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文人士大夫等各种职业、各种阶层的学佛法的居士,往往以维摩诘为榜样,实际上几乎没有一个学像的,论真实境界,比维摩诘大居士更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维摩诘是菩萨境界的居士,在家居士能修到维摩诘那等境界的人历史上几乎就没有,这是为什么呢?按维摩诘的说法在家人也是可以修出世法的,那为什么在家居士往往修不了更高境界的出世法呢?
其实关键就在一个出离心的量,一个“舍”字!
一入红尘深似海,世间有几天真心?
在家居士往往也有各自的俗世生活,也大多都会结婚生子。可是一结婚往往就被困住了,舍不了夫妻恩爱、儿女亲情。就凭这一点也注定境界层次有限。
菩萨见欲,如避火坑!出离心真的升起到足够的量,是绝对不可能去选择结婚的。
很简单的道理,如果前面有一个火坑,你会选择跳下去吗?智者不入爱河呀!婚恋本身就是一种枷锁!然而我们俗世人差就差在这里呀!表面上是义无反顾,其实都是不舍世间种种。
食色男女嘛!有舍不了色的,也有舍不了食的,历史上有名的学佛的那个苏东坡对自己嗜好吃肉的种种诡辩和纠结行为,表面上像个懂佛法的居士,其实就是一个十足的糊涂蛋!
当代的有名的居士南怀瑾曾说过一句话:走遍大江南北,包括在家出家的隐居的,就几乎没有见到一个到达初禅境界的人。可见学佛的人讲理论的多,事理合一的人少!
南怀瑾写其它的佛法书,往往都是一本,而写《维摩诘的漫天花雨》则足有两大本,可见此人也在学维摩诘,他在佛法理和事上的功夫固然要比一般修行人强上许多,而比维摩诘,他的境界仍然差得很远很远!
南怀瑾舍不了什么呢?舍不了世俗的传统文化,舍不了世间学问。曾看到老人家和曾仕强老师都曾在视频讲座谈到社会现实的时候落过泪。
实际上这种情绪也是一种根尘妄有,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为什么古代高僧顿悟以后,就立志要出家呢?这种种事实说明了一个残酷的事实:人在世间选择入世家庭生活,难修出世法。
那么为什么在家的维摩诘成就了呢?无他,因为他是维摩诘!身在俗世而心不在俗世。身在寺庙心在俗尘,虽出家亦难有成!
如是而已!观看更多文章,请移步同名卫星号。
悟空如意笔,心阐正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