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许多想要从便携转入台式设备的朋友来说,这一步看似简单,实则问题重重。举例来讲,是追求潜力组建分体式设备?还是为了方便购入解码耳放一体机?至于音源转盘是使用数播还是CD机?亦或者是组PCHiFi?而要组PCHiFi是否还加界面?
光是这些问题我想就能劝退不少烧友,更何况我还没提电源线以及其他周边电处理的影响,以及组数播是不是还要考虑房间内网络或者NAS等问题。总之台式机确实有着更强大的潜力,折腾好之后甚至就可以就地退烧,安心听歌。但就是这个“好”实在太磨人。我个人就见过太多朋友兴致勃勃去组桌面级设备,然后折腾没多久就选择出清放弃,原因无他,问题、变数太多。尽管玩HiFi本身就是在“折腾”中寻找乐趣的爱好,但对一些只想简简单单听个歌的朋友来讲。折腾非但不是乐趣,反而是折磨。
如果你也正处于这样的苦恼中,那么我想山灵最近推出的M30Pro是一款你该重点关注的产品。这款采用了模块化设计的移动台机,集合了数播、解码、耳放等全部功能,是一台真正意义上的“一站式HiFi解决方案”。
熟悉山灵的小伙伴,应该记得山灵在2019年底曝光、2021初正式上市的初代模块化流媒体播放器M30,以其强大的性能和丰富的可玩性获得了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作为M30的进化升级产品,M30Pro的外观设计基本上延续了M30,面积约为一张A4的大小,厚度则与一枚一元硬币立起来大致相当。整体机身为金属材质打造,表面采用阳极氧化工艺处理,做工不错。边缘则做了一定的圆弧化处理使得线条更为圆润耐看。
与M30一致,M30Pro同样采用的是模块化设计,由8个模块组成。其中正面上方为操作屏幕,下方则是DAC解码模块。而背面上方为电池模块,内置5颗松下18650电池。下方则是耳放模块。至于两侧则为电子管模块(两块),以及两个空置的预留模块。
不过,M30Pro在继承M30整体设计风格的同时,也做了一定的优化和改进,最大的进步就是M30上那块原本只能“平躺”在机身上方的屏幕,在M30Pro这里终于被改进为了可翻转式设计,对于日常使用体验有着明显加分。这个翻转屏设计还顺带解决了M30的一个设计小缺陷,就是M30的数据卡槽的位置设计在了模块下方,需要拆装模块后才可以更换,换卡体验比较麻烦。而M30Pro的卡槽位置就合理多了,和上一款可翻转屏幕桌面一体机EM7一样,卡槽隐藏在了屏幕下方,抬起屏幕就能轻松插拔,比M30换卡方便太多了。
除此之外,M30Pro的处理器芯片也从M30的骁龙430升级为了在目前HiFi播放器领域较为高端的骁龙665。凭借着这款处理器良好的性能和功耗,再加上半开放式安卓系统,M30Pro的操作体验比起M30进步非常明显,实际体验下来流畅度与手机十分接近。
相比于M30,M30Pro的数播模块也是个非常重要的升级点。虽然是半开放安卓系统,无法随心所欲地下载所有app,但是系统中集成了足够多的音乐软件,比如说国内常见的网易云、QQ音乐、Apple music、索尼音乐等软件,以及国外主流的Tidal、Qobuz等平台,联网即可获得大量优秀音源,将流媒体的优秀便利性展露无遗。
而另一个重要的升级点就在于耳放模块了。相比于M30,MK2晶体管耳放模块采用了分立式架构,使用OPA2211运放还有CD139+BD140的三极管放大器组成了山灵的“拿手好戏”OP+BUF音频架构,其声音的素质和能量感相比于前作都有比较明显的提升。声音风格上MK2耳放模块继承了前作微暖晶莹的风格,但整体质感更为精致,氛围感也毫不缺乏,至于人声边缘的轮廓勾勒也更加细腻。至于高频的亮度和延伸都有不小的提升,具备一定线条感。总的来看,新的晶体管调音算是在保持了前作的基础上,对细节素质进行了不小改进,完成度更高。不过M30老用户也不必感到背刺,新的晶体管模块也可用于M30上,目前官方也提供了单独购买链接,可以自行购买或换购。
作为“一站式HiFi解决方案”,各种接口自然要样样俱全。因此我们可以看到M30Pro身上有着市面上几乎所有的接口,输入方面有RCA、USB、同轴、光纤等等,输出方面则有RCA OUT、XLR OUT、type-C等,包揽了各种数字、模拟的输入输出方式,甚至还可以挂载硬盘,连接NAS。总而言之你能想象到的功能,M30Pro基本都可以实现,甚至连接音响作为前级也未尝不可。而切换模式的选项也安排的很直白,就放在了下拉菜单中,只需要点击一下就可以切换多种音源模式,上手难度相当低。
