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成盛世,被汉文帝赏识,却难独善其身贾谊到底陷入了什么局?

品史学家江樵 2023-09-28 04:57:10

最近,陕西高校教师跳楼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李老师才华横溢,却在33岁选择结束了自己的一生。这令我们唏嘘和惋叹,不由自主想到一个同样在33岁时离开人世的西汉名士——贾谊。

贾谊,一个生不逢时的天才。其一生短短33年,却在漫长的西汉历史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他还是知名的政论家、文学大家、西汉文赋的代表人物。在朝期间,贾谊提出了很多远超时代眼光的政见,如为人所熟知的重农抑商、推恩令、独尊儒术等政策都最早源自贾谊。可以说,贾谊为汉武帝时期的社会革新指明了方向,绘就了蓝图。我们的伟大领袖也称赞贾谊“胸罗文章兵百万”,堪称王佐之才。

贾谊所处的文景盛世,理应是百花齐放、人尽其才,但能臣何贾谊却为何得不到应有的重用,且处处受到打击呢?

有人说,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怀才不遇,下属有几斤几两,识人无数的领导都能够看得清清楚楚。

可贾谊之才,世所公认,那么,为何其结局却十分悲惨呢?

究其原因,贾谊干了太多创新的事情,俨然成了改革家。

所谓改革,必然会触碰到既得利益者的奶酪。因此,汉文帝给了贾谊一个改革创新的平台,让他得以充分施展其出众的才华,但也让他承担了与其身份不相匹配的压力。

成为孤臣,也是改革家贾谊必然的结局。但其过早陨落,也殊为可惜。

贾谊的命运,揭示了什么样的职场逻辑?他的职场之路,注定会充满荆棘吗?是否有改善的可能性?

西汉名士贾谊

贾谊矫矫,弱冠登朝

贾谊出生在洛阳,天资聪颖,年少时便通读通颂六经等古籍,很快闻名遐迩。据传,文帝在当代王的时候就听说过贾谊的大名。很快,他依靠硬实力被纳入张苍门中继续学习。张苍,是战国时期儒家大师荀子的学生。广为人知的,是他写下了古典数学名著《九章算术》。贾谊师从张苍,可以说,起点就非比寻常地高人一等,可谓从小一路开挂。

后来,他又顺利地得到河南郡守吴公的赏识,被纳入门下辅佐吴公治理当地的政务。吴公有了贾谊的强力辅助,很快,河南跻身为西汉时期GDP考核的第一名。西汉时期选官制度还处于察举制阶段,其卓越的政绩得到了文帝的赞赏,吴公也顺水推舟将手下的得力干将贾谊推荐给文帝。

公元前180年,汉文帝征召时年21岁的贾谊入朝,委任博士的职位。“贾谊矫矫,弱冠登朝”。遍观朝廷上的博士,贾谊是其中最为年轻的。

在当时,贾谊可谓少年成名,一举登入朝堂。贾谊自身天赋异禀。不仅通读经典而且擅写文章。每逢文帝召集大家讨论政事,其他善于打仗而薄于文略的老臣们还来不及发言之时,贾谊能问什么答什么滔滔不绝、出口成章。贾谊堪称鸿儒中的佼佼者。21岁的贾谊,已达到精思著文、连结篇章者的水平,可谓智商超群。

在朝一年之内,贾谊就连跳几级火速从博士被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回首贾谊短短的前20多年,其职业生涯如搭上火箭一般,仿佛生来就是要成为名人的。

西汉丞相张苍

君王赏识,才堪大用

文帝在位时期,皇权受到钳制,可谓危机四伏。首先,朝廷内的军功老臣手握实权,文帝匆匆即位皇权还不稳固。其次,朝廷外诸侯同姓王在分封制度下于各地发展壮大,形成尾大不掉、养虎为患的状况。其三,边境线上匈奴频频侵扰令人头痛。文帝曾进攻匈奴,诸侯王却乘机起兵。从此时的局面来看,攘外必先安内。

