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尔多年布局付之东流,欧盟统一对华征税,中国已开始增购黄金

知鉴明过去 2024-06-08 10:40:44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欧盟要出手了!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开拓欧洲市场的进程中,欧盟竟然打算亮出"关税牌"。据透露将于7月4日正式加征针对中国的临时入境关税,虽然税率尚未公布,但这一动向已昭示着欧盟对华政策正发生戏剧性转变。

一直以来,欧盟都声称将与中国相向而行、实现"相互开放"。然而临时关税的出台,不啻是欧盟在贸易利益面前抛弃了自身的承诺,对中国产品的一种"歧视"。欧盟的动机到底是什么?中方是否会予以反制?欧中两大经济体是否将就此陷入新一轮贸易战的旋涡?

欧盟将对华加征新能源汽车关税一事,其实早有端倪。虽然欧盟官员将其美化为"临时性"关税,但从他们的表述中不难发现,这已然暴露出欧盟对华贸易政策正发生根本转变。

按照欧盟此前的说法,他们一直鼓吹要与中国"相互开放"市场、加强双向投资,以期实现"互利共赢"。可就这次,欧盟对华政策的实际操作却与其言辞南辕北辙。

如今干脆直接对中国企业在欧洲市场的主力产品动手,可谓是肆无忌惮、行动决绝了。

欧盟此举背后已暴露出了他们对华"双重标准"的实质。一方面,他们吹捧对中国敞开国门吸引投资的诚意;另一方面,却对中资企业赴欧投资设置层层关卡和壁垒。

也就是说,欧盟对华政策,已不再是所谓"开放、包容和互利共赢",而是将贸易利益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甚至不惜牺牲国际公信力和诚信,对中国产品采取"逆差歧视"。

那么,欧盟为何会在对华政策上出现如此大的转折?这不得不从欧盟内忧外患的复杂局势说起。

首先,欧盟内部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问题上从未达成一致。一些老牌汽车制造强国,比如法国等,一直将汽车产业视为重点发展方向,但新能源汽车技术上的短板却让他们在与中国企业的竞争中处于下风。

也正是出于维护本土利益的考虑,这些国家不惜在欧盟内部硬推对中国汽车加征惩罚性关税,以削弱中国产品在欧洲市场的竞争力。至于小国的反对声音,在大国的操控下便不难想象其下场。

其次,欧盟对华政策转向还受到了美国贸易战的拖累影响。多年来,美欧两家在制定对华政策时虽表面上步调一致,但实则存在明显分歧,欧盟向来比美国更加务实和开放。

不过,随着近年美国对华贸易战的持续升级,欧美两家在某些问题上的观点出现同步化倾向也就不足为奇了。对华加征关税,正是欧盟在美国阵线上的一次全新战略试水。

再者,俄乌冲突的爆发也加大了欧盟内部的分歧。一些亲俄国家与主流西方阵营在应对中国问题上存在明显分歧,于是只好采取对华逆差歧视的"妥协"方式,损人不利己。

面对欧盟这一背信弃义的做法,如果欧方一意孤行实施加征关税,中国将不得不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维护自身利益。

据北京日报的报道,自2022年11月份以来,我国央行黄金储备已实现连续18个月增加,4月末我国央行黄金储备7280万盎司,想通过这样的手段降低对美元欧元等外币的依赖。

如果贸易战一旦爆发,双方必将遭遇惨烈的对抗。届时,中国产品在欧洲市场无疑将备受重创,但欧盟同样也难逃被我国拉入反制的命运。

毕竟,中国不仅是欧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主要贸易对手,更是欧盟最大的单一贸易伙伴。一旦双方陷入贸易战的泥潭,欧盟企业也必将在中国市场遭受重创,成为最大输家。

然而,欧盟官员似乎并未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对中国加征关税的决定,无疑已将双方推向了一种无休止的恶性循环,中国也会采取相应措施,而欧方为了在贸易战中夺取主动又会祭出新的关税大棒,如此周而复始,最终双方恐怕只能被卷入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中。

我们期待欧盟能在临近加征关税动作前,还有那最后一点点理智,没有了像默克尔这样的政治家,欧洲下出了一步又一步错棋。

贸易战从来都是没有赢家的,这已被中美两国上一轮贸易战的教训所证明。如今欧盟步美国的后尘,对华征税举措恰恰证实了它们并未从历史教训中汲取智慧。

我们当然希望欧盟能够在此之前醒悟,停止将贸易利益置于至高无上的做法。毕竟,中欧两大经济体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双方的利益也是高度紧密相连的。

一旦开启新一轮的贸易战,受损的不仅是双方企业和消费者,更将给全球经济和贸易秩序带来沉重冲击。我们是否真的应该为了一己之私而破坏国际经贸规则?为了私利而牺牲整个人类共同体的利益?

因此,我们希望欧盟本着平等相待、相互尊重的原则,不要再一意孤行、移花接木地模仿美国对华贸易战的做法,这种做法只会令彼此都遭受无谓的损失。

作为当今世界上两大重要经济体,中欧双方更应担负起维护全球和平繁荣的重要使命。我们应肩负起引领人类共同体走向美好未来的崇高责任,以自身的实际行动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正能量。

欧盟对华加征关税的做法已然暴露出其对华贸易政策正发生根本转变,背离了之前"相互开放、互利共赢"的承诺。双方一旦陷入贸易战,将给全球经济秩序带来沉重冲击。我们当务之急是摒弃对峙姿态,化解贸易分歧,缓解局势紧张,切实维护好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中欧两大经济体携手并进,方能在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让我们以更加理性、睿智的姿态,共同维护好人类共同体的利益,为世界和平注入正能量,谱写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新篇章。

信息来源:

原创2024-06-05 14:57·澎湃新闻 欧盟推迟公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决定,欧盟内部意见不一

原创2024-05-29 13:23·澎湃新闻 观察|美欧围堵中国新能源车,“全球南方”能否成为出口新增长点?

0 阅读:427

知鉴明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