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和市场监管总局针对商贸流通领域为期两年的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最近验收通过了14个试点城市和72家试点企业。福建没有通过验收的城市,却有三家企业最终入围,即厦门见福、沙县小吃集团和龙岩爱伊商务。
沙县小吃集团是餐饮企业,龙岩爱伊商务是月子中心,厦门见福是便利店行业中唯一入围的企业。见福承担的是烘焙和鲜食两类产品的提质增效试点,2022年底鲜食工厂取得了冷藏膳食生产许可证。到通过验收为止,共梳理出433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建立了100项企业标准,覆盖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门店销售全产业链。
厦门见福在2023中国便利店百强中排名第12,目前进军烘焙和鲜食的便利店企业远不只见福一家。见福成为便利店行业中唯一通过验收的企业并非偶然,它是2022年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商务部2022-2023年全国商贸物流重点联系企业,并参与制定了《预包装冷藏膳食生产经营卫生规范》《供厦食品 预包装冷藏膳食》《零售企业开展余量食物捐赠实践指南》等填补行业空白的标准。
烘焙和鲜食标准化试点通过验收,意味着基于全产业链、数智化和品牌沉淀优势的厦门见福,至少在这两个领域做到了领先的位置。
见福是国内唯一实现同一园区办公运营、研发制造、仓储物流的便利店企业。它打通了从农场到餐桌,串联起一产、二产、三产,覆盖基地农场、检测、研发、鲜食、烘焙工厂、仓储、物流、标准化、食安管控、门店销售、全渠道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秦朝解决“车同轨、书同文”的目的,它可以大幅提高办事效率。实施标准化的目的亦是如此,在提高办事效率的同时,还可以降低交易成本。
依托供应链优势,见福通过自有仓储与第三方运输资源配合,实施统一存储、集中分拣,共同配送到门店的集约供货标准化,使B端客户从提出需求到送货完成,由3天缩短到24小时以内,降低的生产和管理成本提高了0.2%以上的效益。
对于追求薄利多销的便利店行业来说,这是个了不起的数据。
2006年创立于厦门乌石浦的见福目前在福建、江西、四川和江苏四省拥有超过2300家门店,曾于2021年拿下NACS亚洲最佳便利店门店奖。历经从传统批发型零售企业的转型升级和从信息化到数字化、数智化的持续迭代,而今的厦门见福已经成为一家由科技驱动的“制造型零售企业”。
不同时代下的见福能力是有区别的。信息化时代的见福,控制中台可以即时观察门店动态;数字化时代,控制中台能够掌握门店库存变化;数智化时代,门店沉淀的消费数据则可以自动分析并形成个性化报告,供控制中台调度决策。
就见福领先的烘焙和鲜食优势而言,数智化驱动下的优势更是不言而喻。
现代便利店中,鲜食可以成为主要营收,但受制于投入巨大的硬件条件,小型零售终端无奈被挡在门外。见福依托供应链平台整合产业链的优势,除了可以解决便利店供货资源、物流配送等难题,为小型零售终端提供统一进货渠道外,在烘焙和鲜食领域形成的优势,也让资源外溢成为可能。见福帮助小型零售终端对接鲜食工厂,为他们提供需求分析、研发生产、资源整合和运营支援,从而降小型零售终端经营鲜食的门槛。
见福的标准化实践实际上只是厦门标准化战略的一个缩影。厦门借助2010年“创建知识产权示范城市”通过评估的契机开始实施标准化战略,在2022年10月13日第53个世界标准日,厦门市市场监管局曾对外发布过一份《厦门市标准化工作白皮书》。
根据《白皮书》数据,截至当年8月,厦门各类组织、企业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27项、国家标准2176项、行业标准1782项、地方标准262项、团体标准70项、企业标准22105项,基本形成了覆盖一二三产业和社会事业标准的标准体系。
企业界有句话叫“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三流的企业做产品”。厦门见福入围72家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通过验收试点,这是厦门的荣誉,也是厦门持续扶持服务型企业结出的硕果。到2023年,厦门已经连续四年位居中国城市便利店发展指数榜首,见福之于厦门,犹如鱼和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