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
文 | 笔海言史
编辑 | 笔海言史
10月中旬,当全球的目光纷纷聚焦在中东的紧张局势时,俄乌冲突的战场上却传来意外消息。
就在中俄防长会晤的第二天,俄罗斯在库尔斯克州迎来了大批乌克兰士兵的投降,这在俄乌冲突中极为少见。
而几乎与此同时,北约方面也在加紧增兵,紧张地布防在俄罗斯边境。北约宣布了一年一度的核演习“坚定正午”将在10月14日正式开始,覆盖范围从英国到欧洲北海,涉及北约13个国家。
更具象征性的是,这次演习是新加入北约的芬兰首次参与。这支由2000多人组成的军队和60架飞机,不乏B-52轰炸机与F-35战机,这一规模、配置直指俄罗斯。
虽然北约宣称不会使用实弹武器,但两周时间足够让其在这一敏感区域进行全面的核武演练。这场演习无疑是北约对俄罗斯的一次正面示威,带着不言而喻的挑衅意味。
面对北约的这一系列动作,俄罗斯自然没有坐以待毙。俄罗斯防长别洛乌索夫则于10月14日出访中国,与中国国防部长董军会晤,中方给予了俄方极高规格的接待。仪仗队和军乐队在中央军委大楼前迎接俄罗斯代表团,双方防长在友好氛围中会谈,显然不只是寒暄叙旧。
双方在会谈中明确表示,要在当今复杂的国际局势下继续深化两军合作,捍卫中俄的共同利益,并且要协力维护全球的战略稳定。俄方表示,中俄的军事合作不仅在维护全球和平稳定中扮演重要角色,也将不断提高合作的质效。
而对于俄罗斯来说,此番防长访华,不只是为了回应北约的核演习威胁,更是向西方国家释放信号。俄方防长在会谈中反复提到,两国元首之间的关系是强化战略协作的关键。的确,在面对北约步步紧逼的情况下,中俄的合作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显然,俄罗斯与中国的关系早已超越了简单的外交伙伴,更向着多领域合作的全面战略协作迈进。这次会谈进一步巩固了两国的军事合作意愿,而双方合作的领域也将不仅限于防务,还将扩展至经济、科技等多方面。
而且,俄乌战场上的态势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俄军在库尔斯克州的军事行动对乌军形成压制,大批乌克兰精锐部队相继投降。俄方表示,乌军的“艾达尔”与“亚速”营等精锐部队部分成员因战事吃紧选择投降,放下武器希望保全性命。
投降的原因不难理解,恶劣的天气让乌军的补给难以为继,俄罗斯的反攻则让其腹背受敌。10月10日,俄军的强力反击切断了乌军的后路,使得不少乌军士兵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放弃抵抗。这场突如其来的大规模投降,在俄乌冲突的历史中实属罕见,足以说明乌军在当前战场的困境。
在北约的核演习与中俄军事合作的双重背景下,乌军的投降显得格外讽刺。北约一边在增加对乌克兰的援助力度,另一方面却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去直接改变战局。现在北约试图通过核演习展示武力,向俄罗斯释放威慑信号,却在不知不觉中加剧了俄乌冲突的复杂性。
北约的“坚定正午”核演习,不仅让俄罗斯反感,更让人担心这种极具对抗性的姿态将进一步恶化局势。北约的军队并未直接参与到战斗之中,但其持续在边境的军事集结与武器部署,实际上已经让俄乌战场的平衡更加脆弱。看似并未直接参战的北约,却无形中为冲突的延续与升级提供了燃料。
同一时间,美国也开始展示其所谓的“缓和”姿态,美国总统拜登表态愿意与中俄朝进行无条件对话,以此减少全球核威胁。只不过,嘴上说得漂亮,行动上却并非如此,拜登政府并没有削减核武库,反而在进一步强化战略威慑力。即便如此,美国依然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向中俄释放善意,意图拉拢各方坐下来谈判。
可实际上,这种试图“左右逢源”的态度显得有些矛盾。美方的立场更像是一种象征性的姿态,试图通过话语缓解紧张局势,却没有实际行动作出保证。对于中俄来说,美国的这一表态不具备足够的说服力。中俄所期望的,是美方真正承担起削减核武器的责任,而不是一边喊着缓和,一边扩充自身的核力量。
所以在这一系列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前的国际安全形势变得愈发错综复杂。北约通过核演习强化对俄的威慑,中俄通过防长会晤稳固军事合作,美国试图通过谈判化解核危机,而这些手段究竟会带来稳定还是更加混乱,仍是未知数。
就当前形势来看,俄乌战场上的变化已经在向外界传递出一个信号:俄罗斯并非孤立无援,乌克兰的抵抗正在面临考验,北约在加紧备战的同时,也在实际行动上谨慎行事,这一场地缘政治的较量远未结束,战争的阴影依旧笼罩在欧洲大陆的上空。
对此,您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参考资料《俄将军:乌克兰军队精锐部队在库尔斯克州投降》——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24年10月15日, 18:16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