耳机接口方面也堪称“全家桶”,不仅有普通播放器上有的4.4平衡、2.5平衡、3.5单端,台式机上的XLR以及6.35单端,甚至如今已经越来越少见的3.5Pro平衡口也有搭载。而且M30Pro的所有平衡输出皆为四路全平衡,这意味着每个平衡输出口都能够释放纯净无染的强悍推力。为了实现这点,山灵团队使用了自研的OP加BUF技术以及CPAF运放过滤技术,从数学建模开始,重新进行了电路设计,从而解决了传统低通滤波的群延迟问题,确保全链路的信号一致性和稳定性,最终实现了纯净无干扰的四路平衡输出。
DAC芯片方面,M30Pro沿用了M30那款已经绝版的双AK4497EQ。这款芯片虽然已经不是旭化成最高端的型号,但是是一款公认的将素质和味道平衡得非常好的DAC芯片。而且我一直强调,问题的关键从来不是用了什么芯片,而是你是否能把芯片的潜力充分压榨出来。而山灵从M6Pro开始就悉心调校这款芯片,对其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而M30Pro较大的体积也使其摆脱了便携机的束缚,得以充分释放AK4497EQ的全部潜能。
大家都知道,“电”为声之母,想要有好声音,就必须有高水准的供电。传统台式机会面临我们参差不齐的家庭用电环境的影响,电源质量常常成为桎梏整体表现的薄弱环节。而山灵为了降低对用电环境的要求,也为了尽可能的规避对周边电处的依赖,为M30Pro打造了一个以五颗松下18650电池所组成的电源模块。这个模块可以达成纯净可靠的供电,而且机内传输电源能省去许多“玄学”因素,声音也就更加稳定可控。
而这一切的努力也都没有白费,对以上诸多细节的打磨,使得M30Pro不仅素质优秀,音色温暖,信息量和安定性也值得肯定,论及声底的纯净度也颇为不俗,即便使用一些低阻高敏耳塞也不容易听到底噪。
至于推力,32Ω负载下最高3800mw的功率不仅能处理好市面上几乎所有的耳塞,在面对许多高阻大耳时也称得上从容不迫。个人实测只需要中低两个增益就可以处理好绝大多数耳塞。至于面对一些300Ω、600Ω的高阻大耳也只需高增益,至于超高增益我个人只会在搭配一些极难推的平板大耳才会使用。
声音方面,和M30一样,M30Pro同样有“直通”、“晶体管”与“电子管”三种模式。三种模式中,“直通”的低频量是比较多的,声场较大,中高频染色不多,风格稍稍直白些,对于喜好细腻听感的朋友来说,可能不够顺滑。如果希望听到温润细腻的人声,那么“电子管”的表现是要比直通要优秀许多的。而这个模块也算是山灵M30pro在调音风格上的一大特色,左右两个声道各采用了一颗我们熟悉的KORG 6P1电子管,两颗电子管组成了全平衡放大电路,有着温暖滋润的音色,素质上也值得肯定。这样的声音风格也被很好的体现在了电子管模式上,那种温暖又不失素质的晶莹细腻,使其完成度颇高,无论是润度还是解析力都值得肯定。
如果觉得这样的声音有些温暖,希望听到素质感更强的声音,那么“晶体管”模式就会更合适。其高频的亮度以及泛音细节也比较充沛,中频的人声滋润,厚度也不缺乏,同样是一个完成度非常高的调音。与其他两个模式相比,晶体管模式的横纵声场都要大些,能够更好的将声场铺开。分离度也要稍稍强一点,凭借着全频段莹润的光泽和稍胜一筹的解析力,以及在高频细节上的精致刻画,晶体管模式可以将各乐器描绘的细节满满又不失生动,在器乐方面的表现力很优秀。至于和电子管模式对比,晶体管虽然在中频的饱满程度上会略微弱一点,但晶莹细腻的程度却要更胜一筹,纵向延伸更是优秀,而且晶体管的人声也要更细腻些,厚度也不缺乏,更适合于表现器乐弦乐、女声。
讲到此处,似乎可以下一个结论,也即:电子管模式更适合流行人声,晶体管模式在器乐曲目上发挥更好。这种总结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基本正确。不过在我看来,晶体管模式和电子管模式在硬素质上并没有本质差距,所差者大多还是在于风格,因此我认为更多情况下还是需要按照个人的口味以及所聆听的曲目风格去确定使用哪一个模式欣赏,不能简单的给这两种模式下决定性的高下论断。
