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家三兄弟传奇:都是出身黄埔的国军将领,相继率两个110师起义

历来有些现实 2023-12-15 23:16:00

黄埔军校是当之无愧的将帅摇篮,国共合作的前六期,一共有七千余名学生,能在黄埔上军校,可谓是人中龙凤,万里挑一。

个人能在黄埔上学,已属幸运,弟兄两个都是黄埔生,更不多见。一门三兄弟都是黄埔前五期生,更是绝无仅有。

而他们后来还都成为国民党将军,又都参加了起义,投入进步阵营,这种如出一辙的相似经历,更是让人觉得难以置信。

这三兄弟是谁,他们起义之后的命运如何?

这三兄弟,分别是廖运泽、廖运升、廖运周,他们来自安徽凤台廖家湾(现划淮南市)。三兄弟中,廖运泽、廖运升是亲兄弟,廖运周是他们的堂兄弟。

廖家是地主家庭,家境优越,三兄弟自幼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有知识的人觉醒早,廖运泽觉悟很高,1903年出生的他,在1926年就已经是共产党员,比彭德怀和贺龙元帅入党都早。

他毕业于黄埔一期,跟陈赓、陈明仁、胡宗南、徐向前、杜聿明是同学,在校期间就表现出色,经常被蒋介石、周公、邓演达、何应钦点名表扬。

安徽是淮军的故乡,淮军以善战出名,廖运泽继承了这一传统。在北伐期间,廖运泽就初露锋芒。

那是1927年5月,北伐军发生一件意外的事。任国民革命军独立第14师师长兼湖北省政务委员会委员的夏斗寅突然在宜昌发动叛乱,调转枪口向武汉革命军进攻。

紧急关头,邓演达一纸调令将廖运泽调到第11军27师72团当副团长。担任团长的,正是名将叶挺。

叶挺见到廖运泽之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去打夏斗寅,敢不敢?”廖运泽只说了一句话:“要么庆功,要么给我收尸!”

说完,他扛起一把明晃晃的大刀,头也不回地率队上了前线。叶挺部人少,对方人多,战斗打得并不轻松,甚至可以说是非常惨烈。

其实,作为副团长,廖运泽本是可以在后方指挥战斗的,但他始终坚持在前线,说:“我不玩命的话,谁还会为国家拼命?”

战斗正激烈的时候,一颗子弹飞来,廖运泽左腿一麻,血流如注,他当场昏迷。幸好有位战友及时发现,随即将他背起,一路奔跑送到了后方医院。

医生说:“再来晚一个小时,他就没命了。”一天后,廖运泽苏醒后,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让我上战场!”

他可不光是嘴上说说,而是起身真的要走,被人拼命按下。廖运泽的勇猛,由此可见一斑。

1927年4月,蒋介石背叛革命,屠杀共产党人,我党决定进行反击。

8月1日,我党在南昌发动起义,打响了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已经是共产党员,又担任72团团长的廖运泽责无旁贷,参加了南昌起义。

因为敌强我弱,南昌起义遭到国民党的镇压,部队处于敌人的围追堵截中,廖运泽再显英雄本色。

当时,起义部队向南一路撤退,在广东遭遇军阀陈济棠部队围剿,形势危急。廖运泽拔出枪,大声对大家说:“你们护送周公等人突围,由我来断后!”

在廖运泽的从容指挥下,他的部队拖住了敌军,周公等人得以安全撤离。而廖运泽的命运由此出现转折,跟上级失去联系,待在了国民党军队,任第四十二军高参。不然的话,廖运泽在我军的地位肯定不低,要知道,南昌起义的时候,林彪的职务是个连长,大将粟裕只是个班长。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廖运泽走马上任,当了国军第92军21师师长,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抗战之中。他的驻地和新四军第4师驻地距离比较近,师长彭雪枫很担心两军发生摩擦。

有一天,彭雪枫收到一封信,是在延安任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训练部长的许光达写来的。他说,“老廖是自己人,有事可以跟他商量。”

许光达是黄埔五期生,他没有能赶上南昌起义,去的路上起义已经失败。这年年底,也已经是共产党员的他,在上海跟廖运泽在上海相遇,所以对廖知根知底。

廖运泽得知他写信给彭雪枫之后,哈哈大笑说:“懂我者,老许也。”

事实上正是如此,廖运泽在抗战期间,丝毫没有为难过新四军。

1949年5月,弟弟廖运升在浙江率110师(原暂一师)起义,远在广州的廖运泽受到牵连,上了保密局的黑名单,不得不出走香港。他虽身在香港,心儿早就飞向北京。

1952年夏,在周总理的安排下,廖运泽从香港回到北京,受到热烈欢迎。之后,他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开始为新中国建设做贡献。

