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过度关注CPI升降,增强民企发展信心才是关键

谭浩俊 2023-12-24 09:29:00

12月19日,在国家发改委召开的1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表示,今年CPI总体低位运行,随着输入性、周期性、季节性等因素有所改变,基数效应逐步减弱,商品服务需求持续恢复,预计明年CPI将温和回升。

CPI持续处于低位运行,不一定是通缩,但一定是需求不足的表现。要知道,按照价格运行规律,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自然,价格长时间处于低迷,与市场供求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供过于求现象是比较严重的。出现供过于求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供应端供应过剩,导致市场出现供过于求现象;二是需求端需求不足,导致供过于求。前者为绝对过剩,后者为相对过剩。解决前一个供过于求问题,需要从供给端入手,压缩产能,减少供应,解决供应过剩问题。解决后一个供过于求问题,则要从需求端入手,扩大需求,满足供应需要。

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主要是需求端引起的,是需求不足带来了市场的供过于求,供应端只存在结构性问题,少部分领域和行业绝对过剩,多数领域或行业相对过剩,全端链不存在供应过剩问题。这就意味着,需要在需求端挖掘消费潜能,解决供应端的相对过剩问题,从而稳定供应端的供应,促进生产领域的持续好转。

而从今年以来价格的变动情况来看,也能够充分说明,需求端的活力是不强的,需求热情是不高的。CPI持续低位,不排除有猪肉价格持续低位运行的影响,但总体还是消费热情不高、消费预期不强造成的。尤其是三年疫情,让广大居民的消费信心受到了很大打击,很多居民的消费预期严重减弱。一部分居民因为失去工作,或者企业降薪等,收入来源减少,没有能力消费;一部分居民手中有一定储蓄,但苦于有房贷等刚性支出,且对收入预期缺乏信心,不敢消费;一部分居民、特别是年轻居民的观念转变,对住房等大额消费不再重视,转为一般性消费、旅游消费等,导致消费节奏放慢,消费的带动性减弱。毕竟,住房消费可以带来装饰材料、家电家居等方面的消费。

也正因为消费市场的活力不强,居民的消费信心、消费预期不足,也就带来了需求端的动力不强、热情不高,传递到供应端,就是企业经营压力加大,吸纳就业的能力减弱,最终带来居民的收入增长没有足够保证,反过来影响消费,形成恶性循环。这其中,民营企业是关键中的关键、重点中的重点。因为,民企大多是中小微企业,也都是与市场密切关联的企业,是就业的主力军。民企的经营状况不佳、投资信心不足、经营活力不强、吸纳就业的能力不够,对消费市场的影响是最大的。

要想改变需求端的状况,解决消费能力不足、消费信心不强、消费预期不足的问题,重心在解决民企的发展信心,在重振民间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经济预期的决心。工作的着力点则应当放在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上,放在地方政府为民企的服务上。因为,从决策层和管理层的角度来看,各项政策措施已经相当到位,就看能否真正得到落实。

要知道,政策措施的落实,不只是能够给民企发展带来积极影响,更能体现政府对民企的关心、体现政府对民企的态度。如果连政策措施都不能落实到位,民企又怎么能够相信产权能够得到保护、权利能够得到维护,又怎么敢去投资、创新、研发,怎么愿意去增强发展信心、提升发展活力、创造发展动力呢?

要想2024年的经济有明显好转,要想市场需求有明显恢复,就必须把落实对民企的各项政策措施放到最核心的位置,而不要纠结于CPI是升是降、是高是低,那都是表面现象,内在问题就是民企发展、民企信心、民企活力。民企的信心恢复了,民间投资者的信心恢复了,民企的顾虑消除了,一切问题也就解决了,就看各级政府能否真的把服务民企、支持民企、帮助民企的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从决策层来看,就是要启动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解决公务人员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问题;从管理层来看,就是要真正组织对民企发展各项政策措施落实的检查监督,且必须是真检查、真监督,尤其是国家发改委的民企发展局,要切实履行起职责,而不要成为摆设。

0 阅读:0

谭浩俊

简介:著名财经评论员,媒体专栏作家、特约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