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八岁那年家里突然多了个妹妹 我问我妈这是怎么回事,妈妈却不肯告诉我,直到我长大了只后才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当时正巧赶上了加计划生育,大姨夫妻二人在生完第一个女儿的时候,本来不打算再要孩子了,可是造化弄人,偏偏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大姑又一次怀孕,这下婴儿成了家中最大的难题。
由于担心,被举报揭发大姨不敢偷偷的打掉孩子,万般无奈之下,大姨只好找了个接生婆偷偷将孩子生了下来,然后马上回老家,将孩子交给我的父母,也就在那时我多了一个妹妹。
反观我大姑,可能是因为第二胎也是个女儿,而在当时的时代,长辈们难免有些重男轻女的思想,所以在大姨夫将孩子交给我父母的时候,便匆匆离去了。
我父母起初并不想答应,毕竟在那个时代,能不能吃饱饭都是一个大问题,但是在我奶奶爷爷的却说下,都认为大姨很不容易,打拼那么多年好不容易有了城市的户口,在城里有了立足之地,若是因为一个孩子让夫妻二人多年的打拼付之一炬,实在是有些可惜,万般无奈之下,我的父母只得咬咬牙答应了下来。
但等大姨夫他们走后,我们家面临的困难,远比父母想象的还要多。
在那个万物生机勃勃竞发的年代,我们家却面临着苦难,多一个孩子就多一张嘴吃饭。
我们家三代贫农,母亲为了照顾家庭,只能跟着爷爷奶奶在家里种地,平常就是做些纺织品拿去镇上卖,父亲则是跟着村人去镇上找活干,运气好一天能有个两三块的收入,运气不好可能一整天都喝西北风。
本来养我一个小孩都够困难的了,如今又有了一个小婴儿,母亲也不能去镇上卖东西,只能带着我和妹妹下地干活,日子是更加难过了。
但还得有着爷爷奶奶的帮助,小妹也是有惊无险的长大了,等到小妹可以楠楠说话的时候,却出现了难题。
是让孩子叫我父母爸爸妈妈呢?还是叫姨父姨妈呢?这成了一个问题。
父母都没了主意,便去城里询问大姨的意见,说是询问怎么叫,其实就是想知道大姨他们还想不想要这个孩子。
为此大姨他们思考了好久,但最后还是决定要孩子,等孩子大一点,查的不是很严的时候再接回去。
父母照做了,从那之后小妹一直叫我的父母姨妈姨夫,等我的姨妈他们有空来的时候,才会叫他们爸爸妈妈,这一养就是数十年。
随着时间的流逝,家庭条件越来越好差,无可奈何的母亲只能向姨妈姨夫要钱,他们也很痛快,一年给哥二三百块钱,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而这二三百块钱,送到母亲手里的时候,她还沾沾自喜,觉得只要省着点花,可能还会有剩余。
然而我母亲的算盘打错了,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水平提高了,渐渐地这点钱就有点捉襟见肘了。
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爷爷奶奶的身体状况也不好,早年间起早贪黑的工作,导致他们二人在晚年的时候,身体不可避免的得了小毛病,顿时家里一下子就塌了下来。
母亲只能放弃纺织品,一心在家照顾老人和小孩,花销的重担全部落在了父亲的头上,显然只靠父亲一人赚钱是不够用了。
走投无路的母亲只得找到姨妈,想要让她每年多给点钱补贴家用,虽然这些钱对于在城市的姨妈来说不是问题,但她心里却总是膈应的慌。
姨妈和姨夫在城里做了点小买卖,二人经营了一个小烧烤摊,虽然不大,但收入很可观,一个月不休息的情况下,二人能赚两三百块钱,所以当我妈提出一年给700块钱的时候,二人虽有犹豫,但还是答应了。
在那之后,一切风平浪静的,就在我以为小妹要在我家待一辈子的时候,过年的时候姨父姨妈过来把小妹接走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超生的严查严打,也没有那么严格了,姨父姨妈的消息比较灵通,早早就知道了这个消息。于是早在几年前就把给我家的补助给断了。
过年回来就是想要商量把小妹接回城里去生说,他们觉得只要改口说因为我家经济条件差,从我家领养走一个孩子,就可以避开风头,安全的把小妹带回家。
