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年陈毅回家看望母亲,察觉母亲行为异常询问:娘你们藏起了什么

文史菇小瑜 2024-05-25 07:24:22

1962年,陈毅得知母亲病重,在国外访问的他心急如焚。

出国访问结束后,他请假回家探望母亲。在进门的瞬间,陈毅看到母亲似乎让人藏起了什么。

母亲卧病在床,无法自理大小便,陈毅进门后,母亲让人搀扶起来,陈毅则忙前忙后,给母亲弄被子、梳头发。

母子交流家常时,陈毅忽然问道:“娘,你们把什么藏到床底下了?”

童年时代

陈毅出生于1901年,四川省乐至县的一个农民家庭。陈家祖籍湖南新宁县,清初迁至四川,家族耕读传家,家风和顺。

他的父亲陈昌礼琴棋书画皆通,早年是一名私塾先生,对陈毅的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母亲黄培善出身大户人家,为陈家生育了五个子女,陈毅是家中的老二。

1914年,陈毅的祖母去世,家庭生活更加困窘。父亲为了维持生计,到重庆盐务局当抄写员,每月仅有6元大洋,勉强维持家庭生活。母亲则在家种地,补贴家用。尽管家境艰难,但陈毅依然在母亲的支持和教育下,坚持读书,不断进步。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陈毅积极参与其中,受到新思想的洗礼和影响。1920年,他决定投身革命事业,离开家乡,前往法国勤工俭学。在法国期间,陈毅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开始坚定地走上了共产主义道路。

1921年,陈毅返回国内,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他积极投身工人运动,组织工人罢工,宣传马克思主义。在这段时间里,陈毅经历了无数次艰险,但他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革命理想。

抗日战争爆发后,陈毅被派往华中地区,担任新四军的指挥员,领导抗日游击战。

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陈毅带领新四军不断发展壮大,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势力,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陈毅担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指挥了多次重大战役,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他的军事才能和指挥艺术,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新中国成立后,陈毅担任重要职务,先后担任上海市市长、国务院副总理、外交部长等职务。他在这些岗位上,为国家的建设和外交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展示了他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与母亲的深厚情谊

在革命生涯中,陈毅与母亲的关系始终深厚。尽管身处战乱和革命的动荡中,陈毅始终挂念着远在家乡的母亲。每当有机会回家,他总是尽力抽出时间陪伴母亲,尽孝心。然而,国事繁忙,陈毅无法长时间陪在母亲身边,这成为他一生中的遗憾。

陈毅与父母的日常生活虽短暂,却充满温馨。每次回家,他都会与父母畅聊家常,带他们游览上海。然而,随着工作日益繁重,这样的机会也越来越少。父母为了不拖累他,尽量减少对他的要求,默默支持他的工作。

作为国家领导人,陈毅肩负着沉重的责任,无法常常陪伴在父母身边。他对父母的照顾,更多是通过精神上的支持和经济上的帮助。陈毅在每次与父母分别时,都会叮嘱他们注意身体,强调纪律,希望他们能够理解自己的难处。

他曾与父母约法三章,规定不准随意动用公家车、不允许以他的名义外出办事、没有特别的事情不准外出。这些规矩,体现了他对纪律的重视,也显示出他对父母安全的关心。

1962年,陈毅担任外交部长,由于工作的原因,他经常飞往国外。一次在他出国访问期间,得知母亲病重的消息,心急如焚。

然而公务在身,他无法立即赶回,只能在心中牵挂着母亲。访问结束后,他立刻向周恩来总理请假两天,急忙回家探望母亲。

回到家中,陈毅步履匆匆地走进家门。刚跨进门,他隐约看见母亲似乎让人将什么东西藏了起来。

这一幕让陈毅心中疑惑,但他没有立刻询问,而是先快步走到病床前,紧紧握住母亲的手,激动地喊道:“娘,儿子来看您了!”母亲见到陈毅,十分高兴,立刻让人扶起自己,与陈毅说话。

母亲因病长期卧床,大小便都需要人照料。陈毅看到母亲的身体状况,心中满是心疼。他忙前忙后,为母亲整理床铺、梳理头发,尽力让母亲感到舒适。母子之间温馨的互动,让家中充满了久违的欢笑。

在与母亲聊了一会儿家常后,陈毅突然问道:“娘,我刚进门时,你们藏起了什么东西?”

