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曾经的湖北第二城,为何会沦为四线城市?

全景说说历史 2024-09-21 14:41:08

这可能是全国区县实力最悬殊的城市,

不管是经济、还是面积、人口,县都碾压市辖区,

它就是曾经的湖北第二城,如今的四线小城市—黄石。

黄石位于湖北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距省会武汉70公里,

于1950年8月建市,是继武汉之后,湖北成立的第一个地级城市,这就是鄂B曾经的实力。

黄石所在鄂东南低山丘陵,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铁、铜、金等矿产储量全省第一,素有“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的美誉。

黄石地区是中华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三千多年前,先人便在大冶铜绿山大兴炉冶,著名的战国曾侯乙编钟,其铸造所用的青铜材料就来自大冶。

黄石地区还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摇篮。1893年,由湖广总督张之洞主持兴建的亚洲第一个现代化钢铁企业—汉阳铁厂正式投产,其原料便来自中国历史上第一家用机器开采的大型露天铁矿—大冶铁矿。

为了把大冶铁矿的矿石经长江水运到汉阳铁厂,还专门在铁山与江岸石灰窑之间修建了湖北历史上第一条铁路—铁(山)黄(石)线。

1908年,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合并,组成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煤铁厂矿股份有限公司(汉冶萍公司)。

在汉冶萍公司的带动下,大量资本涌入黄石,创办了一系列工厂,如大冶铁厂、华记水泥厂、黄石电厂、源华煤矿公司等。

清末民初的黄石,是中国唯一拥有钢铁、水泥、煤炭、电力等重工业部门齐全的矿冶工业基地。

1949年9月,湖北在大冶设立“湖北省大冶工矿特区”,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工矿特区。

大冶工矿特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两个人口和商业比较集中的乡镇:黄石港和石灰窑。

黄石港位于磁湖入长江口,这里江流平缓、岸势稳定,利于船舶进入停靠,自古以来便是长江边上重要的码头。

石灰窑是湖北第一条铁路—铁黄线的终点站,黄石地区的货物大多从这里走长江水路,运往全国其他地区。

大冶工矿特区完备的重工业体系对新中国工业发展来说很重要,为了尽快恢复生产,工矿特区设市势在必行。

1950年8月21日,湖北把工矿特区从大冶专区划出升为省辖市(地级市)。

以黄石港、石灰窑两地定名为黄石,湖北第二个地级市就此诞生。

1962年,大冶县正式划归黄石市管辖;1994年,撤销大冶县,设立大冶市(县级)。

1997年,阳新县从咸宁地区划归黄石市管辖,黄石市行政区划最终定格在4区1市1县。

“一五”计划时期,以武汉为核心的鄂东地区成为国家重点建设区域,伟人甚至两度前往黄石视察指示工作。

改革开放以前,黄石这座年轻的城市,凭借丰富的矿产资源,崛起为全国闻名的矿冶名城,拥有大冶钢厂、大冶铁矿、华新水泥、大冶有色等大型企业。

改革开放以后,以重工业为主的黄石开始走下坡路,先后被经济更活跃、市场更大的襄阳、宜昌等城市超越。

进入21世纪后,黄石不仅要承受产业转型的压力,还要面临矿产资源枯竭的困境,积累几十年的生态旧账也要还上,经济持续低迷。

如果不是后面的城市要么条件一般,要么面积太小,黄石全省第九的位置还不一定能保住。

虽然黄石的经济不是很突出,但湖北依旧把它放到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

首先,黄石区位条件优越,是湖北的“东方门户”,是距离长三角最近的城市之一

其次,黄石工业基础雄厚,适合承接一些长三角产业转移

最后,黄石交通便利,武黄城际实现“公交化”运行,半小时就可以抵达武汉;距离亚洲最大货运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仅10公里,货物可实现“一日达全国、隔夜达全球”;

黄石拥有长江中游最大的单体港口——黄石新港,2023年黄石港吞吐量突破了8000万吨。

虽然黄石是强县弱区的城市,但其发展早已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如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就放在大冶市,

黄石新港就放在阳新县。黄石甚至把体育、科教、休闲等中心放到大冶,就差把大冶撤县(市)设区,把行政中心迁过来。

当初黄石设市时,只是把工厂、人口、商业集中的区域划为市辖区,因此面积不是很大,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土地基本开发完毕,城建往大冶发展是大势所趋。

如今市辖区拥有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铜绿山古铜矿遗址、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华新水泥厂旧址、源华利华煤矿旧址等资源,非常适合开发为工业和文化旅游。

此外,黄石还是武汉光谷科创大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

光谷建有黄石(武汉)离岸科创园,初步形成了“研发在武汉、制造在黄石;

头部在武汉,链条在黄石;孵化在武汉,加速在黄石”的产业分工格局。

在一定程度上讲,黄石之于武汉,类似于苏州之于上海、东莞之于深圳。

0 阅读:1

全景说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