1987年9月,廖运泽在南京作古,终年84岁。

廖家老大廖运升,出生于1901年,他上的却是黄埔四期,跟林彪同期。相比之下,廖运升的升迁较慢。林彪担任红军军长的时候,他只是国军的一个营长。

1937年抗战爆发的时候,廖运升的职务是安徽省保安第8团上校团长。直到1942年,他才调升鲁苏豫皖边区,任国民党挺进第5纵队(辖两支队)少将司令。

抗战胜利后,弟弟廖运泽已经是第八绥靖区副司令,林彪也成为野战军司令员,而廖运升的职务仅仅是少将旅长。

时间来到1949年5月,为人熟知的堂弟廖运周率领110师已经淮海战场起义5个月了。受其影响,担任新改编的第110师(师辖四团)少将师长的廖运升也率部投奔光明,在浙江义乌宣布起义。

1950年2月,廖运升任新政府南京市人民政府建设局秘书长、房管局局长。

1981年,廖运升与世长辞,终年80岁。

说完老大和老二,再说说堂弟廖运周。

廖运周是三兄弟中最小的一个,因此进黄埔时间也最晚,是黄埔五期生,跟大将许光达是同窗。他革命意志最坚定,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时间是1927年5月,这个时间段不一般。那正是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在全国掀起血雨腥风,到处捕杀共产党人,革命处于低潮的时候。

有不少人对革命失去信心,选择了投敌。而廖运周却毅然入党,开始了自己的革命生涯。几个月后,他跟二哥廖运泽一起参加了南昌起义。

所不同的是起义失败后,二哥跟组织失联,廖运周在组织的安排下潜伏在敌军内部,一直到淮海战役的时候发动起义。

反映隐蔽战线工作的影视剧,往往把潜伏工作拍得很轻松写意,一边与美女周旋一边跳舞打牌就顺利完成了任务。其实从事隐蔽战线工作充满风险,脑袋别在裤腰上,随时可能暴露,被砍掉脑袋。

廖运周潜伏敌人内部二十年,险象环生,惊心动魄。

比如在1939年秋,时任一一〇师六五六团团长的廖运周就遇到生死考验,因为做事不周,他被上司怀疑通共。

所幸上级仅仅是怀疑,没有真凭实据,只能将他一撸到底,降到三十一集团军干部训练班当大队长进行观察。

此时的廖运周十分镇定,不动声色,经受住了上级的考察,涉险过关,在两年后调回一一〇师任副师长。

1942年,廖运周接任师长职务,总算是坐稳了根基。

然而,此次事件对于廖运周来说是个不小的教训,从那之后,他开展工作的时候变得更加谨慎小心。

解放战争打响之后,昔日的同学在战场上所向披靡,战功卓著,廖运周却要在敌人内部,不能有所作为。

这让他极为压抑,也非常着急,他时刻准备着率部起义,为解放全中国立下战功。

上级非常理解他的心情,指示他在110师建立党组织,为起义做充分准备。

1947年6月前后,地下党委成立,廖运周自然而然地担任了书记,此后,他就开始翘首以盼,等待起义那一天的到来。

1948年11月6日,机会终于来到了。淮海战役到了关键时刻,我第二、第三野战军将60多万国民党军分割包围,蒋介石调兵遣将,打算在徐州地区和解放军决一雌雄。

11月24日,黄维兵团陷入重围,廖运周大显身手的时刻到了,他所在的第八十五军,就归黄维指挥。黄维兵团虽然被包围,但是武器精良,如果他拼死突围,战斗肯定打得极其艰苦,也非常惨烈。

而且这时候黄维手中有4个主力师,我军立足未稳,对方真要奋力突围,也不是没有可能逃出生天。那样的话,我军的作战目标就无法实现。

为了确保围歼黄维兵团,上级同意廖运周举行起义。廖运周随即向黄维表示:“110师愿意打头阵,杀出一条血路,好让长官突围。”

黄维对廖运周一直很信任,如今见他挺身而出,感动得眼眶湿润,握着对方的手说:“疾风知劲草,关键时刻还是要靠廖老弟啊。”

谁知道廖运周身在曹营心在汉,杀出去之后马上宣布起义,给黄维来了个釜底抽薪。得知消息,黄维捶胸顿足,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身边的亲信是共产党人,气得他直骂自己是“瞎了眼”。

直到三十年之后二人见面,黄维还赌气不跟对方说话。

110师战场上宣布起义后,很快便调转枪口,配合解放军对黄维兵团发起猛攻。敌人立刻军心涣散,兵败如山倒,全军覆没,黄维也成为俘虏。

三兄弟中,只有廖运周始终如一跟党走,他的职务也最高,担任了第四兵团第十四军第四十二师长。

1955年,廖运周成为开国少将。

1996年5月,廖运周将军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

三兄弟都是黄埔生,都成为将军,两个人都在关键时刻举行了起义,参加了革命阵营,可谓是殊途同归。

他们参加革命有早有晚,虽然经历不同,但是三兄弟都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自己独有的贡献,一时传为佳话。

参考史料:《传奇将军廖运周 》 作者:  长征出版社 出版社:  长征出版社

4 阅读:1468
评论列表

历来有些现实

简介:假装懂点历史,假装不懂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