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剧!科大讯飞与虾皮两员工猝死,加班成为生命危机

新洞察 2024-06-19 10:17:29

上午和一个同事聊天,他一个同学在科大讯飞,今天早上7点在家猝死,据说此前已经连续加班了几个月。

事情上了热搜,家属去了公司,讯飞成立了工作小组,依然无法安抚。

据说是因为人死在家里,公司认为不是工伤,所以家属情绪很激动。

38岁的年纪,上有老下有小,突然就天塌了。

然后中午吃饭的时候,看到热搜上另外一个猝死的新闻:跨境电商企业Shopee一研发人员,在工作时段突然猝死。

据Shopee员工透露,“平常一般要加班到晚上9-10点,没有加班费;晚上加班也不会有调休,除非加班到凌晨两三点,第二天可以休息半天”。

报道引用该员工的一句话结尾:“不过,总体还是比其他互联网企业好一些。”

我愿称之为神来之笔,跟其他互联网公司比,要好一些。员工加班猝死了,还能来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么?

一天两个加班猝死的热搜,让我想起来前两天上热搜的宁德时代。

宁德时代向员工发出了“奋斗100天”的号召,施行896的工作日,即早上8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每周工作6天,共“奋斗”100天。

另外,还补充通知:外籍员工不强制,按照他们的意愿。

在996的福报下,过劳死屡次出现,然而时至今日,996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向896、906、997进化了。

之前有人用经济学观点解释,只要咱们把欧美日韩企业打趴下,就有好日子过了,工资节节高。

宁德时代是什么企业,连续七年全球动力电池一哥,什么松下LG被杀得毫无招架之力。

然而员工待遇呢,工作时长和强度呢?经济学没法解释。

特别是通知强调,加班只针对国内员工,不强制外籍员工,这就很难绷。

这几年的大厂员工过劳死案例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拼多多,2020年2 月拼多多23岁员工凌晨一点半猝死。

而拼多多的官方账号,则宣称,谁不是在拿命换钱?

这些事件短暂地上过热搜后,也逐渐不了了之。

后面我们也看到了,拼多多开启“全员硬核奋斗模式”,每13天休1天,且硬性要求,每个月的工作时长不低于300小时。

就这样,靠着拿命换钱的员工,拼多多市值超过了阿里巴巴。

这似乎是个很魔幻的事情,你越敢于践踏劳动法,越敢于压榨员工,越不关心员工的死活,你公司发展得就越出色,市值就越高。

过去三四十年,我们国家的经济飞速发展,一定程度赶上了发达国家,有些地方则做的还不够。

其实想改善恶劣的劳动环境,一些国家已经给出了答案——就是罚。

比如以加班著称的日本,完全可以借鉴。

1980年代的日本人,全国1/4的雇员,每周工作时长超过60个小时,过劳死现象层出不穷。

这种情况直到2010年代终于得到缓解,因为日本在2014年出台了《过劳死等防止对策推进法》。

2015年,日本电通公司要求一名24岁的新员工每月加班100小时,导致员工压力过大而自杀。

电通因此受到劳动部门调查,社长辞职谢罪,公司为死者家属支付了超过一亿日元赔偿。

没有别的灵丹妙药,就是罚,一亿还不停手就罚两亿,罚出个遵纪守法。

哪有什么良心发现,只有趋利避害。你不给他罚怕了,他就永远不会觉得自己会被吊在路灯上。

最后,

我们不能幻想他们良心悔改,也不能等待那个人回来拯救我们,更不能指望在“00后整顿职场”。

对于普通人来说,无非就是有多大能耐出多少力,如果没有底气直接反抗,那就尽可能不要为虎作伥。

我们也许没有能力改变什么,但至少可以成为舆论呼声的一部分,一起避免被遗忘。

能做一点是一点,如是而已。

-END-

0 阅读:10

新洞察

简介:有温度,有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