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这样的诗论,几乎没人看得懂!

愿评诗论道 2024-05-31 06:34:18

浅谈“诗歌与人学”

作者:无枪的将军

很多人说,诗论是一个“无用之学”。其实在我看来,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一无用处的东西,只有你有没有选对方向以及愿不愿意开拓自己的眼界,增加自己的见识……。

——比如,我们接下来对“诗歌和人学”的探讨,或许就能在繁杂的论述之中,触发你对诗歌更深层次的求知欲……!

如果给“文学”一个确切的定义,我倒是“比较认同”前苏联作家高尔基所提出的“把文学叫做‘人学’”的主张以及钱谷融先生在《论“文学是人学”》一文中的“文学必须以人为描写中心……”的某些阐述和认识。

事实上,从文学的艺术性层面来说,诗歌主要是通过意象的多样性或复杂性来反映人(指作者)的内心世界。

因此,在我们看来,“人学”在诗歌中,其实也是存在的,但它并不只是附着于文本层面且单纯的“以人或人格化为对象的描述或表现方式”。

反而更可能是与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出的“作文即做人”以及 苏轼在《答张文潜书》中所说的“其文如其为人”有着“写作本原”上的类同感。

“写作本原”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词汇,可能会让大家不自觉地误以为,它只是一种基于写作目的,且又具有一定写作共识的思维外化方式(指因为表达而表现的过程)。并不能与“作文即做人”和“其文如其为人”中“文的根本特性”(指人始终是文艺作品的创作主体)形成质的关联。

不过,如果我们换个角度,从文本的建构关系上去看“写作本原”的话,你就会发现,它的“本原性”,实际上既是作品构成的最关键要素,同时也是一种极具独特性的写作风格。

——这里简单来说就是,一首诗歌的生成,首先应该得益于作者自身的情感取向、精神价值、审美意识和美学观点下的“意识本原”。

其次,就是通过作者行文布局的能力或“故事塑造能力”来突显这种“意识本原”,并使其达到一种具有个体特性的异化艺术效果。

显然,这一点与清代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用“诗品出于人品”来强调作者自身的审美能力和品行,往往决定了其作品的思想性及艺术价值是一样的。

综上所述,诗歌中的“人学”,实际上并不只是围绕在“人”的形象上进行的“塑造式”(指虚构故事)描述或渲染,它更应该是“一种着重于作者自我品性和品行的审美态度或写作风格”。

作者简介:无枪的将军,本名:何天军,籍贯:重庆万州,当代诗学解读平台【评诗论道】主笔,独立批评家、评论人、实用性诗学理论研究者;推崇:“以诗养性,以评修身”。

0 阅读:7

愿评诗论道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