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04年爆发的西汉王朝讨伐大宛国之战,堪称是中国历史上最牛逼、最霸道的一次远征,所谓的“虽远必诛”,在这一战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不过,细细品味,这一战也留下了很多历史的遗憾。下面就给大家详细讲述一下大宛之战的故事。
(一)
大宛之战的故事要说简单,那也很简单。汉武帝刘彻听说遥远的大宛国盛产汗血宝马,于是就派使节去索要。大宛国不给,还把汉使给杀了。汉武帝暴怒,命令贰师将军李广利率军讨伐,第一次失利后,第二次汉武帝派出了倾国之兵,终于把大宛国打服了,得到了汗血宝马。
但是这个事儿要详细说,就比较复杂了。
首先是大宛国在哪儿?
大宛国位于今天中亚的费尔干纳盆地,今天被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几个国家分别占据。费尔干纳盆地是中亚地区的一块风水宝地,这里面积大约四万平方公里,四面皆山,有效地阻挡了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入侵,所以气候温暖,即便是冬季最冷的时候,也不过就是零度左右。同时,锡尔河从盆地横穿而过,给这里带来了丰沛的水资源。因此,费尔干纳盆地就成为了中亚地区最适合发展农业的地方,物产丰盛,生活富饶。
从古至今,费尔干纳盆地一直都是中亚各种势力争夺的焦点。刀光剑影、血流漂杵的故事一遍又一遍地在这里上演。这些事咱们就不去提它了。
再说一下大宛国里的大宛人。
经过历史学家考证,现在已经确定,大宛人就是希腊化的斯基泰人。
斯基泰人是中亚地区和黑海北岸乌克兰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公元前五世纪曾经建立斯基泰王国,不过在公元前四世纪被马其顿王国打垮,后来就变成了马其顿的附庸。
当亚历山大一世开始向东方的远征之后,斯基泰人也参与了进来。斯基泰人和众多的希腊人在一起参与东征,在中亚建立了很多城邦国家。这其中又经过几多风云变幻,到了公元前二世纪,在费尔干纳盆地这里出现了由斯基泰人建立的大宛国。
按照史书记载,大宛国大约有三十余万人口,有七十余座城邦,军队六万。实际上,所谓的大宛国就是一个类似于古希腊地区那样的城邦国家联合体。各个城邦都有很大的独立性,大宛国王可没有汉武帝那样的权威。
公元前139年,张骞出使西域,他亲自到达了大宛国,事后向汉武帝报告,这里有一种汗血宝马。汉武帝把这件事记在了心上。
此后,西汉王朝与匈奴发生了战略大决战,名将卫青、霍去病率领大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打得匈奴“漠南无王庭”,汉朝控制住了河西走廊这条国际交通要道,向西域大规模进军的条件已经具备了。
另一方面,同匈奴的作战给汉朝也带来了重大的物质损失,特别是在马匹方面,卫青和霍去病带着14万匹战马出征,回来后只剩下了三万匹。
这时,汉武帝想起了张骞曾经对自己说过的事情,于是他开始打汗血宝马的主意。汉朝需要恢复自己的马匹数量,同时质量问题也不能不重视,如果用汗血宝马来作为未来汉朝战马的主力,那是最理想不过的事情。因此,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刘彻派出使者,去大宛国索要汗血宝马。
(二)
现代学者研究认为:大宛这个名字可能是来自希腊的“爱奥尼亚”。爱奥尼亚位于今天土耳其安纳托利亚西南地区,当年是希腊的一部分。建立大宛国的斯基泰人原来可能就住在那里,到了费尔干纳盆地之后,就用自己故乡的名字来命名了新的家园。这就像一千多年以后,有一批英国人到了美洲,把自己老家约克郡的名字拿来使用,结果就出现了纽约这座城市。