为此,贾谊先是献上《论积贮疏》,主张“重农抑商”。文帝刚接手皇位的时候,国家还处于相对积贫积弱的状态,人民生活水平也处于较低水平。在民间,弃农经商的人日益多起来,出现了“一人耕之,十人聚而食之”的情况。

贾谊指出“淫侈之俗,日日以长”可谓是针砭时弊,说到了文帝心坎里。因而,文帝以身作则,亲自下地耕作鼓励农民。大力执行重农抑商、轻徭薄赋的政策,使得文帝期间国家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民间的日子也富足舒服起来,出现了“海内殷富,兴于礼义”的盛景。贾谊的这个建议为西汉早期积累了厚实的家底,也为日后武帝时期的大汉盛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有钱了,就要巩固权力了。贾谊再次看准了诸侯王和军功老臣权势遮天的时弊,先后向文帝提出“列侯就国”和“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主张。当时的诸侯在朝廷中和军功老臣各自搅成一团,具有极高的话语权。“列侯就国”的意思就是把诸侯送回自己的封地,好将各股势力拆开再逐个打击。

我们知道刘邦在位时自身威望颇高,同姓王刚被扶持势力尚薄弱,与异姓王形成权利的制衡,最终逐渐解决异姓王的问题。而文帝时期同姓王问题却日益严重,形成尾大不掉的局势。从体系运作上看,各个同姓王之间与朝廷结构相似,各自在各自的土地上征收徭役,逐渐发展壮大形成各自的军事和经济力量。况且,文帝上位也没啥必须的理由。其他的藩王心想:你姓刘我也姓刘,你有兵我也有兵,凭什么你当皇帝我当诸侯?因此,中央权利和同姓王的矛盾越发突出。如济北王刘兴居、淮南王刘长先后起兵叛乱。

在梁怀王封地的贾谊,据此提出未生子先分家的策略以削弱诸侯同姓王,也就是《治安策》中“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主张。这个策略的精彩之处在于,多封同姓王,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拆藩政策,可避免一家独大的现象,且避免直接的硬碰硬。要知道,直接进行削藩会引起诸王的恐惧,这将迫使诸王联合起来共同对抗中央削藩的政策。这种局面一旦形成,文帝难免成为下一个被围在垓下的项羽。

而拆藩政策的提出,收到了削藩的效果,而避免了削藩的不足,可以说是削藩的改良升级版。对此,我们的伟大领袖对此也予以极高的评价,称“《治安策》是西汉一代最好的政论”。贾谊不愧为王佐之才。

七国之乱

过于理想化,终为当朝不容

从前文可看出,贾谊的主张,其实都是把握了时代的精准脉搏之后提出的良方。但问题在于其年少名高,又缺乏老练的官场经验。

我们知道文帝刘恒能登上皇位,也是一波三折。其母亲是刘邦时代的俘虏,有幸被刘邦看上诞下皇子刘恒。但其母不如戚夫人貌美,也不如吕后有心计,所以基本上刘恒和他的母亲一样不受重视,很快也远离朝廷中心,在朝外封地上做一个隐忍的小代王。后来,诸大臣不满吕氏专权擅政、扩充吕氏势力的做法,在吕后去世后很快掌握了军权。这时,疑问来了:立谁为皇帝呢?代王刘恒因为声名较好、为人低调和善,被朝中的军功老臣所看重。其实,最重要的一点,是刘恒基本上在朝中无权无势容易控制。由此成为皇帝第一人选。

“臣立王”的现象也变相说明,军功老臣们今天可以立你刘恒,明天也可以废你刘恒。由此可见,文帝刚登基、皇位还未坐稳时,急需养精蓄锐稳固根基,客观上需要延续前朝政策,不宜大刀阔斧的改革。

