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一到年底,那氛围比过年还热闹几分。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准备着各式各样的年货,其中最让人怀念的莫过于那石臼里打出来的糍粑了。记忆中那“咚咚咚”的捣米声,就像是年味的前奏,响彻整个村子,如今咋就少了这份热闹,多了些机器轰鸣的冷清呢?
记得小时候一到腊月,村里的大人们就开始忙活起来,挑上几担上好的糯米,浸泡、蒸煮,那一锅锅热气腾腾的糯米饭,香气四溢,馋得我们这些小孩子直流口水。接着重头戏来了——打糍粑。
大人们合力将蒸熟的糯米倒入石臼中,石臼圆滚滚的,沉甸甸的,仿佛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几个壮劳力轮流上阵,手持粗大的木杵,一边喊着号子,一边用力捣打。
“一杵打下去,二杵更带劲,三杵糯米黏成团,四杵五槌喜洋洋。”老人们常说这打糍粑啊,讲究的是个力度和默契,力要使得匀,心要合得紧,打出来的糍粑才够劲道,够香甜。
随着“咚咚咚”的节奏,糯米逐渐变得软糯粘稠,最终黏成一团,这就是糍粑的雏形了。
孩子们则围在边上,眼巴巴地看着,偶尔还能偷吃一小块刚打好的糍粑,那软糯香甜,至今仍是心头好。大人们则笑着,边打边聊,谈论着家长里短,那份温馨与和谐,是我至今无法忘掉的。
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曾经家家户户必备的石臼大多被闲置在角落,蒙上了灰尘。取而代之的是一台台现代化的机器。按下按钮,机器自动运转,几分钟就能出一大盆糍粑,效率是高了,似乎少了那么一份人情味。
年轻一代纷纷外出打工,村里留下的多是老人和小孩。打糍粑这样的体力活,对他们来说,既费力又耗时,自然就被机器所取代了。
现在人人奉行时间就是金钱,追求的是效率与便捷,机器打糍粑虽然口感上可能略逊一筹,但胜在速度快、产量大,满足了市场需求。
老一辈人对手工制作糍粑有着深厚的情感与技艺,但随着他们的老去,这些传统手艺面临着失传的风险。年轻一代对此兴趣不大,更愿意接受新鲜事物,导致石臼糍粑的制作技艺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说到这,很多人都会感慨:“机器打的糍粑,就是没有石臼打的好吃!”这话里藏着多少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传统手艺的尊重。
石臼打糍粑不仅仅是一种食物的制作过程,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与传递。大家围在一起共同劳动,那份亲密无间、其乐融融的氛围,是任何机器都无法复制的。
“机器打的糍粑,少了那份人情味,也少了那份‘烟火气’。”村里老人摇着头感慨道。是啊,机器虽快,却少了那份手工的温度,那份人与人之间合作的默契,还有那份等待中的期盼和喜悦。
手工打制的糍粑,经过反复捣打,糯米中的淀粉分子得到充分糊化,口感更加细腻、有弹性。
石臼糍粑,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它承载着农村人的勤劳与智慧,见证了岁月的变迁与传承。而机器打糍粑的普及,无疑是对这种传统文化的冲击与淡化。
结语:
我们或许应该放慢脚步,去回味那些曾经的美好。石臼打糍粑,不仅仅是一种技艺的展现,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它让我们在忙碌之余,能够感受到家的温暖与亲情的可贵。
或许,我们可以尝试在节假日或家庭聚会时,重拾这份传统手艺,让石臼再次响起那熟悉的“咚咚咚”声。让这份温馨与甜蜜,继续在我们的生活中延续下去。毕竟有些东西,是机器永远无法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