按照中国史书的记载,大宛人“皆深目高鼻,多须髯”,地地道道的欧罗巴人种。
公元前104年,汉朝的使节在大宛国的都城贵山,在这里,他见到了大宛的国王毋寡。
按照中国史书记载,大宛国不仅有国王,而且还有副王,很显然这不应该是一个君主制的国家。如果大宛国留下了历史资料,那么我们应该发现,它的领导者应该是类似于雅典伯里克利那样的执政官,毋寡应该就是由大宛国贵族议会选举出来的执政官。
当汉朝的使节见到了爱奥尼亚国的执政官,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之间就发生了对撞。我们不知道他们之间说了什么,反正是谈崩了。汉朝的使节带来了一匹金子做的马,还有“千金”的财物,打算用这些来换取大宛的宝马。
但是,毋寡和汉使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以至于汉使气愤地将金马摔碎在地上,扬长而去。
据史书记载,“宛贵人怒曰:‘汉使至轻我!’遣汉使去,令其东边郁成遮攻杀汉使。”
很显然,这是爱奥尼亚国的贵族议会做出决定,让东边一个叫郁成的城邦杀掉了汉朝的使节,出了一口恶气,从这里,我们可以进一步地看出大宛国是个希腊化的国家。
大宛国杀掉了汉朝的使节,这就意味着它与汉朝决裂了。大宛人以为汉朝和他们相距遥远,汉人不可能跋涉数千里来到他们的国家。然而,这一次他们想错了。
(三)
大宛国的做法令汉武帝勃然大怒,他毫不犹豫地下令出兵,讨伐大宛!
此时,卫青、霍去病等名将都已凋零谢世,汉武帝按照重用外戚的老传统,提拔了自己的宠妃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为将,命令他率领“属国六千骑,郡国恶少年数万人,以往伐宛。”
所谓“属国六千骑”其实就是归降汉朝的匈奴人,他们被安置在边境五郡,被称为“五属国”。而“郡国恶少年数万人”就是从各地集中起来的劳改犯,年纪比较轻,所以就拉上战场了。
李广利就带着这么一群人杀奔大宛国。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李广利的出征路线。他要横穿整个新疆,绕着帕米尔高原再走上半圈,按照今天的里程计算,要跋涉三千四百多公里这才能到达费尔干纳盆地。这样的一条道路,人烟稀少,供给不足,汉朝的军队从来都没有走过这么远的路。以前他们和匈奴作战,都有规定,百日之内必须收兵撤退,否则,粮草不济,自己就饿死了。
李广利没有那么多的粮草,只好向着沿路的西域小国打秋风。西域小国普遍国小民寡,最大的国家也不过就是两万人,哪里有那么多粮食提供给汉军?很多国家都闭门不纳,不理这个茬。
李广利只能是首先攻打这些小国,想办法抢点粮食。有的国家能打下来,抢到点吃的;有的还打不下来,只好饿着肚子走人。结果,汉军的士兵在恶劣的环境中纷纷倒下,无数的官兵成为了饿殍,惨死在了大漠之中。
等李广利好不容易摸到大宛国的边境时,他手下就只剩下数千残兵了。李广利硬着头皮指挥着这支残兵对当初杀害汉使的郁成国发起了进攻,结果,“郁成大破之,所杀伤甚重。”吃了个败仗,损失巨大。
这时,李广利绝望了,他只好下令撤退,按照原路返回。
汉武帝得知李广利败归,当即大怒,下令西征的将士有敢于进入玉门关者,杀无赦!这样一来,李广利和那些汉军官兵就都不敢回家了,老老实实地蹲在敦煌等候命令。
汉武帝决心第二次征伐大宛国。然而,就在这时,又传来了一个坏消息:汉将赵破奴率两万骑兵在塞外遭到匈奴的围攻,结果全军覆没。
在这种情况下,西汉朝廷内部几乎是一致地认为:应该首先出兵解决匈奴,至于遥远的大宛,那只能等以后再说了。
可是,汉武帝刘彻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不去管匈奴,要集中力量讨伐大宛!
