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中国者,不可徒言偃武修文——话说清代阅兵

看史论史说史解史 2023-09-28 13:53:04

“阅兵”是一个国家对武装力量进行检阅的仪式,在我国历史上阅兵传统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在鲁国史书《左传》中就有“秋八月壬午,大阅”的记载,在其后的史书中,阅兵的相关记载可谓是史不绝书、极其频繁。而随着时代的演进,阅兵的规制和仪制越来越完备,进而成为军队的一项正规制度,直至清朝,其阅兵程式变得更加正规有序,下面我就来说说清代阅兵。

清大阅图

清代阅兵层级众多,有皇帝在京师的大阅、皇帝亲临地方简阅、由阅兵王、大臣定期举行的校阅、中央派钦差大臣检阅等。

而清廷最为重视、‬地位最高的是“京师大阅”。

“大阅”是皇帝检验部队训练成果,考察部队战斗力的最隆重的仪式。早在天聪六年正月,清太宗皇太极就亲临沈阳北演武场检阅队伍,只是这次检阅的重点是佟养性管辖的汉军火器营,“上幸北演武场阅兵,额驸佟养性率所统汉兵,擐甲胄,执器械,列于两傍,置铅子于红衣将军内,树的演试之”。

《清太宗实录》

其后皇太极又举行“大阅”两次。在天聪七年十月,八旗护军被列为左、右两翼,汉军马、步兵为前营、满八旗步甲为后营,结成方阵,前列“前设红衣炮三十位及各种大小炮”。演习时,两翼护军(应该是骑兵)采取包抄姿态,汉军马步兵和满八旗步兵在红衣炮的掩护下鱼贯而进,迂回合围。

《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

天聪八年二月,皇太极大阅于沈阳北郊外,参演部队有满八旗、蒙古二旗、汉军一旗,共十一旗行营兵。参演兵种有汉军炮兵,满洲、蒙古步兵,骑兵,各处守城应援兵,守城炮兵,队伍绵延长达二十里,这段没有记载任何战术动作,很可能皇太极只是为了单纯炫耀兵威。

《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

在清朝入关后,顺治时期规定,“大阅典礼,三年一行,永著为例”。据《清会典事例》记载,一般来说大阅会在北京的南苑、玉泉山、畅春园等地举行。而从程序上来看,大致由选定吉日、先期训练、立军幕、起驾行宫、各营列阵、皇帝阅兵、皇帝还宫七个步骤组成。

其大阅之典在康乾时期达于极盛,在乌兰布通之战后,清廷选派每佐领“前锋各一名,护军各六名,鸟枪护军各一名、马甲各四名、汉军马甲各二名,每旗炮十位,每炮兵十名,火器营兵千五百名”,举行大阅。根据《清会典事例》统计,康熙三十年左右,清廷的满八旗有611个佐领、4个半分佐领;蒙古八旗有193个佐领、1个半分佐领;汉八旗有252个佐领,其参演规模估计达到了11000多人。阵分前队、后队、翼队,前队由前锋营、护军营、骁骑营、汉军炮兵、鸟枪兵组成,有7000多人;后队由护军、骁骑营满蒙骁骑及汉军鸟枪骁骑组成,有2600多人;翼队由前锋营、护军营、骁骑营组成,有1800多人。在这个大阅阵型中,位居中央的前队占据了绝大部分火力和兵力,总体布置前重后轻,玩的显然是中央突破的战术。

《清会典事例》

康熙三十四年,康熙帝于南苑西红门大阅八旗兵阵,第一队以汉军火器营、鸟枪步兵居中,炮位排列左右,满八旗火器营分列两翼;二队以前锋营居中,护军分列两旁;三队为八旗护军;两翼则有应援之兵。此次大阅对清廷来说,具有划时代意义,先以火力打击敌人,再用骑兵进行冲击,两翼有应援之兵,步兵凭鹿角固守,清廷后世大阅就是以此次阅兵为蓝本的。

《清会典事例》

在雍正六年,清廷出台大阅细则,对大阅的官兵数目、器械、营伍、各兵种占地面积、间隔距离都做了事无巨细的规定,首队之前是汉军、八旗火器营,共8374人;首队为前锋营,共4410人;又次为护军营、骁骑营,共3520人;两翼则为护军营、骁骑营,共1764人。其他如鸣角、鸣锣、禁约欢哗兵,合计18771人。

雍正六年阅兵细则

雍正六年所用的阅兵套路,战术与康熙朝大阅基本一致,就是增订了许多细节。乾隆以后,除了对人数稍有删减之外,几乎再无变动。

大阅对清廷来说有军事与政治意义。从政治上来说,政权的合法性、正统性以及皇权至高无上都要通过阅兵来表现。在军事上自然有整顿军队、不忘武备的效果,也有震慑藩部的效果。康熙二十四年,在大阅中,清军连续施放红衣火炮,“阿海台吉及众蒙古惊惧失色,有仆地者,有匍匐不能起者,有起而战栗不能止者”。用曾国藩的话来说就是“天弧亲御,外藩从观,军容一肃,藩部破胆”。(议汰兵疏)

《康熙起居注》

当然,清代皇帝除了在京师阅兵外,也到全国地方阅视部队。康熙四十二年,康熙帝亲往西安阅兵,表示:“西安官兵皆娴礼节,重和睦,尚廉耻,且人才壮健,骑射精练。朕巡幸江南、浙江、盛京、乌喇等处阅兵,未有能及之者,深可嘉尚。”

《清史稿》

‬八旗、绿营简阅制度

所谓“简阅”,是八旗、绿营由王、大臣、或督抚定期检验部队教练情况的制度,也是促进军事训练和形式。

八旗简阅军士,是从顺治年间开始的,京师八旗前锋营、护军营、骁骑营、火器营每月定期进行较射、操演。如骁骑营以每月上旬逢四、逢八,每月中下旬逢三、逢八进行较射;前锋营以每月上旬逢二、逢六,中下旬逢一、逢六进行较射。三年考验甄别一次。

每年京营官兵进行合操,“本旗各营官兵合于一处,各于本旗教场操演二次”,在合操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大操,各旗官兵汇集一处操演,旗营大臣必须亲自监督稽查,如果有无故不到者,王、大臣指名参奏。而各省驻防官兵的简阅制度和京师八旗相同,只不过是由将军、都统、副都统来执行操演任务。

《清会典事例》

直省绿营的简阅,是由该地的督抚提镇执行,各省督抚提镇根据距离远近,一年或数年亲自简阅一次。

乾隆年间确定的提督检阅制度

‬钦派大臣简阅

为了督促地方练兵,中央也往往会派知兵的钦差大臣会同总督、巡抚、提督、总兵简阅驻防八旗和各地绿营的训练情况,所谓“钦差大臣查阅,亦以验其技勇之生熟,兵数之虚实,粮马之盈亏,以觇该督抚提镇平时训练整饬之实政”。在一定程度上对遏制了地方部队疏于训练的弊端。

清代确立的简阅制度对提高部队战斗力确实有着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清朝国力的衰弱,政治腐化,大阅制度在嘉庆十七年便已经不再举行,而八旗、绿营校阅也并不实力举行,军队战斗力衰弱遂不可避免。

引用文献:《清会典事例》、《康熙起居注》、《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清史稿》、《清太宗实录》、《左传》、《曾国藩全集》

0 阅读:34

看史论史说史解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