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想说啥?江苏“著名杂志主编”的“废话诗”,太让人玩味儿?

愿评诗论道 2024-03-30 16:02:47

“著名诗人”小海这首《521》最打动你的地方在哪里?你觉得这是诗,还是一堆“废话”?

作者:无枪的将军

◎评论文章引用资料来源于:中国诗歌网;作者本名涂海燕,江苏海安人,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曾获第2、4、5届紫金山文学奖诗歌奖,第7届紫金山文学奖文学评论奖,《作家》杂志2000年诗歌奖和2020年“金短篇”小说奖,2012年度“天问诗人奖”,“美丽岛”桂冠诗人奖等,系前苏州市文联副主席(顾问)、《苏州杂志》主编:小海。

读到这首《521》时,我们是“惶恐”的!

——说它是诗歌吧,人家却是在“喋喋不休”的讲述寻找房间的过程。

说它不是诗歌吧,“著名诗人”小海同志又会觉得我们不懂“当代艺术常识范畴的知识点”……。

事实上,从新诗的结构特征(指分行排列)来看,虽然《521》毫无诗化氛围(指语言),更无艺术美感(指意象形态),但是,我们却不能抹去它作为诗歌的“权利”。(指它的“分行排列”在很大程度上,比文字表达更具有“诗性”和价值。)

记得,小海副主席在不久前“涉嫌抄袭事件”的回应中如是“霸气”说道:

◎图片来源于:“诗人小海”微博

那么,我们在此也借用他回应中的话来“指导”一下,那些不太懂诗歌的“主编们”吧:

其实, 从“专业人士”的角度来说,《521》的确是一首诗。

——只不过,它是一首缺乏“审美意识”的“流水账”诗歌而已。

【①“审美意识”指诗人在创作中的思想、艺术和美学认知能力。

②“流水账”指啰嗦且不得重点的赘述方式。】

对于这样一首“粗浅、直白”且“啰嗦得不能再啰嗦”的口水诗,本来是没有任何内容可值得解构的。

然而,鉴于它出自前苏州市文联副主席、《苏州杂志》主编以及同时拥有著名诗人身份的小海(涂海燕)笔下,我们还是决定尽可能的去挖掘出其诗歌中的“精髓部分”,以便让读者更多的去了解这位所谓“文联副主席”及“杂志主编”的创作水平和能力。

下面,我们就围绕《521》最重要的“首尾部分”来展开一些研讨,希望可以为读者的阅读和写作带来一些实质性参考。

首节:“我立定在519的房间门口/拍了拍门,不是520/双数安排在对门那一侧”

这里“我立定在519的房间门口/拍了拍门”是在告诉我们什么?

结合全诗来看,我们可以有两种理解:

第一,是诗人由于过度近视,不小心将门牌“519”误看成了“521”。

第二,与结尾处出现的“老陈”存在某种关联关系,简单来说就是,有可能“老陈”呆在了不属于他的“519”房间里,诗人出于某种特殊原因“拍了拍门”以示提醒。

而“不是520/双数安排在对门那一侧”中的“520”(网络谐音:我爱你)与重点提示的“双数安排在对门一侧”则又明显具有“某种事物发展的隐喻和导向性”。

【指与我们前面说的“老陈”(第二种猜想)形成了一种关联性的想象。】

结尾:“进了521我们说话间/有人敲门,老陈走进来/这个无法确定的房间/他抬脚就跨了进来”

这里的“有人敲门,老陈走进来”,实际上又与首节(开头)中的“第二种关于老陈的猜想”(指前面对“我立定在519的房间门口拍了拍门”的解读)形成了一种佐证式的“照应”关系。

而“这个无法确定的房间/他抬脚就跨了进来”中的“无法确定”与“他抬脚就跨了进来”,实际上,既蕴含着诗人寻找房间过程的“曲折”感,同时,又潜藏着对“老陈”从“519”房间“悻悻而归”的幸灾乐祸心理。

——事实上,读完全诗,我们也衍生出了一个比较“夸张”的想法:

诗人是不是有点“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妒忌心理呢?

人家“老陈”有本事,有魅力,自然可以去“519”房间娱乐一番;而你却故意去拍打人家的房门,惊扰人家好事,这是不是有点不太厚道了……?

不过,从诗歌的“多义性”以及“平庸的语言表达”角度来说,我们也不排除,它有可能就是一首记录性的写实诗。

【指“老陈”本身就是住在“519”,而诗人开头“拍门”(519),也只是因为找不到“521”的情况下,不得已,去向“老陈”求援。

至于结尾“老陈”敲门就进了这个“无法确定的房间”,我们则可以理解为,诗人对“老陈”的聪明以及毫无吹灰之力就找到了房间,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惊讶感。】

话又说回来, 如果《521》仅仅只是为了记录寻找酒店房间的过程而作,并不存在我们所推演的某种隐喻的话,那我们也只能说一句,这真TM的太无聊了!

本来你无聊写几句“废话”玩玩,也并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可你竟然还好意思发表出来炫耀一下文采?

这,明显就有点“蚍蜉憾树,不自量力”了……!!!

最后,还是说句实话吧;读完这首诗,我们真不知道,像这样的“杂志主编、文联副主席或者顾问”,他能对当地文学、诗歌的发展有什么“贡献”???

——或许,唯一的“贡献”,也就只剩下“可笑”了……!

◎无枪的将军:

——当文坛与文人对物质和利欲的追求超越了“情怀”的时候,“文学作品”也就成为了,一个为粉饰自身利益而存在的生存工具!

作者简介:无枪的将军,本名:何天军,籍贯:重庆万州,当代诗学解读平台【评诗论道】主笔,独立批评家、评论人、实用性诗学理论研究者;推崇:“以诗养性,以评修身”。

0 阅读:3

愿评诗论道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