汉武帝为什么要这样一意孤行呢?他自有他的道理。汉武帝认为:如果不去打大宛,那么西域各国就会从此轻视大汉,亲近匈奴,匈奴会如虎添翼。如果灭掉大宛,让西域各国都对大汉畏服,那么他们就不敢与匈奴结盟,匈奴会变得孤立。
汉武帝的这个说法其实是有些勉强的,说穿了他还是放不下自己的面子,不把大宛这口恶气出掉,他是不甘心的。
(四)
为了扫平大宛,汉武帝不惜动用倾国之力。大军远征,物资供应是头等大事,汉武帝从全国征集了十万头牛,三万匹马,还有数以万计的驴和骆驼,组成了一支规模空前庞大的运输队。
为了筹措这些牛马,全国都被动员了起来,对于西汉的国力又是一次极大的消耗。但是汉武帝已经顾不得这许多了,取得胜利对他来说是唯一重要的目标。
公元前102年,还是由贰师将军李广利指挥的六万汉军,第二次出征,讨伐大宛。
这一次汉朝方面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携带了海量的后勤物资,保证了上一次作战的悲剧不再重演。不过,在走到吐鲁番盆地附近的时候,十万头牛已经基本上都变成了清炖牛肉进入了汉军将士的消化系统。
再往前走,就是一系列丝路小国,汉军的补给要依赖于他们了。
和上一次一样,丝路小国有的老老实实,有的蛮横倔强。这其中有个叫轮台的国家,说什么就是不理汉军的茬:要粮食一粒没有,要命我们倒是有几万条。
李广利也火了,下令全力攻打轮台。经过几天的激战,汉军攻克了轮台城,随后汉军就开始屠城,不,应该是屠国,因为轮台这个国家被汉军彻底灭掉了,从此消失在了历史的尘烟之中。
咱们的老祖先曾经也是很残暴的。霍去病讨伐匈奴,斩首七万级。你以为这七万人都是在激烈的战斗中一个一个杀的吗?显然不是,大多数应该都是战俘和妇孺,霍去病应该觉得这些人留着是个祸害,带着走又不可能,索性就干脆杀光。
到了这个时候,大汉王朝的军队终于显示出了一种征服者的架势,有那么点“帝国主义”的范儿了。
轮台的灭国让西域小邦都吓破了胆,再也没人敢对抗了,都纷纷主动称臣纳贡,汉军因此节省了不少力气。
最终,汉军顺利地抵达大宛国首都贵山城外。
(五)
见到汉朝的大军压境,大宛人也毫不犹豫地派出全部的军队出城迎敌。
和汉朝军队比起来,大宛人有着技术上的代差,那差距大概就和十九世纪大清的八旗军面对西洋军队时差不多。
大宛军队的核心是希腊式的重装步兵,有长矛短矛,有盾牌,还有投枪。但是大宛人的弓箭很差,弓弦是用藤条做的,射程不足。汉军用牛筋做弓弦的弓箭射程非常远,而且汉军还有弩,弩的射程与威力比弓箭更大。
另一个问题就是大宛人不会炼钢,他们的铁制兵器不是汉军钢刀的对手。有人可能会问:“大宛人的汗血宝马呢?他们的骑兵怎么样?”
