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海外市场在物流、税务等多方面进行大力整顿,货物被查扣的事件高发,再加上海运费用不时狂飙,中小货代的生存空间不断被积压,“三天一小雷,五天一大雷”近乎已成为业界常态。即使临近年底旺季,货代业内的“雷声”仍此起彼伏,随处可见。
01
浙江一货代停摆
近日,浙江某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发布了一则“货物处置权”转移公告,正式宣告停摆。
公告显示,由于公司经营不善,无力处理目前公司项下一切业务相关事宜……自愿将2024年5月至2024年9月所有客户与我司合作出运货物的所有货运代理业务的“发货人货主权”即货物处置权主动转移给三家货代公司协同处理,并表示这三家公司处置本公告关联货物产生的一切责任由本司承担。
根据天眼查数据显示,这家公司成立于2024年1月22日,从事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注册资本为1000万人民币。然而仅运营不到一年就被市场无情淘汰,可见今年货运行业的处境之严峻。
事实上,今年最大的变数是运输环节中货代公司垫付成本的激增。自去年11月起,也门胡塞武装开始在红海对商船组织多次袭击,迫于压力,很多国际航运公司只能选择避开红海,绕道非洲好望角。但随着行程的递增,海运费的价格也随之上涨,直接影响货代公司的资金投入能力。
此外,随着海外清关审查日益严格,货物被扣押后的滞留费与向同行支付的柜租都不断挤压它们。据了解,今年美国海关延长了货物的通关时间,时间甚至能到15-30天。而海关查验力度的加大,一旦同批货物在查验时出现问题,其他卖家的货物同样会受到影响,甚至可能涉及上百家商户。
以上种种,无不对货代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和资金运作能力给予了极大的考验。在这种情况下,难以承受的公司只能被迫出局,使得行业内的货代暴雷事件变得愈发频繁,也由此埋下了极大的隐患。
02
多个货代因失信被点名
本周二,深圳货代协会公布了一条截至 2024 年 7 月失信被执行人信息的通知。协会表示,通过申请获取了行业(限深圳地区)的相关失信企业名单,超 150+ 家失信货代企业、货主被曝光,具体涵盖海关失信认证企业名单、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重大税收违法案件等。
基本上,货代失信,多为低价揽收,收到费用之后拖延,找各种理由收取其他费用,比如遇到查验需要赎货,各种理由拖延,直至失联,货物和运输费用全部被卷,更有甚者拖欠上游庄家的运输款。
而货主失信,一般为刚开始小批量发货,付款及时,因多次合作,比较信任,或者给了账期,后期付款开始拖延,然后突然开始走大货,从此开始一直拖延不付运费,直至失联。
当然,这些货代“黑名单”的背后,同样也揭示了行业本身标准的缺失。
随着行业内卷加剧,货代为了维持业务量进行低价揽货,导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例如,有因服务流程非标导致代收货款不规范、运输合同变来变去、货物丢失扯皮等情况,也有因服务评价体系缺失则让整个货代市场无法建立信任机制,很多货代企业完全是为了骗而存在的,有的骗货款,有的骗运费,市场毫无信任度,有卖家表示还曾遇到过货代扣单敲诈勒索等……如今随着行业合规化进程加速,货代行业也开始进入清算期。
企查查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成立3-5年、5-10年的货代公司注销率分别为51.4%和81.4%。近年来,每年新成立的货代公司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2019年有8.9万家,到2023年仅剩1.59万家。另外在雨果跨境发布的《2024跨境电商行业二季度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二季度,63%中小货代企业的营收相比一季度出现下滑,其中,15%中小货代企业的营收下滑幅度高于50%,仅12%中小货代企业的营收高于一季度。
对于货代行业,合规经营不仅是生存之本,还是发展之道。另一方面也为卖家们敲响了警钟,在找寻合作货代公司的过程中切勿贪图便宜,最好通过服务、渠道、时效等多方面考察货代公司背景,拒绝低价诱惑,谨慎做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