母亲闻言,有些犹豫,但最终还是决定告诉陈毅真相。原来,陈毅进门前,母亲刚刚换下了一条尿湿的裤子。为了不让陈毅看到,她让人把裤子藏在了床底下。

听完母亲的解释,陈毅没有多说什么,而是立刻去把那条裤子找了出来。他坚持要亲自清洗母亲的裤子,并拿着其他脏衣服,一起放进了洗衣盆中。

陈毅开始一件件认真地洗衣服,动作娴熟而细致。身边的人见状,纷纷上前帮忙,但都被陈毅婉拒。

母亲看到这一幕,心中百感交集,但她并没有阻止陈毅。陈毅一边洗衣服,一边与母亲聊着家常,时不时抬起头微笑着看向母亲。

陈毅仔细地清洗每一件衣物,清洗完毕后,他又将衣物一件件晾晒好。整个过程中,他与母亲不断地交流,讲述工作中的趣事。

母亲听得津津有味,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虽然身体虚弱,但她的心情因儿子的陪伴而显得格外愉快。

洗衣结束后,陈毅与母亲又继续聊了许多。他谈到自己的工作,谈到祖国的未来,也不忘叮嘱母亲要好好养病,等身体好了再与家人团聚。

临别前,陈毅紧紧握住母亲的手,再三叮嘱她要好好休养。他承诺,只要有机会,他一定会多回来看望她。母亲含泪点头,目送儿子离开。陈毅的身影逐渐消失在门口,家中又恢复了平静。

虽然陈毅不能常常回家,但他时常通过信件和电话与家中联系,关心母亲的健康状况。每次通话时,母亲总是鼓励陈毅,希望他在工作中能够更加努力,不辜负国家和人民的期望。陈毅感激母亲的理解和支持,在工作中更加奋发图强。

陈毅的妻子和孩子们也非常关心母亲的健康,经常探望和照顾她。全家人共同努力,为母亲创造了一个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母亲在家人的陪伴和照顾下,身体状况逐渐稳定,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好。

病情恶化

1963年初,陈毅母亲的病情突然恶化。家人立即通知了陈毅,但他当时正在国外进行重要的外交访问,无法立即赶回。陈毅心急如焚,通过各种途径联系家人,了解母亲的最新情况,并指示家人要尽全力照顾母亲。

不久之后,远在国外的陈毅收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母亲在去世时,享年82岁。

这个噩耗让陈毅心痛不已,但他依然保持着坚强的外表,继续完成手头的外交任务。

他深知,作为国家的领导人,自己肩负着更大的责任,个人的悲痛不能影响国家的利益。

由于公务繁忙,陈毅无法亲自回国处理母亲的后事。他委托大哥孟熙代为办理母亲的丧事,并通过信件表达了对家人的歉意和对母亲的哀思。在信中,陈毅寄回了600元作为料理后事的费用,并每月寄回60元给父亲作为生活开销。

尽管陈毅无法亲自处理母亲的后事,但他的家人理解并支持他的工作。大哥孟熙和其他家人一同操办了母亲的丧事,尽可能地按照母亲生前的意愿进行。

虽然陈毅未能亲临现场,但家人们都感受到了他对母亲深厚的情感和无尽的思念。

然而,长期的辛劳和压力也让陈毅的身体状况逐渐恶化。1970年,陈毅被确诊为癌症,病情日益严重。尽管如此,陈毅依然坚持工作,直到无法继续为止。

在陈毅病重期间,家人们对他的关怀无微不至。他的妻子和孩子们陪伴在他的身边,给予他最大的支持和照顾。尽管陈毅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但家人的爱和关怀给了他无尽的力量。

1972年1月5日,陈毅的病情急剧恶化,生命进入倒计时。虽然已经无法言语,但他依然用眼神表达着对家人的不舍和对党的忠诚。家人们围在他的身边,陪他度过了最后的时光。陈毅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眼中依然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1972年1月6日深夜23点55分,陈毅元帅在家人的陪伴下安然离世,享年71岁。这个消息传出后,举国哀悼。作为中国革命的元勋和杰出的军事家、外交家,陈毅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去世让无数人感到悲痛。

陈毅的追悼会在庄严的气氛中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各界代表以及他的战友们都前来送别。毛主席在追悼会上深情哽咽,称赞陈毅是个好同志,无数人为这位伟大的革命家和人民公仆送上最后的敬意。

陈毅去世后,他的家人依然坚强地生活着,继承了他的精神和遗志。妻子和孩子们在各自的岗位上继续努力,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他们深知,陈毅的一生是光辉的,他们要以实际行动来纪念和传承他的精神。

尽管陈毅已经离开,但他的精神和事迹却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他为国家和人民做出的贡献,将永远被铭记和传颂。

参考资料:

[1]徐廷华.名将陈赓的至爱亲情[J].党史博采(上),2021(07):49-51.文献收录于中国知网

0 阅读:0

文史菇小瑜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