他们的骑兵也不怎么样,在马镫没有发明的时代,骑兵的威力是很有限的。
因此,两军一交手,在汉军铺天盖地的箭雨攻击下,大宛军队很快就土崩瓦解,狼狈不堪地逃进贵山城坚守不出。
李广利指挥着汉军向贵山城发起了进攻,围攻了四十多天,最终打破了贵山的外城,俘虏了大宛国的勇士靡煎。
大宛人这时彻底慌了,于是他们就商议着与汉军和谈。大宛的贵族议会把屎盆子都扣到了国王也就是执政官毋寡的脑袋上,声称都是因为他才得罪了大汉。贵族的议员们发动政变,把毋寡杀掉,拿着他的人头去向李广利求和,表示愿意交出汗血宝马,此后归顺大汉。
李广利其实也在担心夜长梦多,于是就顺水推舟地答应了。这样一来,汉军与大宛就达成了协议:大宛人交出所有的马匹,供汉军挑选,同时,大宛人还向汉军提供了大批的粮食和财物。此外,大宛还被迫接受汉军委任的国王,李广利从大宛的贵族中挑选出了一个对汉朝态度特别友善的人,这个人叫昧蔡。大宛的议会被迫接受昧蔡做了新国王。
把这一切事情搞定之后,李广利就带着三千匹大宛马,其中有几十匹真正的汗血宝马,和汉军将士班师回朝了。
在班师的路上,李广利还派出上官桀率领一支人马去灭掉了曾经多次与汉军为敌,制造了不少麻烦的郁成国。这个国家理所当然地被汉军杀得鸡犬不留。
(六)
就这样,大汉王朝对大宛国的第二次远征以完胜而告终,虽然此时还没有“虽远必诛”这个词,但是这一战已经把“虽远必诛”的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了。经此一战,大汉国威大张,西域群小慑服,都只能乖乖地俯首称臣,再也没有人敢于冒犯大汉了。
大汉王朝威震四方,然而,也留下了历史的遗憾。
套用现在很流行的一句话:我以为这只是开始,谁知却是巅峰。
当时的汉朝人大概也是这样,以为这只是大汉开辟四方的起点,然而想不到的是,这是顶点,基本上也是终点。
因为汉朝的国力已经耗费殆尽了。大宛之战后仅仅十二年,汉武帝就下达了《轮台罪己诏》,对于自己不惜国力、四方开拓的做法做出了检讨,表示从此要休养生息,不再对外扩张了。
此后,大汉王朝就基本上停止了对外征战,对匈奴也主要是采取和亲政策,以此来维护边界的和平了。
看到这里,想必有些网友会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同样是对外开拓,同样是征服世界,欧洲那些国家就能赚得盆满钵溢,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怎么咱们中国一对外作战就要倒贴,就要搞得国穷民匮呢?
这里面的奥秘就在于:欧洲国家的对外征服大多是民间行为,而中国的对外战争都是政府行为。
从哥伦布到东印度公司,欧洲国家的对外侵略都是一些民间冒险家自己组织的,政府最多就是赞助一下,是死是活一切由你们自己承担。如果失败了,那就只是死掉几个亡命之徒而已,对整个国家无关痛痒;如果成功了,那么不仅冒险家可以发大财,整个国家都能跟着获得暴利。
但是中国不然,每次对外作战都是皇帝自己的事。所以每次远征都要大量消耗国家的财政,赔了赚了都是皇帝自己来承受。由于历代远征基本上都是为了解除边患,而不是去寻找宝藏,所以对外的远征不论胜负,经济上都是稳赔不赚,因此时间一长,国力就无法负担了。
(七)
中国就没有冒险家了吗?有啊。那个“虽远必诛”的陈汤就是一个典型的冒险家。他在西域形势大变的情况下,没有请示朝廷,自己带着少数汉军和大批西域属国的兵力,矫诏出兵,远征西域,大获全胜。还有东汉时期的班超,他们都完全具备了一个冒险家的素质,比起后世的哥伦布什么的,丝毫也不逊色。
但是传统的大一统皇权政治不能允许这样的人存在,陈汤后来就被免职了。对于历代的皇帝们来说,他们是不能容忍有一支不受自己控制的军队存在的。把一位探险家放出去,让他在外面开拓一片属于他自己的天地,这岂不是养虎遗患吗?所以,历代中国王朝的对外开拓都只能是朝廷自己的事,不允许私人参与。到了宋朝以后,干脆就不对外开拓了。
因此,中国的历史上就没有了哥伦布、皮萨罗、德雷克、叶尔马克这样的人物。中国也就没有能够发现新大陆,没有能够建立自己的殖民地来获取财富。这一切,除了归咎于几千年的大一统皇权政治,你还能找出什么别的理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