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对外贸易史上,有一种商品在短短300年间,一跃而起,超过了丝和瓷器,成为中国对外出口的龙头,那就是中国茶叶。
中国茶叶出口的历史并不算太长,从宋元时期到明朝初期,中国茶叶的整体贸易是受到了严格限制,走私茶叶会被判以极刑。直到郑和下西洋,这种状况才慢慢改善,有史书记载,郑和船队的货物之中,就有珍贵的渤海茶。
郑和宝船
那么中国茶叶是什么时候进入欧洲市场的呢?有资料表明,1607年,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在澳门采购茶叶,然后分销到欧洲各国。到了18世纪,英国人慢慢养成了喝茶的习惯,英国对中国的茶叶消费量,在1701年不到10万磅,而到了1800年则达到了2300万磅,100年间增长了200倍,中国的茶叶一度被誉为“绿色黄金”。
下面这组照片,拍摄于1885年,记录了中国茶叶加工的全过程,照片中具体地点笔者不可考,笔者也非此道中人,以笔者对茶叶有限的认知,从照片中加工工艺来看,似乎是乌龙茶,从建筑风格及环境来看,也不太像云南地区。
笔者姑且猜测,照片中的拍摄地应当是在福建,广东等江南地区,如有知情人请不吝指正!
原照片为黑白,笔者尝试上色修复,水平有限,请包涵指正。如有侵权请联系笔者。
茶农把粗加工的毛茶,交到茶厂,接受进一步的检查筛选后,再过称称重,令笔者感到惊奇的是,那个时代居然就有磅称了。如果不是照片中人物的大辫子,100年后的中国农村,大抵也是如此。1885年 毛茶筛选称重
炒青,主要作用是蒸发茶叶中的水份,使叶子变软,便于后期揉茶,同时抑制茶叶中酶的活性,控制氧化进程。1885年 茶厂工人在炒青
工人在簸萝里揉茶,使茶汁溢出附于表面,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揉捻宜轻压、短时、慢揉。1885年 工人在簸萝里揉茶
炭火干燥,如果笔者没有猜错的话,一个个竹筐下面都有燃烧的炭火,其作用是进一步降低水份,稳定茶叶品质,使茶叶可长时间保存。1885年 茶叶炭火干燥
试茶,做好的茶叶,先由评茶师在专门的品茶室里一一试茶,通过对茶叶的香气,口感,汤色的评估,判断茶叶的品质,协助提高茶叶的质量。有趣的是,桌子左边的两头漏斗型痰盂,造型颇为奇特。1885年 品茶师在试茶
西方品茶师,在展示他们来之不易的专业知识,一般来说,至少需要五到六年时间,西方人才能成为这方面的专家1885年 西方品茶师
工人将成品茶叶装入木箱。1885年 工人将成品茶叶装入木箱。
搬运工将茶叶运往目的地。1885年 搬运工将茶叶运往目的地。
结束语:中国茶叶从17世纪开始,在欧洲风靡了300多年,一度独霸茶市,而进入20世纪后,中国茶叶迅速失去了海外市场。罪魁祸首便是“茶盗”,英格兰人罗伯特.福琼,其从1851年开始,剃光了头发,化装成清朝人,通过海运,盗运了2000株茶树苗,1.7万粒茶树种子,更致命的是,他同时还从武夷山带走了8名经验丰富的中国制茶专家到印度的加尔各答,将中国茶叶种植和制茶技术成功移植到了印度,中国的茶叶从此失去了垄断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