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胜根专访:寄望'平谷共识'引领全球农食系统风险缓解新篇章"

自贸抢先说 2024-09-04 09:42:10

本报讯,北京平谷,正悄然崛起为全球农业智慧汇聚的新高地。定于11月2日至4日,由北京市政府精心策划,携手中国农业大学与平谷区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2023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即将在这片京郊沃土上拉开帷幕。届时,跨越六大洲、六十余个国家的顶尖农业科学家与知名农业院校领袖将汇聚一堂,共襄盛举,分享他们在农业科技领域的最新探索与辉煌成就。

此番世界级盛会选择平谷作为举办地,其背后蕴含深意。面对当前全球农食系统面临的诸多挑战与风险——如气候变化导致的作物减产、资源枯竭引发的可持续性问题、以及食品安全与营养不均衡的全球性难题,平谷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农业资源及不断创新的农业发展模式,成为了探索未来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的理想舞台。

作为农业大国,中国在全球农食系统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为有效应对上述挑战,中国已采取了一系列前瞻性措施,包括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推广绿色生态农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旨在构建更加安全、高效、可持续的现代农业体系。

在此背景下,“大食物观”的提出,更是为中国的农业发展与食品安全战略指明了方向。这一理念倡导拓宽食物来源渠道,不仅限于传统的粮食作物,而是涵盖所有能提供人体所需营养的物质,如肉类、奶类、水产品、果蔬、菌类等,以实现食物供给的多元化和营养化。

对于每一位市民而言,践行“大食物观”意味着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饮食的均衡与多样性,适量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及富含蛋白质食物的消费。同时,增强对食品安全的意识,选择健康、环保的农产品,支持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共同促进全球农食系统的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农业大学讲席教授、全球食物经济与政策研究院院长樊胜根

聚焦“平谷共识”的诞生

新京报专访:关于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的深远意义与期待

记者:能否简要介绍一下即将召开的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及其参会人员构成?

樊胜根教授:在全球农食系统面临气候变化、资源枯竭、饥饿与营养不良等多重挑战的背景下,本次大会应运而生。它汇聚了来自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科研精英、知名农业院校掌舵人,以及众多农业企业的领军人物,共同搭建了一个探讨农食系统创新路径的全球对话平台。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还特别邀请了跨领域的青年才俊参与,设立“青年论坛”,旨在激发年轻一代对农食系统改善的热情与创意,为农业科技创新注入新鲜血液。

记者:大会选址平谷,背后有哪些深层次的考量?

樊胜根教授:“平谷”二字,寓意深远。它不仅承载着农业与粮食的丰富内涵,更蕴含着和平与稳定的美好愿景。选择平谷作为大会举办地,既是对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实力的肯定,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国致力于构建和平、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农食系统的决心。平谷作为北京“农业中关村”的核心区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的自然环境以及近年来在农业科技领域的迅猛发展,都为大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次大会,进一步提升平谷在全球农业科技创新领域的影响力,吸引更多国内外优质资源汇聚于此。

记者:对于即将召开的大会,您有哪些具体目标和期待?

樊胜根教授:大会的核心目标在于凝聚全球共识,即将“创新”作为推动全球农食系统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力。这里的创新,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政策创新乃至理念创新。我们期待通过广泛深入的交流,形成一份具有普遍指导意义、能够促进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平谷共识”。此外,我还希望大会能够成为一个长期有效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让各国在农业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创新理念和实践经验得以即时分享与互动,共同推动全球农食系统的持续优化与升级。我相信,这样的交流与合作将为实现全球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聚焦全球农食系统的风险与转型之路

新京报深度对话:探索樊胜根教授视角下的农业未来

记者:为何农食系统的完善需要全球各界的共同努力?

樊胜根教授:农食系统,这一涵盖了从田间到餐桌全链条的复杂网络,其健康运行依赖于技术研发、资源投入、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等多个方面的紧密协作。它不仅关乎水土资源的高效利用,还涉及到政策制定、文化传承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因此,无论是大型农业组织、中小企业,还是小农户与餐饮从业者,乃至非农业领域的关注者,都是这一系统不可或缺的一环。只有大家携手合作,才能共同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和营养健康。

记者:当前,全球农食系统正面临哪些严峻挑战?

樊胜根教授:全球农食系统正遭受来自气候变化、资源短缺及膳食结构失衡等多方面的压力。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频发,不仅威胁着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加剧了自然灾害的风险;而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与退化,则进一步限制了农业生产的潜力。此外,不合理的膳食结构也是一大隐忧,过量摄入高热量、低营养的食物不仅导致肥胖等健康问题,还加剧了资源消耗和环境负担。更为严峻的是,全球范围内仍有大量人口面临饥饿与营养不良的困境。

记者: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应如何应对?

樊胜根教授:应对之道在于全方位的创新与转变。首先,我们需要转变观念,从单纯追求产量增长转向注重多赢的技术创新,增强农食系统的韧性。政府应加大对颠覆性、集成性技术的支持力度,推动农业低碳绿色发展;科研机构则需聚焦可持续集约型技术和营养健康技术的研发。同时,个人层面也应注重合理膳食和科学运动,共同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

记者:中国在推动全球农食系统转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樊胜根教授: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从能效提高到节能降耗,从化肥减量到植树造林,中国正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提出的“大食物观”理念为全球农食系统转型提供了新思路。这一理念鼓励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既保障了粮食安全,又促进了农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记者:如何更好地践行“大食物观”?

樊胜根教授:践行“大食物观”,关键在于创新与实践。理念上,我们要拓宽粮食范畴,认识到所有能提供人体所需营养的物质都是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政策上,应加大对未来食物科研的投资力度,促进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个人层面,则应注重膳食平衡,增加全谷物、水果和豆类的消费,减少精制谷物和红肉的过量摄入。

记者:展望未来,全球农食系统转型的方向何在?

樊胜根教授:我认为,全球农食系统转型应朝着高效、营养健康、低碳环保、韧性和包容性的方向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提升生产效率;通过营养健康知识的普及改善膳食结构;通过低碳绿色发展技术保护生态环境;通过增强系统韧性抵御外部冲击;通过促进社会公平让更多人从农业发展中受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安全、健康、可持续的全球农食系统。(文章来源:新闻网  陈皮网报)

0 阅读:0

自贸抢先说

简介:引领创新,成就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