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告诉我,女人必须坚持护肤,必须戴一块好手表。话是拦路虎,衣服是渗人毛。人靠衣裳马靠鞍。
婆婆是1925年三月份出生的。据婆婆讲,她小时候吃不太饱,按照现在时髦的健康生活理念--管住嘴,迈开腿,她的生活方式确实健康。作为那个年代的最底层,居然穿条裙子拍了一张全家福。浓密的发丝,挺直的腰板,平肩细腰。黑白照片,背景是土房子,但笑容灿烂。
婆婆永远起的最早,梳子沾水将头发梳得光亮。一对银耳环和一对银手镯都用牙膏擦拭一遍。每天早晨总是在所有衣服里挑出最高级的一套穿上,当然全家所有的衣服,都是她自己亲手缝制的。没花几个钱,但就是有着独特的风韵。左邻右舍求她做衣服裤子,她总是热心地展开缝纫机,谈笑间,就完成了一件件私人定制。
>>>婆婆是我心中的尼采: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那个年代的生活条件,有台收音机的人家,就算是上等户。婆婆家,省吃俭用,买了台收音机。婆婆认为人活着,吃和穿永远没有精神生活重要。无论穷富,都应该想办法了解世界,想办法让生活有滋有味。婆婆家自从买了收音机,邻居们都不请自来听新闻,听评书,听二人转。婆婆家自然而言地也就变成了左邻右舍的消息集散地。谁家有困难,她就张罗着去帮忙,能出钱出钱,不能出钱就出力。
婆婆家的人都有经商的头脑。婆婆全靠自己开了很多年小卖部,相当于《乡村爱情》里的大脚超市。她自己赶个毛驴车去镇上进货。不识字,却有着独家发明的记忆方法。那个年代照相机还算个新鲜物。婆婆用经营小卖部赚来的钱,给公公买了照相机,公公带着照相机走遍十里八村,照相挣钱。东北半年寒冷天气里,公公和婆婆就一起做豆腐卖。
>>>记得婆婆在80岁那年秋天还同家人一起,坐在玉米堆中间,一手拿一穗玉米棒,欢声笑语中。玉米粒就脱落成堆。
在婆婆心中,没有“养老”的概念。她认为老年人人最怕养,越养,老得越快。浪费了自己的生命不说,还占用了别人的生活。自己能干的,绝对不麻烦任何人。九十多岁的婆婆,运动量已经不如从前,自然胃口也远不如从前。但她吃饭,从不挑食。强迫自己尽量少食多餐,饮食多样化。如果她做吃播,一定能给所有老年人树立个典范。
>>>给自己时间,一日一日过,让自己坚信,生命的韧性是惊人的。晚年的善良,就是不耽误任何人,不浪费任何人时间。自己拥抱自己,自己打扮自己,自己爱护自己。
年事已高的婆婆没有一丝一毫的唯唯诺诺。和颜悦色是对晚辈的疼爱和感激。刚毅的神态是对自己尊严的保护。无论家里来什么客人,婆婆都热情款待。婆婆永远有唠不完的话题,总是握手言欢。
婆婆常说的一句本世纪的东北名言:该吃吃,该喝喝,啥事儿别往心里搁。观察婆婆吃饭的情景,就像观看一场场正能量的养生吃播。她常说:年轻的时候胃口好,怎么吃都像吃不饱。现在胃口不比年轻人了,吃一口,就得一口,不吃好,哪有力气唠嗑!婆婆吃饭,先是饿虎扑食,然后再细嚼慢咽。她边吃边说,这个青椒有清香味,那个小葱子很嫩。
>>>婆婆生了八个孩子。个个都性格开朗,积极乐观。全家人常聚在一起,兴高采烈地围着婆婆,听婆婆讲过去的日子。婆婆常说,活着,就是甜!到底有多甜,就看自己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