而此时,受到重用的贾谊心血来潮进献《论定制度兴礼乐疏》——设计一整套礼仪制度,主张改正朔、易服色、制法度、兴礼乐。这几乎是对所有现存秩序、习俗等等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整顿。从长远看,贾谊提出的这一套主张,正是儒家文官对于周天子王朝中周礼的追崇,希望建设一个纲伦有序、以天子为中心稳定的中央集权国家,可以说具有一定的远见卓识。但是面对现实,这却几乎是不可能实施的。因而,对于这篇《论定制度兴礼乐疏》,文帝只能弃之不用。

贾谊这个读书人,所学仅限于书本。长期的知识性训练,带来宽阔的宇宙视野,使其具备了远见卓识。但是年少成名,也使其有缺乏历练的不足。因而,贾谊提出的策略虽目标深远,但施行步骤不宜激进。他对改革的复杂性和长期性认知不足,在官场上也缺乏手腕,盲目高估了皇帝手中的实权,因而很快便成为权臣诸侯的眼中钉、肉中刺。

种种矛盾促使权臣周勃、灌婴等人批评贾谊“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文帝被权臣诸侯限制住话语权,皇位还不热乎,于是就将贾谊贬谪到长沙。公元前176年,贾谊经过汨罗江作《吊屈原赋》,以此表达内心的愤懑不平。

其实,贬谪他到长沙,实在是文帝拗不过大腿后的一个折衷选择,也是文帝出于对贾谊这个大才子的爱惜之情。要知道,贾谊“列侯就国”的言论早令同姓王看他不爽,将贾谊贬到唯一一个异姓王长沙王那里,实在是出于对贾谊的保护之心。将贾谊贬谪到长沙的三年,一方面是保了贾谊一命;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贾谊多多历练日后再委以重任。

而这三年,文帝逐渐坐稳了位置,开始不遗余力地打压权臣周勃,甚至将其抓入大牢。三年后的公元前173年,文帝召回屈居长沙的贾谊。奇怪的是,文帝召回贾谊只是问了些鬼神之事,并未委任重职,而是让他当梁怀王的老师。让他辅助诸侯王,实在是出于一片保护之意,意在贾谊的拆藩政策会持续执行;另一方面,诸侯王无法直接诋毁贾谊。直白点讲,这其实是有意将他当作未来的得力干将在培养。

然而,贾谊却并未领会到文帝深意。命运造化弄人。公元前169年,梁怀王刘揖在骑马过程中意外坠马而死。为此,贾谊十分愧疚,郁郁自责一年后就去世了。

这种表现,难免让人怀疑他在承受多年巨大压力后,是否患上了抑郁症,以至于导致了令人惋惜的结局。

贾谊故居

商鞅式的改革家

有人曾评价贾谊:应该上得天子心,下深交于绛侯周勃、灌婴一类人,等到皇帝不疑、权臣对他不提防时,必能够将自身的王佐之才全力用之。

殊不知,贾谊干的,就是改革积弊,巩固皇权的事。

纵观其所建之言、所献之策,都围绕着一个关键点:巩固皇权。他想通过大刀阔斧的改革,维护汉文帝不可撼动的地位。

贾谊看起来充满了正能量,使命伟大而光荣;但他绝对是吃亏不讨好:

首先,得罪了诸侯。削藩这个事,不光贾谊,晁错也在积极建言献策,可见当时汉文帝是同时培养了好几个种子选手。这两个人的建议,显然极大地得罪了诸侯。

得罪了功臣。刘邦在位期间封了一百个多列侯,其中大部分都是开国功臣。这一帮人就形成了庞大的功臣集团。汉初,由这帮功臣参知政事,他们有功。现在,贾谊提出让他们放弃在朝中的话语权,回到自己的封地,他们能高兴?