就这样在过完年后,小妹被她们带回了家,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我们家和姨妈家的关系就越来越远了。
起初在姨妈他们想要把小妹接回家的时候,父母二人曾张口索要辛苦费,毕竟帮你们养了十来年的孩子,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刚张口是一万块钱,但想了想太多了便降到了7000。
这笔钱可能在今天看来并不多,但是在当初那个年代,你七千块钱是农村一户人家几十年的收入了,姨夫姨妈看着我爸妈是在大开口,要这么多钱,便在那里哭穷。
说什么自己还有两个孩子上学要养,房贷要还,生意上还有欠款,总之就是在哭穷,没有答应给我们辛苦费。
这让我们家不乐意了,我们家付出了那么多精力和时间,理应的到这么多钱,最后两家人闹得厉害,一度吵到了烧烤摊门口,街坊邻居都知道了,而姨妈为了小妹的安全,选择了拿钱息事宁人,拿出了这笔钱,给了我爸妈做辛苦费,将这件事彻底了结了。
得到辛苦费的代价就是,往后面近三十年我们两家人一副老死不相往来的情形。
姨夫姨妈觉得爸妈不讲情面,漫天要价,甚至不顾及兄弟姐妹们的感情,去威胁他们索要辛苦费,可是母亲却觉得这么多年照顾小妹花费了很多的心血,理应得到相应的报酬。
就这样,姨妈一家觉得我们家狮子大开口不顾及情分,而我爸妈觉得姨妈他们不占理,这钱是他们应得的,就这样两家人谁也不肯低头,感情逐渐恶化。
但好在还没有撕破脸皮,在外人看来还是和和睦睦的一家,但我知道,这都是爷爷奶奶从中维持着关系。
在我十五岁的时候,耶耶耶奶奶相继离世。
随着爷爷奶奶的离世,我们两家人的关系就像被捅破的窗户纸,关系一落千丈甚至外人一眼就能看出来我们俩家不和。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数十年,直到我大学毕业之后,两家人还在闹别扭,逢年过节也不互相串亲戚,甚至连一个问候电话都没有,我和小妹也再也没见过面。
我意识到,这种情况不能这样持续下去,便试着缓解父母和姨妈之间的关系,但并没有什么用,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大人之间的事,小孩别瞎掺和。”
但我并没有听父母的劝告,还是一如既往缓和这两家人的关系,但收效甚微,直到今年过年,我才找到机会。
今年过年,我偷偷的去姨妈家看望他们,他们两口子的精神状态很不错,看着跟不像六七十的人。
姨妈看到我的到来,并没有丝毫的厌恶感,反而热情的邀请我的坐下来,赶忙叫姨夫去准备饭菜,让我中午在这里吃饭。
姨妈将我拉到跟前,跟我聊起了天,问东问西的,短暂的聊天后,姨妈却率先开口:“你父母身体怎么样了?”
我先是一愣,随机释怀的表示:“还行,还算硬朗,就是上了年纪,身体上的小毛病多多少少还是有的。”
姨妈随手就拿出了一个小纸条:“这上面的是我在省城认识的专家,二十多年的老熟人了,你姨夫之前生病就是找他看的,你有空带你爹妈过去看看把。”随后就将小纸条塞到我的手里。
吃完中午饭我就打算离开,但被姨妈给拦住了,她说:“姨妈明天,去你们家看看吧,三十多年没来往了,都是土埋半截的人了。”
我一时间手足无措,连忙点头答应。
回到家后,我便和父母说起了此事,本以为父母会想之前一样对我大发雷霆,却不曾想他们却神色蓦然的嘱咐我:“你去市场买点水果点心之类的,好好招待他们,别让人家过来了看咱们笑话。”
第二天一大早,我便去小区门口等着姨妈他们,看家他们惦着大兜小兜的东西,我赶忙迎了上去。
我笑着将他们领进了家门,本来在沙发上坐着的父母已下载站了起来,支支吾吾半天才说出一句话:“姐,姐夫你们来了。”
姨妈姨夫毫不在意:“咱们离的这么近,早该走动走动了,指不定再过几年就看不见了。”
一句玩笑话让气氛马上缓和了下来,父亲招呼他们在沙发上做了下来,唠起了家常。
随着聊天的深入,两家人多年的矛盾好像在这一刻化解了。
姨妈摆摆手:“之前的事不提了,明天我陪你们去医院,给你们看看病。”
我点了点头,饭桌上父亲和姨夫举杯痛饮,严重满含泪光,都在诉说着这么多年的事情。
我偷偷拍了一张照片,发给了在外上学的小妹,她看着我发的照片,也欣慰的表示,今年过年大家终于能吃团圆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