该从国民党各级政府中驱逐。无疑,这很对蒋介石等国民党右派的胃口。

而蒋先云、陈赓等人是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们自然是希望国共能够良好合作。

在相关东征、北伐的表现中,蒋先云和陈赓的表现非常好,甚至,陈赓在二次东征中,一度救了蒋介石的命。

而贺衷寒除了搞思想斗争,搞内部斗争,军事上无所建树,并于1925年底去了苏联,又在伏龙芝军事学院进修了。

1926年3月,爆发了著名的“中山舰事件”,这是蒋介石赤裸裸地清共的尝试。蒋先云就此退出了国民党,以及一军。

当年5月,陈赓表明自己是共产党员,并退出了国民党。

至此,三个人的方向完全不同了。只是,让人感觉贺衷寒在苏联,好像还有希望被影响过来。如果你也这样想,那就想多了。

北伐的时候,蒋先云和陈赓都服从大局,再次加入国民革命军。

很遗憾,在攻打临颍城的战斗中,蒋先云英勇牺牲。年25岁。

蒋先云的一生很短,但让无数人怀念,可谓流芳百世。

贺衷寒在1927年冬天从苏联回来后,担任杭州蒋系军官训练班的大队长。这是彻底地抱住了蒋介石的大腿。

1929年,贺衷寒又去日本考察。

1931年九一八后,蒋介石要建立属于自己特务机构,于是,贺衷寒、戴笠等人鞍前马后,为其效力。军统前身蓝衣社(中华民族复兴社)就此建立,贺衷寒、戴笠、康泽等人成为绝对的骨干。

这个特务机构,确实在后来的抗战时期办过一些好事,比如刺杀汉奸,盗取情报等。但是,大部分时间内,对我地下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无数地下党员命丧他们的手。

贺衷寒在后来的生涯里,一直在国民党各级部门混。

1937年,国共要合作,在南京谈妥了一些条件,谈判代表之一的贺衷寒,突然对周恩来提出“红军改编成三个师,不超过一万人,要完全服从南京命令.....”此言一出,周恩来气坏了,马上不谈了。直接找协调人张冲解决问题。

从这看出,贺衷寒其心歹毒,亡我之心不死。

抗日战争时期的1943年6月,张治中邀请周恩来、林帅等人吃饭,鉴于贺衷寒曾经的黄埔学员的身份,邀请了他前去。

谁能想到,几杯酒下肚,贺衷寒完全忘了自己是谁,对我党我军各种评论,对周恩来非常不敬。

真是一副小人嘴脸。

鉴于他所做的种种行为,说其遗臭万年,毫不为过。

1949年去了台湾之后,尽管他百般拥护蒋介石,老蒋只是让他当了4年的交通部部长,仅此而已。

1972年5月,贺衷寒郁郁而终。

1973年9月,美国《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苏兹贝格来访问中国,和周恩来交流时,谈到了贺衷寒。

周总理沉默片刻,说了一句话:他是孙文主义学会的头目,后来在政训处培养了一批军队特务,解放前夕跟蒋介石跑到台湾,但蒋知其有野心,并未重用他......

没有过多评论贺衷寒,也没有刻意打击贺衷寒,这才是君子所为。这就是我们的好总理。

回到二十年代,毛泽东推荐了蒋先云,董必武推荐了贺衷寒,谁能想到,一个流芳百世,另一个遗臭万年.....

173 阅读:105955

翠彤评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