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通天下南北货,一代富豪属晋商。”
说到晋商,就不得不提到山西祁县的乔氏家族和“乔家大院”。我们在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和电视剧《乔家大院》中看到的场景,都是在乔家大院拍摄的。
乔家大院以其宏伟的规模和精美的建筑著称,被誉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显示出晋商富豪乔氏家族的财大气粗。
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发生后,晋中失守,日军在当地大肆掠夺,许多富贵人家的财产被洗劫一空。
但奇怪的是,看到富庶的乔家大院,日军竟然没有闯进去劫掠,最终使得这一座古宅得以保全。
日军为何没有对乔家大院下手?其实这都是因为门口挂的东西,救了乔家。
01
乔家始祖乔贵发,从小父母双亡,是一个衣不遮体无依无靠的光棍汉。
乾隆初年,他跟一个姓秦的好兄弟一同出走口外,开始在萨拉开厅合成当铺做伙计,稍有积蓄,便转到西脑包开草料铺,兼销豆腐、豆芽、切面及零星杂货。
经过苦心经营,乔秦二人开设了客货栈广盛公,当上了财东。
生意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中间一度亏本,后来扭亏为盈,他们便把广盛公改名复盛公,意思基业复兴,此后买卖越发红火。
创业虽难,但守业更难,即便从穷小子变成了富豪,但乔贵发却没有得意忘形,过上骄奢淫逸的生活,而是立下严格的家规,乔家子弟不准嫖赌,不准纳妾,不准酗酒等。
从这方面来看,乔贵发是很有格局和远见的,因为另一个一起创业的老伙计——秦家,对子弟不加管束,个个吃喝嫖赌、挥霍浪费,很快就从号内把股抽出,全部败光了。
最后,股份全被乔家买下了,成了一家独大。
02
乔家的商业帝国起步于乔贵发,兴旺于他的孙子——乔致庸。
乔致庸从小是被兄长养大的,本来准备走仕途,刚考中秀才,兄长故去,只得弃文从商,主持家业。
“人弃我取,薄利广销,维护信誉,不弄虚伪”,乔致庸用儒术来指导商业经营。
在他执掌家务时期,乔氏家族事业日益兴盛,成为山西富甲一方的商户。其下属复字号称雄包头,有“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的说法。
另外还有大德通、大德恒两大票号遍布中国各地商埠、码头,乔致庸本人也被称为“亮财主”。
在鼎盛时期,乔家现金流被估计达到1000万两白银,这还不算商号、店铺等固定资产,在当时真的是超级大富豪了。国库缺钱,左宗棠还得向乔家借钱。
资本愈见盈厚,但乔致庸并不沾沾自喜,还乐善好施,一生做出诸多善行,如光绪三年天遭大旱,乔致庸就开粮仓赈济灾民,还曾全力支持朝廷收复新疆。
19世纪末,由于连年战乱,晚年的乔致庸一改以往不治家宅的传统,开始在家院附近购置地皮,大兴土木,修建了规模庞大的宅院,即著名的“乔家大院”。
他扩建乔家大院第一个出发点,便是将大院盖得越牢固越好,以便保护乔家的财富。
所以,我们看到的乔家大院不像个“大院”,倒像个“城堡”,围墙很高,整体布局呈“囍”字形,展现了极高的防御性和私密性。
03
去参观过乔家大院的肯定都会惊叹:历经两百多年风雨沧桑和战乱的宅邸,现在保存得竟然这么好。
其实,乔家大院也曾险遭厄运,但最终化险为夷,这也得益于乔家人的善举。
原来八国联军入侵时,各地发生了很多排挤洋人的骚乱,当时的山西巡抚毓贤也在山西乱杀洋人。
那时,乔家就来了一群从太原逃出来的意大利修女。这些修女早就听闻乔致庸仁义的名声,所以前来求救。
乔家人认为修女们没做伤天害理的事,不应该被牵连,就收留了她们,还想办法把她们送出山西。
没想到正是这次侠义之举,让乔家大院在日后逃过一劫。
1938年,日军入侵到祁连县,一路烧杀抢掠到了乔家大院附近。乔家大院就算建得再坚固,也顶不住日军的炮弹啊。
在这危机关头,乔家人想到了在祁县的意大利神父孟泽喜。
孟泽喜感念乔家人当年的义举,赶紧送来一面意大利国旗挂在乔家大门上,并特意写了一则告示:“这里是我的子民,你们不能乱来。”
日军最后看在盟国国旗和意大利神父的面子上,悻悻而归,没有大肆破坏。
而在日军的那次“扫荡”中,除了乔家大院之外的很多晋商大院,都被日军损毁。
当然,乔家悬挂意大利国旗的事,也被一些人诟病。
不过,这在当时只是一种自保的权宜之计,并不能代表乔家对他国的靠拢,反而因此保护了一处珍贵的历史遗产,让我们一窥清代的建筑风貌。
此后,还有一些乔家子弟走上抗日的道路,比如乔致庸的曾孙乔倜便是一位为国牺牲的飞行英雄。
投靠日本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