举个例子,晶体管这种注重通透感的声音风格,确实在还原弦乐类乐器时有着更强的空气感和透明度,但由于整体风格比较温润精致,在大气程度上会显得稍欠几分,遇到强调场面感气势感的音乐时就会显得有些捉襟见肘,无法将恢弘的气势表现出来。此时反而是相对更注重“安定感”的电子管会发挥的更好,低频更沉,力度感也不错,对于情感的表达也到位。
所幸这两种声音风格所能表现好的曲风面足够广,故而M30Pro也能称得上是一台杂食百搭的器材,足够好听,只是无论哪种风格音色都多多少少有些润化,因此对于一些口味比较“正”,强调“原教旨”的烧友而言,M30Pro在回放大编制器乐时,更多还是为了“好听”去服务,不会为了强调绝对的正确性而追求音色上的严肃板正。
测评这样一台器材,自然少不了搭配环节。对于M30Pro这样一台驱动力和控制力俱佳的台式机,驱动绝大多数大耳自然是不在话下。首先祭出的是我今年经常使用的一款大耳:TAGO T3-01酒桶限定版,其和煦细腻、甜美舒适的听感让我非常喜欢。而这种声音风格,也是和M30Pro比较搭的,二者都善于表现人声,也都较为偏向于细腻温婉,可以得到一加一大于二的表现。但从个人审美上来说,T3-01的高频线条已经算是比较柔和了,如果再与电子管模式搭配,虽然会使得人声更加热情饱满,但高频线条会过于强调耐听,进而失去几分清甜与靓丽。相比之下,晶体管模式的中高频则会清亮几分,有助于提亮T3-01的高频,使得线条更精细一些,细节也就会相应地更丰富几分,在不失饱满度的基础上,表现出音色温润线条细润的一面,也增强了高频的细节表现,使得这套搭配不仅在流行人声(尤其是日系女声)上表现的颇为优异,对于一些简单的室内乐、轻音乐也有着比较上乘的表现。
相对于T3-01,300Ω的森海塞尔HD660S2要更难伺候一点,但是M30Pro在搭配HD660S2时依然有着颇为从容的表现。M30Pro驱动下的HD660S2整体框架完整,低频有质有量,氛围感强烈。中频人声则饱满、大方,其稍带一丝颗粒感和染色的调音风格使其在面对各种流行人声时也谈笑自若。至于高频细节的表现于控制力也是较为优秀的水准,亮度在线,泛音细节把控到位,展现出了M30Pro优秀的驱动力和控制力水准。
耳塞方面,山灵自家的旗舰耳机ME900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官方套装搭配。以个人口味而言,ME900的人声模式与M30Pro的电子管模式搭配起来是最为相宜的。ME900的人声模式对中高频作了打磨,人声更厚实更耐听,而M30Pro的电子管则有着柔和细腻的听感。这两者搭配起来会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流行人声会更加清晰凝聚又不失温润,听感相当舒适。我很喜欢用这套搭配去欣赏日系女声,并且总会陶醉于这套搭配下的细腻与秀美。
作为近期热度很高的旗舰耳塞,Vision Ears VE10在声音风格上与M30Pro很搭配,两者都有着比较强的人声厚度,也都比较善于打磨人声。尤其是电子管调音,虽然暖意滋润但素质丝毫不差,中频圆润饱满,情感表达到位。至于高频也平顺自然。这样的风格就与VE10相当契合,能够将VE10那种靓丽的高频细节打磨的更加圆润,进而激发出更为“甘美”的听感。不仅如此,M30Pro那种圆润的低频风格也能将VE10的低频控制的很好,进而将流行听感打磨的更适耳。我个人是非常喜欢用这套搭配来欣赏港台男声的,在这套风格素质都相当契合的搭配之下,各类醇厚温润的流行男声都做进一步的释放,以一种清晰饱满,润而不糊的和谐,将歌手的技巧、嗓音展现的颇为动人,醇厚又充满磁性。
山灵是一家很“听劝”的品牌,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总结出的合理批评和建议都能得到他们积极的回应,这也使得他们的迭代新品往往都能在易用性上得到明显进步,完成度上得到进一步提升,这一点在M30Pro身上就体现得淋漓尽致。而声音方面,M30Pro相比前作也有巨大提升,不仅做出了桌面一体机天花板级别的音质表现,相比于同价位的分体式设备也不遑多让。如果你想要在3万元这个价位上,选择一款功能丰富、面面俱到的桌面级台式设备,还不想费心折腾,开机即可获得好声音,那么M30Pro无疑是个能够符合你全部需要的完美选择。
能外接多大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