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社会,年轻人似乎备受 “关注”。商家把年轻人当作消费主力,极力讨好;国家为了生育大计,热情鼓励年轻人;专家热衷于给年轻人提建议,毕竟他们是舆论的焦点。企业和体制呢,就业机会大多留给 35 岁以下的年轻人。就连吕梁民政局发放的 1500 元结婚补贴,限定女性 35 岁以下,看起来对年轻人真是偏爱有加。
然而,这个社会真的爱年轻人吗?当经济需要提振,商家盯着年轻人的钱包;需要提高生育率时,街道关心女青年的生育能力;需要劳动力时,公司把小伙子们累到极限。可为什么年轻人却越来越累、越来越丧呢?
因为这种 “关注”,大多是在索取。各方都在盘算如何榨取年轻人的价值,却鲜有人关心年轻人真正的需求,解决他们的实际困境。毕竟,“没人永远年轻,但永远有人年轻”,年轻人像韭菜般一茬茬生长,现在青黄不接了,大家才开始着急。而且,年轻人也会变老,他们自己深知这一点。当社会将年轻人视为消费主力时,却没意识到年轻人自身才是被消费的对象。
今天和一位北漂八年的朋友聊天,字里行间满是沮丧和迷茫。她刚被裁,回老家第一件事就是治疗因长期伏案工作落下的腰病。31 岁就得了腰间盘突出,治疗之余还在努力寻找老家省会城市的工作机会。仅仅两三次面试失败,就让她陷入深深的焦虑和自我怀疑:“是不是我不够优秀?”“是不是我休息两个月脑子变迟钝了?” 这就是打工人的无奈。曾经,她为找对象焦虑,如今失业了,只求能生存。
聊天最后,她沮丧地说:当上层、媒体、专家居高临下地催促年轻人结婚、生育时,有没有想过,一个 30 多岁、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年轻人,连自己未来能否养活都没把握,怎么敢生育呢?
选择不婚不育,是年轻人对现实最大的控诉。与其质问年轻人为什么不生孩子,不如先问问这个社会:
是否有清明的政务环境,让年轻人看到公平?
是否有人性的职场环境,让年轻人明白理想?
是否有合理的房价市场,让年轻人对未来安居无忧?
是否有平衡的地域经济,让年轻人不用背井离乡追求理想?
现实中,很多年轻人为了梦想或生存远走他乡。那些蜗居在出租屋里的年轻人,从最初满怀希望想闯出一片天地,到几年后深夜自问:几个月工资才够买一平米房?
从人类演化来看,“繁殖” 好像是个 “最初的梦想”。对普通人而言,生命最高价值似乎是生孩子。要生孩子就得结婚、买房、挣钱、工作、接受教育。要是跳过环节直接生孩子,还会受道德谴责,以前甚至有经济处罚。但现在年轻人连生孩子的欲望都没了,因为他们比以往更有责任心,责任心加上贫穷,成了最好的避孕药。
当下年轻人面临的现实是:工作难找、工资不涨、职场内卷、房价高、离婚难、养不起孩子,养大了孩子也是当牛马。那些指责年轻人不生娃的人,恰恰是把社会变成这样的人。他们制造了恶劣的生存环境,却还问年轻人为什么不生孩子。年轻人只能用不生育来抗议。
🤔戳穿生育的谎言:自私的人到底是谁?
以前 “养儿防老” 是小农经济的无奈,现在则是养老体系失败的体现。在发达的养老金制度、先进医疗技术和丰富养老服务下,我们仍依赖 “养儿”,没摒弃子女的工具性。“养儿防老” 本身就有生育的功利性,和交养老保险类似,只是很多人不愿承认,总用 “爱” 来美化。催婚大军常道德绑架,说 “你不生孩子就是自私”,可我不明白这 “自私” 从何而来,难道我不生孩子会影响民族延续?相反,那些为 “防老” 生孩子的人才自私。真正伟大的父母,是感受到世界美好且有物质条件后,欣然迎接新生命,与孩子分享美好。当自己都朝不保夕,就不该把孩子带到这世界受苦,还要承受我们的负面情绪。这时催生大军又会说养孩子容易,别矫情。他们用自私胁迫我们 “伟大”,又简化养娃难度减轻心理负担,但伟大的父母怎会只满足于 “养活” 孩子呢?
孩子是未来,但年轻人看不见未来。
孩子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但对年轻人来说,要付出巨大养育成本。曾经抱怨高房价的时候,年轻人还有工作、涨薪和消费欲望。现在大城市房价不降,薪资降幅却超过房价降幅。比起民族血脉延续这种宏大话题,年轻人更在意自身生存。如果连自己的未来都看不到,怎么去创造民族的未来呢?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每个选择 “不生” 的年轻人,都是在用行动反对当下生存模式。他们不是不想生孩子,只是不想让孩子重复自己的生活:三岁开始卷教育、十八年题海煎熬、毕业后在职场拼命、买不起房、娶不起妻、养不起娃、怀孕遭遇职场歧视,最终无奈重复父母的一生。人口数据不会撒谎,生育率持续走低,这是一场无声的抗议,一次沉默的社会公投,是一个时代的集体否决。
如果真的关心年轻人,就别只停留在口头。要设身处地了解他们的困境,正视他们的呼声,出台真正有利于年轻人婚育的政策。没有利益支持的呼吁,都是空谈。
谁关心30岁以上的光棍,娶不到老婆以后会怎么样???[得瑟]
没钱怎么办