得罪了小人。文帝的宠臣邓通,靠着私铸钱币发了大财。但贾谊从国家长远发展着眼,提出要将铸币权收归国家,这不是断了邓通的财路么?因之,邓通“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便在文帝面前说了贾谊不少坏话。像这种提升国家实力、断人财路的事,估计贾谊也没少做。

进行改革,仅仅是思想有锐度是不够的,还得需要足够的韧度。因为既然把大家都得罪光了,肯定要做好被集火的准备。

这就和商鞅一样,得具有不惧艰险的思想觉悟。

幸运的是,贾谊死后,其曾提出的政策几乎都得到了执行。然而这个过程是缓慢的,像温水煮青蛙一般。经过刘邦、吕氏、刘恒、刘启四代人的努力,皇权几乎完全得以收复。权利交接到武帝手中,国力昌盛、皇权集中让武帝得以大展身手。

而武帝所执行的推恩令,其智慧之源,正是贾谊的《治国策》。回首来看,西汉的这几位皇帝一路延续了削蕃的举措。王勃《滕王阁序》“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半夜问鬼神的文帝自然也不是个痴迷黄老无为之术的昏君,实则是一个无为而又有大为的明君。

为何会不问苍生问鬼神?这也是汉文帝的一种帝王术:召回贾谊,本就是对他的一种鼓励和支持。但面对强大的对手,文帝又不能将对贾谊的支持公开化,让自己丧失周旋的空间。一切需要交给时间。

想必贾谊也看出了文帝的一番良苦用心。但奈何他没能扛住重压,没有迎来黎明时刻。

毕竟贾谊年少成名,一路顺风顺水,还缺乏一点挫折的磨炼。

其实,对比同时期的文帝,我们就可略知一二。文帝少年可谓苟且偷生、隐忍数年,天时地利人和才荣登皇位。相信刘恒自少年时代起就对时机和隐忍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也就形成了稳重内敛的性格。

而贾谊这一生,在智商超群之外缺乏历练打磨,令人感到非常惋惜。“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倘若贾谊能够等待时机、能够在官场有所忍耐,结局定会有所不同。“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

过秦论

尾声

回望贾谊的一生,不由使人想到最近陕西高校教师跳楼事件。这位老师叫李浚铜,就读西安音乐学院、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莫斯科格涅辛音乐学院,曾经获奖无数,并以被引进人才的身份进入到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担任教师。可他同贾谊一样,短暂人生只有33年。

我们不知道他生前经历了怎样的危难、受到了何种威胁,只是非常遗憾,一个满腹才华的青年教师,竟这样离开!结合这件事,让我们在贾谊不能自用其才的定论中又看到另一种可能。贾谊生错了时代。如果他生在汉武帝完全收复皇权的时候,也许能够有另一番大作为。这,大概就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吧。一方面,我们为这些不公待遇鸣不平;另一方面,希望将要面对如此现状的人们,做好百炼成钢的勇气。历史上,勾践卧薪尝胆、司马迁宫刑后而写千古著作《史记》的故事启示我们:如自认怀才不遇者,只要隐忍、等待、勇毅前行,默默奋斗,就可能迎来云开日出之时。这,便是逆商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就像《易经》中的乾卦六龙所警示的一般:

所谓潜龙勿用:在时机尚未成熟之时、自己能力还不够的时候,需要像龙一样在水下积蓄自己的力量。

所谓见龙在田:经历了游潜水者见鱼虾、游深海者见鱼鳖、游深渊见蛟龙的历练后,方可抓住时机,在人间展露头角。

所谓终日乾乾:这时要提高自身的警觉,勿要因为展露头角有所功绩后骄傲妄语,每日应反省自身的言语与行为。

所谓或跃在渊:重要时刻抓住时势,奋力一搏将人生和事业推向高峰。

所谓飞龙在天:在前期经过历练后,时机到来人生恰好处于大展身手的时候,一飞冲天。

所谓亢龙有悔:到达巅峰之时,防备物极必反,懂得功成身退,留给自己一个好名声,留给新鲜血液更多的机会。

成事在人、谋事在天,唯有耐心等待潜心历练,方能飞龙在天。“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

0 阅读:3

品史学家江樵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